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房價在台中房價狂飆的當時,南區仍然像牛一樣的緩步慢走,直到這幾年鐵道高架化,再加上許多路無縫接連到舊市區,才開始狂飆,但漲到有點令人傻眼的地步,那麼就來了解南區。
早期南區主要的住民可分為本來就居住這,工作需求者跟外來移居者(這好像是廢話)
基本上外來移居者是彰化、南投搬來台中居住者以及公教退休人員求清幽的兩大族群居多
工作需求者是以工廠零件的家庭工廠或中小型工廠,法院工作相關者,跟中山醫的醫生(人數不多,早期醫生大多還是選擇西區或南屯)
本來居民就像霧峰林家,他們林氏宗祠就在南區,或是農林學校工作退休人等等相關族群
早期來往南區到舊市區只依靠幾個路口(文心南、忠明南、五權南路跟國光路)和靠近東區這邊,所以會有到南區就是要等火車燈燈燈燈,或是走地下道爬高架,讓老台中覺得距離很遠,因此房價只有幾個地方比較接近舊市區,也有爹不疼娘不愛的感覺
(P.S.當然啦,就像台中市一直被兩大政黨放生不愛,不論是重北輕南還是重南輕北,永遠都是忘記台中)
那麼南區其實可以分成幾個地區,大慶區、中南區、忠孝路區、北孤兒區、南孤兒區跟真孤兒區
先講中南區(五權南以東,國光路以西,忠明南以北),這邊是南區早期發展較人口密集的地方,也因為託了中興大學的福,所以生活機能一直不會太差,街廓很整齊,但有許多機械家庭工廠所在,很多汽車零件在這邊生產,這裡房價算是早期南區的領頭羊之一。
忠孝路區(國光路以東,包含整個南門橋跟明德女中),這邊因為跟中區與東區很近,移居人口多發展較早,所以居住人口較為複雜(上從法官醫生,下至販夫走卒都有),生活機能相對較完全,街廓較整齊,當然違停最為嚴重,房價也算早期南區的領頭羊之一。
真孤兒區(五權南以西,美村南以東,到忠明南後,以忠明南為界,從南和路以東一直拉到國光路),這邊早期真的是被遺忘的一區,如果沒有國圖跟法院移入,真的沒人會注意到這區(不過移入後,還是沒有很多人注意)
大慶區(美村南以西到大慶街以東,高工路以北),之所以拉入這麼大區塊是這一區早期真的也是被冷落的一區,所以街廓蠻奇特,路有弧形路有斜走,整個亂畫的感覺,BUT這區近幾年移入的人口比例越來越高,房價也是這區塊最貴(越靠近大慶車站越貴),本來只有靠近忠明南兩側和大慶街,生活機能為較完整,到現在幾乎遍地開花的熱鬧。
北孤兒區(以前鐵軌以北,今天的建國北路以北),這區雖然屬南區,但生活機能完全仰賴西區,所以假西區真南區,因此這裡西區資源部會給他,只有房價要你跟他盡量看齊,偏偏生活機能大輸西區很多。
南孤兒區(高工路文心南跟大慶街以南為界),早期這邊只有兩個字,偏僻;但隨著建商勇敢興建房子,這裡價錢已經成為南區第二高的地區,孤兒自立自強最佳典範的一區。


當然以上的分類是我自己將南區的區分,希望高手們能指教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