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筱惠/台中報導
台中房市持續洗牌,其中13期重劃區近1年推案動能轉強,讓13期小案反而「冒出頭」出現不少基地400坪以下的新案,以價格與低公設優勢,成為當前市場焦點。不過專家也提醒,小基地案未來還要考量因戶數少而產生的管理費用。
台中13期重劃區,近2年成為房市風向球,大案帶動下,小案也冒出頭,歸功於13期整體生活圈機能完整,不僅鄰近八期好市多、文心秀泰、迪卡儂,還有公園綠地與文教資源,建設條件「可即刻入住」成為最大優勢。
近期公開銷售的13期小基地案代表「百共SUI」,坐落於東興三街,基地面積約220坪,規劃2房、3房與樓中樓產品,僅20戶,主打21.98%低公設比,結合智能建材與實用性,更邀請永續建築師鄭斯新操刀設計。
百共建設前身為采富建設,過去多興建標性別墅案,董事長王瑞霖就坦言:「房價負擔過重,讓購屋者感受壓力,規劃低公設產品,就以相同售坪獲得更大實用空間。以13期近1年實價登錄成交均價已達每坪68萬元,在價格高漲的市場下,如何讓消費者負擔得起,是此次產品規劃的首要目標。」
除了「百共SUI」外,還有「敦富木白」基地面積145坪,同樣以低公設26.9%問世,以白派美學、低密度規劃、超低公設比,搶進市場。另外,睦昇營建機構「昌明段案」基地面積442坪,規劃樓高11樓,尚未推案。
不過,房市景氣持續洗牌,相較於早一些開發的14期重劃區,13期起手式小案增加,對此,春耕不動產總經理張維良分析:「許多開發商嘗試複製14期模式進行13期推案,但實際上遇到景氣與房價水平不同,14期一路從4字頭房價到如今最高8字頭,反觀13期目前開價相對集中,實登價普遍落在6字頭區間。」
張維良認為:「小基地建案可想到戶數一定不多,未來管理費的問題以及公設不完善也會是居住者需要考量的,另外在目前這個氛圍下,正常13期房價6字頭,小基地案可以抓準『中間一群人』,以低總價創造價差以負擔得起的價格,造成購買誘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