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線不可能蓋得成,要蓋等於就要把中港交流道封閉
但是這是台中主要門戶,關掉交流道並不是說關閉就可以關閉的
周圍道路環中路也有個問題,平面道路不能直行
再看交流道的出入口,一定要往台灣大道,等於這個交流道,幾乎沒替代道路可言
除非是高架,才比較有機會過筏子溪,但先前規劃,那段都是地下化的,所以藍線絕對不可能會過關
北高蓋捷運的時候,也沒選在交流道主要出入口
就算真的蓋藍線了,少了台中交流道後,大家可以想想這情況嗎?
想想看如果取消台中交流道出入,會是怎樣的交通大浩劫?
蘆洲線那邊,雖然也有三重交流道,但是直行道路至少沒受影響
如果真的要蓋藍線捷運,只有改道走火車站→公益路→南七期
往市政路延伸過河,改為這樣走,最後從工業區接回原線,一直開往海線方向
才是唯一的新出路與解,不然除了這些交通問題以外,還有台灣大道的分隔島徵地費問題
另大肚山台地因坡度過高,地下鐵要爬過大肚山坪頂,聽說也有難度。
高架捷運也不可行,會遇到中山高及環中路兩個大路障。
所以原老胡才會推BRT系統,只是佔據一個車道,加上捷運轉乘路網還未成熟,終究功敗垂成!
突發奇想,如果能夠在台灣大道,火車站到坪頂底下建造一個地下化的BRT公路系統,只讓BRT車輛跑,過了坪頂之後,再出來平面道路行駛,續往台中港方向,這條捷運路線的造價成本會不會降低一些,也較能發揮BRT效益。
忠孝東路還經過台北車站,有好幾百條的公車,客運路線經過,請問台灣大道的公車路線有忠孝東路好車站前的一半多嗎??
還有雖然忠孝東路沒有交流道,但是有忠孝橋!!
台北橋是三重蘆洲地區進城的重要橋梁,而且也連接到"五股交流道",上下班車流可能還比中港交流道大很多,
那為何捷運板南線蓋的起來呢??
winner_feng wrote:
藍線不可能蓋得成,...(恕刪)
封閉中港交流道才是正解!
取代 封閉中港交流道的方案:
1 以高架匝道連接 74號高架
2 以 市政路 與 青海路 做為 上下 74號高架的連接平面道路
效果:
1 如此可以徹底 分流 中港路以北 / 中港路以南的 車流,㵴少台灣大道車流量
2 74高架下方環中路就不會斷掉了,分流和台灣大道相交的 南北向 車流
封閉中港路交流道
才能徹底解決台灣大道交通問題
至於 在台灣大道上/下蓋 "捷運"
我想這是小格局的想法
要玩就玩大的⋯⋯
至少從 台中新火車站(或後火車站的大魯閣百貨/地下街起點) 一路 挖地下街和地下鐵 挖到 裕元酒店(地下街終點)
全面將 台灣大道 人行空間地下街化 (飯店/餐廳/辦公室的出入口也在這裡)
很多人去過 北海道札幌吧!類似 札幌火車站地下街的做法
再結合 中區更新(解決中區停車問題)
以上
才能 有效解決台中目前重大的 都市更新 與 交通 問題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