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線尤其港區這四年來的改變
說真的很有感
整體發展進步了不少
但.....昨天變天老闆換人做
間接證明建設海線根本沒票
未來海線的建設跟發展願景還會被延續嗎?
目前沒看到盧有什麼具體規劃
雖然未來正副議長都在海線
但難免憂心
只有 翻轉軸線 才有可能
誰說海線一定要連接山手線?捷運藍線?(把這些錢用來蓋西濱鐵路)
誰說海線一定要依賴舊台中市區?!
要有 韓國瑜 的大思維
台中海線
南接彰濱雲林六輕嘉義漁港
北連苗栗通宵竹南科學園區
為什麼 不能開發成 西濱產業走廊? (嘉義雲林彰化台中苗栗)
直接對接 大陸華中(腹地市場)
清泉岡變成 台灣最大 客運 貨運 轉運站(上海第二)
苗栗台中彰化雲林嘉義
官股合資成立產業開發公司 並上市公開發行股票
一起開發 【西濱產業廊帶】
》》建造台鐵第一條bot民營路線 (竹南到嘉義太保)
軌道建設 西濱鐵路雙軌化
並 向南延伸到嘉義太保(故宮南院)
並 轉運朴子港轉搭船前往澎湖
如此
台中港 開發 三井outlet就可延伸腹地與市場
苗栗新竹 彰化雲林嘉義海線的都會來
又可連接故宮南院 澎湖旅遊
往西 開發大陸華中市場
北接苗栗南連彰化雲林嘉義西面大陸華中腹地
有科技有傳產有觀光有市場
這才是 台中西濱海線的發展之道
而不是 一昧的緊抱舊台中市區
台中海線的市民要覺醒啊
您們是沈睡的巨人
理想今年你幾歲?
你總是誘惑着年輕的朋友
你總是謝了又開
给我驚喜
又讓我沈入失望的生活裡
而海線的開發
應該結合 西濱的開通 與 海線鐵路的雙軌高架並延長到彰濱鹿港二林
形成 北到 通宵後龍 南到 鹿港二林
這樣 一線(海線)二路(西濱加海線鐵路)的 大中部海線綜合開發
(管中閔的自由貿易區?結合 水湳 和 中科)
才能帶動 整體 台灣西海岸的提升與䌓榮
台中海線的治理與開發
要翻轉思考
東西軸線的連結
好處 真的會大於
南北軸線的連結嗎?
兩岸需要一個和解的契機
就讓 台中與杭州的全面合作 為兩岸政治創造新的"模糊" 吧!!
1台中與杭州互設大型企業的總部
阿里巴巴也在台中水湳設總部
上銀也在杭州西溪濕地設總部
支付寶來台中逢甲大學開學程
中國醫藥大學去浙江大學開學程
高美濕地與西溪濕地合辦濕地保育研討會
台中舊酒廠與杭州絲綢廠合辦 文創青創基地
2台中與杭州合辦2022亞運會
將 網球 羽毛球 體操 舉重 棒球 交由 台中主辦(大陸若能有心如此 應可洗刷東亞青運打壓台灣的不好印象)
不用92共識
就去用一個全新的兩岸交流模式吧
台中與杭州的全面交流就當實驗場
台中市為兩岸和解踏出第一步
與 杭州展開 如何全面交流的技術性會議
丟棄 以前讓利買辦的交流模式
創造共贏共好的新模式
台中不能再無止盡的陷入發展的泥沼!!
台中與杭州的 全面交流 才是 台中接軌國際的捷徑。
一起來思考
可以讓大台中有成長動能的大策略
要把 大陸華中華南 都當做台中的腹地
中部的中小企業 也都能這樣佈局才是
誰叫 台灣台中不爭氣?
至少要像個二線城市的規模
中央沒有為台中的未來勾勒策略
台中人要走出自己的未來
二十年後這個城市的樣貌
要大膽勇敢的去想像
放手的去實踐
大陸一些重點城市十年就完全變了
不要
像高雄
二十年後被人家嫌又老又醜,,又窮
台中現在每天被困在 空污、 BRT、淹水、花博 和被取消的東亞青運的議題中
,,
能讓這個城市 成長的動能 在那?
能讓市民 對未來二十年充滿希望的前瞻建設在那?
能讓這個城市的經濟規模更上層樓的大策略在那?
灣不向前走
就別拖累台中
台中已經超越高雄
下一步就是 成為華中華南的區域中心
怎麼做 要有目標要有策略要有大建設
台中不能窩在盆地裡(兩岸?空污?只要沒有意識型態就能解決)
要創造出台中自己的亞洲價值
只會喊 水湳經貿、雙港台中港清泉崗機場,請問:台中走不出去,沒人投資⋯⋯要這些幹嘛?
一堆亂七八糟、選舉操作的建設
林佳龍不是很會作廢
好好把城市二十年的大遠景勾勒出來
該廢就廢該拆就拆
。。。。向前走吧!!
1 全市公車 全部換成電動公車
2 啟動 brt,所有brt路線全部使用電動車
3市府補助所有機車族 以一換一 燃油機車換電動機車
這三項
這是操之在市府的工作
才能宣示改善空品的決心
給中央看
至少至少⋯⋯ 把中小學空污旗 依據標準
改成pm2.5 一小時的滾動數值
自己是小學生的父母(我不是廠商,但可能其他樓友是⋯⋯)
也希望 公私立中小學的校務主管 能採用更機動更即時觀測工具與數據
做為是否要不要做戶外活動的依據
現在一早出門
只能提醒小朋友 今天記得載口罩
⋯⋯無力感
三井在東京迪士尼渡假區附近的lalaport
台灣應該很多人去過
有捷運站 又鄰迪士尼渡假區
地點真的也是在海港附近
(有像我們的梧棲 …讓小弟回憶起 消失的迪士尼和古根漢)
重點來了 這家lalaport生意好不好?
吃飯時間生意很好
其他除了阿卡將 …就 門可羅雀
梧棲 蓋三井outlet 沒什麼不好
企業自己會評估
但 若有 連結外部(亞洲/大陸華中華南東南亞的航空班機)的地標或建築設施(國際機場,迪士尼或環球影城,古根漢,台灣塔,歌劇院),和連結內部的交通動線(從高鐵,海線延伸,到brt也好)等的配合 …大台中之台灣亞洲門戶的格局,指日可待
七期百貨也能更上一層樓
既然上海香港都有迪士尼了
台中 去爭取 環球影城 吧
哈利波特 園區 也很酷
以一個新市鎮的規模 從北大甲南鹿港鐵路高架化 向南延伸 向西連結機場
重新定位開發
形成一個 中小企業 /工具機 ⋯⋯廊帶
以 自由經貿區 為體(整個大肚山以西都是自由經濟區⋯⋯唉 這政策被廢了)
西向 大陸華中華南 (台中港/彰濱工業港/清泉崗機場/搭⋯⋯大陸一帶一路 便車)
南向 南亞 菲新馬與印尼印度中南半島諸國(台中港/彰濱工業港/清泉崗機場/搭⋯⋯大陸一帶一路 便車)
當然 這 幻想 極高⋯⋯
但 有企業回流投資 有經濟成長 才是一切民生的基礎(美中貿易戰企業回流?)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