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漲,對於無殼蝸牛當然怨,就算是有房階級也不見得高興,
但是對於老一輩台中人來說他們只會覺得'你覺得房漲很多,
怎不覺得台中也進步很多? 天下哪有白吃午餐' 我之前去台中一間小吃店吃東西,
老闆看到居住正義的新聞直接對電視回嗆這句話
WHY? 因為他們那些很多都是土地財政下的既得利益者,這才是重點吧,
假如你有看台中發展史,1980年以前過了今天的忠明南路以西幾乎都是農業區,
早年台中因為財力不足,大片區段徵收與重劃高價賣地的土地財政模式
成了台中主要的財政來源,也因這樣台中才開始有大力建設與維持市政的本錢,
這種模式的後果便是地愈賣愈貴,房價愈漲愈高,
可對於那些老台中人而言他們低價買的房子(而且可能不只一戶,老台中人很愛屯房)
享受了增值的利益,更別提原本務農後來土地被重劃的地主,抑或是小工廠業主,
直接身價破億躺平
而且,老台中人還會認為房地產的興旺才有今天的第二大城,想當然他們怎麼可能
站在居住正義這邊?
arlo1011 wrote:
房漲,對於無殼蝸牛當然怨,就算是有房階級也不見得高興,
但是對於老一輩台中人來說他們只會覺得'你覺得房漲很多,
怎不覺得台中也進步很多? 天下哪有白吃午餐' 我之前去台中一間小吃店吃東西,
老闆看到居住正義的新聞直接對電視回嗆這句話
WHY? 因為他們那些很多都是土地財政下的既得利益者,這才是重點吧,
假如你有看台中發展史,1980年以前過了今天的忠明南路以西幾乎都是農業區,
早年台中因為財力不足,大片區段徵收與重劃高價賣地的土地財政模式
成了台中主要的財政來源,也因這樣台中才開始有大力建設與維持市政的本錢,
這種模式的後果便是地愈賣愈貴,房價愈漲愈高,
可對於那些老台中人而言他們低價買的房子(而且可能不只一戶,老台中人很愛屯房)
享受了增值的利益,更別提原本務農後來土地被重劃的地主,抑或是小工廠業主,
直接身價破億躺平
而且,老台中人還會認為房地產的興旺才有今天的第二大城,想當然他們怎麼可能
站在居住正義這邊?
所以你想講台中有285萬人口中
可能有個284萬9999人是地主
所以他們才會支持挺房漲是嗎??
樓主所說的老台中人,很多人當初買的時候也是覺得很貴,只是你回頭看覺得很便宜而已,在台中住了這麼多年,40年以前一間房子五百多萬已經是天價了,現在看起來同樣條件的一間房子要三千四千萬。但是仔細一想可能回到從前你也一樣嫌貴不會買不是嗎? 老台中人不是挺房價漲,房價就跟浴缸水位一樣,水滿上來不會只有一邊有水,一邊沒水,一定是滿到一個平面。老台中人現在就算是把房子賣掉,要買新的或換屋也是跟當年一樣嫌貴的。
andychihgpro wrote:
沒有一個世代會說房價便宜的,物價通膨萬物齊漲的年代,電費及各種費用早就跟當年不能比較了,怎麼還會奢望房價是一樣的呢? 況且現在城鄉差距縮短,都市計畫與樣貌不可同日而語,當然房價也不可能如同以前還是所謂的中南部。樓主知道全台灣營業額最高的百貨公司是在台中嗎? 不只是百貨公司營業額最高,連裡面的專櫃營業額也有很多台灣的冠軍。更別提台中costco的營業額世界第一,連總裁都要親臨視察。由此可見中部的平均消費的力道強勁,從這一觀點來看台中的房價還是被低估的。建商也不是毫無理由的就推案,一定是經過大數據與市場分析後才推案,光看台中每年的推案量你就知道台中有多被看好。
樓主所說的老台中人,很多人當初買的時候也是覺得很貴,只是你回頭看覺得很便宜而已,在台中住了這麼多年,40年以前一間房子五百多萬已經是天價了,現在看起來同樣條件的一間房子要三千四千萬。但是仔細一想可能回到從前你也一樣嫌貴不會買不是嗎? 老台中人不是挺房價漲,房價就跟浴缸水位一樣,水滿上來不會只有一邊有水,一邊沒水,一定是滿到一個平面。老台中人現在就算是把房子賣掉,要買新的或換屋也是跟當年一樣嫌貴的。
他這裡指的當然不是『只有一間房地產』的那種。
中國人以房為本,於是早年許多人都喜歡『一有閒錢就買房、買土地』,買的大多也都是便宜、廉價的,買完後就放著不管,然後隨著開發案不斷擴展,這些便宜、廉價的房地產,就直接被炒到天價,讓他們大賺一筆。
僅以投資的角度來講,當然可以說他們眼光很長遠之類的,但終究是苦了現在的年輕人。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