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現實來說台灣大道,很難蓋得出捷運

藍線不可能蓋得成,要蓋等於就要把中港交流道封閉

但是這是台中主要門戶,關掉交流道並不是說關閉就可以關閉的

周圍道路環中路也有個問題,平面道路不能直行

再看交流道的出入口,一定要往台灣大道,等於這個交流道,幾乎沒替代道路可言

除非是高架,才比較有機會過筏子溪,但先前規劃,那段都是地下化的,所以藍線絕對不可能會過關



北高蓋捷運的時候,也沒選在交流道主要出入口

就算真的蓋藍線了,少了台中交流道後,大家可以想想這情況嗎?

想想看如果取消台中交流道出入,會是怎樣的交通大浩劫?

蘆洲線那邊,雖然也有三重交流道,但是直行道路至少沒受影響

如果真的要蓋藍線捷運,只有改道走火車站→公益路→南七期

往市政路延伸過河,改為這樣走,最後從工業區接回原線,一直開往海線方向

才是唯一的新出路與解,不然除了這些交通問題以外,還有台灣大道的分隔島徵地費問題
2016-07-27 19:30 發佈
捷運有很多定義,輕軌、地下鐵、BRT、高架列車都可算捷運。地下鐵可以避開中港路交流道,只是建造經費很高,除非中央全力支持,否則很難。BRT也可行,只是被現在的市長拋棄了,搞了一個優化公車,速度更慢了,塞車還是無解。
另大肚山台地因坡度過高,地下鐵要爬過大肚山坪頂,聽說也有難度。
高架捷運也不可行,會遇到中山高及環中路兩個大路障。
所以原老胡才會推BRT系統,只是佔據一個車道,加上捷運轉乘路網還未成熟,終究功敗垂成!
突發奇想,如果能夠在台灣大道,火車站到坪頂底下建造一個地下化的BRT公路系統,只讓BRT車輛跑,過了坪頂之後,再出來平面道路行駛,續往台中港方向,這條捷運路線的造價成本會不會降低一些,也較能發揮BRT效益。
最主要的原因還是錢,中部沒辦法像台北那樣,可以負擔自己的營運成本

蓋捷運,就是直接面臨一個十年的交通黑暗期
請問一下忠孝東路算不算台北市最熱鬧,車流最大的路段呢??

忠孝東路還經過台北車站,有好幾百條的公車,客運路線經過,請問台灣大道的公車路線有忠孝東路好車站前的一半多嗎??

還有雖然忠孝東路沒有交流道,但是有忠孝橋!!

台北橋是三重蘆洲地區進城的重要橋梁,而且也連接到"五股交流道",上下班車流可能還比中港交流道大很多,

那為何捷運板南線蓋的起來呢??
deanany wrote:
請問一下忠孝東路算...(恕刪)


台北多少條40米寬以上的替代主幹道,再看看台中?

台北的高速公路出入口,至少是在都市的非鬧區

而且板南線是往西門方向走,並沒有過淡水河的問題,沒影響到出入城的出口

問題還不算很嚴重,再看看台中的路型,全都過於集中台灣大道

如果少了這條路/台中交流道,會是怎麼樣?


winner_feng wrote:
藍線不可能蓋得成,...(恕刪)
台灣大道適合蓋高架快速道路
捷運挖地下
deanany wrote:
請問一下忠孝東路算...(恕刪)


台北橋是三重蘆洲地區進城的重要橋梁,而且也連接到"五股交流道",上下班車流可能還比中港交流道大很多,

那為何捷運板南線蓋的起來呢??


不是想挑骨頭
台北橋 三重蘆洲 五股交流道
不是板南線喔

基本上地下化要通過中港交流道不是問題
雖然還是會對交通造成程度上的衝擊 這是每條捷運都有的黑暗期
最感到興趣的還是怎麼爬越大肚山
印象中北高捷運都沒有這樣的地勢
那些都落伍了,現在最新科技這種的:

巴鐵

優點:工期短、成本低







這個就很適合台灣大道。

可以先觀望看看大陸那邊測試結果怎樣,如果好用,覺的可以引進來。

************************************

覺的「巴鐵」太科幻?

美國現在還在蓋「超級高鐵」哩





渦輪噴射列車,跑在磁浮真空管中,速度比飛機快。

不是理論,美國已經動工在蓋了!

台灣太落後囉,還在對 BRT 那種古董念念不忘的....
winner_feng wrote:
藍線不可能蓋得成,...(恕刪)


封閉中港交流道才是正解!

取代 封閉中港交流道的方案:
1 以高架匝道連接 74號高架
2 以 市政路 與 青海路 做為 上下 74號高架的連接平面道路
效果:
1 如此可以徹底 分流 中港路以北 / 中港路以南的 車流,㵴少台灣大道車流量
2 74高架下方環中路就不會斷掉了,分流和台灣大道相交的 南北向 車流

封閉中港路交流道
才能徹底解決台灣大道交通問題

至於 在台灣大道上/下蓋 "捷運"
我想這是小格局的想法
要玩就玩大的⋯⋯
至少從 台中新火車站(或後火車站的大魯閣百貨/地下街起點) 一路 挖地下街和地下鐵 挖到 裕元酒店(地下街終點)
全面將 台灣大道 人行空間地下街化 (飯店/餐廳/辦公室的出入口也在這裡)
很多人去過 北海道札幌吧!類似 札幌火車站地下街的做法
再結合 中區更新(解決中區停車問題)

以上
才能 有效解決台中目前重大的 都市更新 與 交通 問題
這是大陸正在實驗的公交快巴,看起來很吸引人,但是有很多的限制,個人覺得還有待觀察。
至於真空管高鐵也是採高架設計,速度太快,應該不適用在台灣大道。
台灣大道需要務實可行的捷運系統,BRT並不落伍,看如何規劃讓其完善。
fedora wrote:
那些都落伍了,現在最...(恕刪)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