• 29

如何拯救台中舊市區

我是覺得鐵路高架化還有新的台中車站
跟其他的通勤車站蓋起來之後情況會改善很多
至少不會像現在被鐵路給區隔起來
少了平交道 安全又快速
我們單位就是在負責台中以南的鐵路高架化跟新台中車站還有五權通勤車站
雖然我剛進去什麼都還不懂 但給我的感覺中區還是可以起死回生的

HSDPA wrote:
所以不知道哪來的宅男宅女 , ,...(恕刪)

知識+:

光緒十一年清法戰後,台灣正式設省,立劉銘傳為台灣巡撫。劉明傳選擇了大墩作為省會建築省城,實際範圍囊括了東大墩、頂橋仔、新庄仔一帶,原本規劃為八門四樓的八卦形城池,位於今台中公園大門口的立體停車場附近。

清光緒十七年台灣巡撫由邵友濂接任,為了減輕財政負擔,停止了大部分劉銘傳的新政,並且以台北為省會,而光緒十八年北門、小北門至西門一帶的工程,也就擱置了。

後來日明治三十六年(1903年)台中縣升格為台中廳,並實施市區改正,台灣城牆和門樓遭到拆除的命運,後來台中公園的興建,將拆除的城牆中保留下來的大北門城樓移到大墩丘上保存,以為紀念,並且更名為望月亭

清代巡撫劉銘傳確實曾規劃台中府為台灣省首府...可惜工程未能完工即被廢棄

甲午戰後日本殖民政府在台建立後...把台中府改制為台中廳...並且聘請歐洲的工程師規劃新市區...就是中區

百多年前並無汽車行駛的需求...因此道路設計大多以行人為主...所以造成現在中區街道挾宅的現況

歐洲數百年歷史城市的街道...除非經過戰爭摧毀後改建...許多也是相當狹窄不利車輛行駛...因此須靠大眾運輸

台中市的道路從原來相對進步...變成雜亂的模樣和後來的都市計劃失敗有很大的關係

看看中區和後期規劃的道路...呈現非常不正常的45度斜角...這是設計上很大的錯誤

不知何緣故國民政府的都市計劃...竟然把原來和地軸成45度角...硬生生改成平行的90度角

英才路 民權路 五權路和五權西路...這些不正常彎道都是因此產生

另外公益路 向上路...因為朝向正西方的方向....因此在下午日落時...造成西向被日照直射的困擾

而相對較早的道路...例如西屯路 大雅路 中港路都不會發生這個困擾...

所以中區原來的45度傾斜角度設計是相當有遠見的計畫...但是後來卻被推翻而且搞的雜亂無章

Generation Kill

podman wrote:
知識+:光緒十一年清...(恕刪)


+1 讚
如果你想分辨街道成45度和90度的優缺點...只要看看西曬的問題就知道

45度角設計的街道...西曬不會直接照進屋子內部...而是成斜照的方向...居住或是營業都比較舒服

並且不論街頭或街尾...每戶每天都會至少部分時間受到東或西方的日照...對於多雨季節保持室內乾燥很重要

在冬季避免北風直接吹進房內...減緩了冬天的強風和低溫...夏天阻擋潮濕的南風...保持室內舒適

這些都是歐洲人幾百年設計都市街道累積的經驗和智慧...這些優點只有在舊市區的道路才看的到
Generation Kill
總結來說
不懂為何一些人會說舊市區道路陝窄是缺點
包括日本、澳門、香港甚至是歐洲等國家
市區的道路也都不大
為何只有台中舊市區會被說得這麼可悲
理由就是,市府規劃交通建設的腳步太慢跟不上時代的變遷
市區需要的是便捷的大眾交通工具
去那裡都是下站後又用走的就能到,馬路拿來規劃成購物及觀光街道,多好啊
市區的捷運到現在都還沒建構
才會讓這邊一直沉淪下去
一個高度開發的國家
是不會在那邊洋洋得意的說
我就住高速公路旁
上下交流道都很方便
拜託,有捷運及高速鐵路不是更方便嗎
又快速又環保又能減少交通意外
最重要的是可以匯結大量的觀光客
自然就帶來商機

對的事--做就對了
樓主的出發點不錯,發表一下個人淺見
要讓中區避免沒落成一個髒亂又危險的地方,需要很多方面的努力。

[中區定位]
首先要思考的是中區在台中市應該扮演怎樣的角色,
商圈已經沒落,市政府已經搬走,所以不會是大規模的商業跟政治中心
但是火車站還在,大多數公車也是以此為中心,
因此一個交通樞紐還是可以的。
再者一個中央的大公園應該也是可以考慮

此外,從人潮上來看,因為大多數人使用汽機車作為交通工具,
因此會到這區來的主要是學生與外勞(不得不坐公車與火車的族群),
補教業以及可以讓外勞消費休閒的地方還是很有發展機會的
新加坡的小印度可以是一個觀光景點,相信小越南還是小菲律賓也是有機會。
還有因為是日據時代就開發的地方,也許還有一些不錯的日本建築。

總之,未來可以 交通樞紐、中央大公園、補教業、異國景觀消費、日本建築等考量為主。

[他山之石可以攻錯]
舊市區不是只有台中有,世界各地都有,
日前去過英國舊約克郡,一樣是房屋老舊街道小,但是看上去就是不髒不亂很舒服,
怎麼做? 很簡單,禁止亂停車,沒有違建,街道整理整理,看起來就會很整齊。
這其實花不了多少錢,嚴格執法就可以。但是這在台灣卻很難 ...ORZ

[都市更新]
老舊建築要更新才能注入新的活力,這個比較沒有特別想法,
總之一定是要用公權力去強迫更新才有可能,大家都想當好人,就很困難。

poles1 wrote:
樓主的出發點不錯,發...(恕刪)

以目前的就市區包括台中車站前後站來說,就是一個超大但是未整合的轉運站了。
台中鐵路高架捷運化有一部分的目的就是要統整台中車站及周邊的轉運站。
未來台鐵、捷運以及各架客運業者的公車都會透過新台中車站這個大型轉運站來統合。
別讓任何人告訴你,你不能做什麼。 即使是我也一樣。 如果你有夢想,你就要去捍衛。 你想要什麼,就要努
我還記得大約十年前都會去逛一廣
上大學後一廣越來越可怖,裡面充滿外國人
就改逛逢甲跟新光跟勤美了
現在中區還有生命力的大概就是一中街&中友百貨
每次去要停車都超麻煩
而且路上都沒有樹,夏天超熱空氣超差每次去心情都會很不好
路邊水溝還會有垃圾汁流出來的臭味,只想快去快回
每一間房子看起來都很老舊,有很多甚至沒有住人連窗戶都是破的

現在也只有買奇怪又便宜的電子零件時會去
真希望那些店搬一間來南屯
不然從南屯過去實在有夠遠有夠難停車
中區那附近要好大概只能坎掉重練了

中友百貨跟一中街不是中區

是屬於北區的~~~

greenstars wrote:
我還記得大約十年前都...(恕刪)


很可惜XD 有點活力 但是快要不行的百貨公司是北區的XD..
  • 2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