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覺得可以規劃成台灣廉價航空的降落機場
因為設備應該不會做的比桃園機場先進,而且起降機型也不可能能比桃園機場來的大~~
廉價航空多是中小型客機,航程也較短,蠻符合台中國際機場的條件的
台中航空站現階段的旅客也大都是亞洲航線為主的
希望台中市好好規劃,如果真能規劃成台灣廉價航空的降落機場
年旅次破600萬應該能很快達成甚至上看1000萬!!
只是桃園航空城的計畫可能因此被破壞掉了!!
交通有很多問題,去過就知道~
要靠小黃撐場面嗎?
這時,我想起墾丁的機場,開幕也沸沸揚揚~ 結果呢?
真的~不如擴建松山機場比較好,對於桃園機場才有幫助!
畢竟這是桃園機場的替代機場,選松山比較合適~
名字掛上國際兩字,實際到時候就知道~
「國際」離台中清泉崗有多少距離~等級差多少?
替代品,有何驕傲?!
現狀幾年,這個台中機場,只是改名台中國際機場。
到底爭取到什麼航線? 交通部也沒說,終究不就是換個名字!
換名很驕傲? 我...... 傻眼!
http://udn.com/news/story/1/1769662
中南部地方首長爭搶航空大餅,紛紛向中央請命希望爭取航空資源,但今年不但觀光客因陸客減少,恐怕也將會是近17年來台觀光客首度負成長,地方爭建設、要資源,還是得回到問題核心:客貨源在哪裡?
國際航線從來都是市場導向,當有利有圖,嗅覺永遠比政府敏銳的業者自己就會設點;當旅客量太少、航空公司無法獲利,航線就會面臨停飛的命運,無論跑道擴建、航廈再大,沒有客源,不過就是砸了錢,再多幾座蚊子機場,全民埋單。
航空業是高度市場性的行業,去年清泉崗機場兩岸航線旅客總數158萬人次,比前年增加20多萬人次,台中市場林佳龍爭取清泉崗機場升級,無非是瞄準對岸,以地利之便向西發展。
兩岸觀光消長無可避免與政治環境息息相關,現實是,今年陸客來台人數從團客到自由行,全面縮減,台中航站立榮、華信航空等十條兩岸航線早已停飛。
機場建設固然需要評估廿年後市場,但如今陸客下滑、市場因政治萎縮,這不僅是近在眼前的危機,如果兩岸情勢「維持現狀」,這不會只是短期危機。而南向發展尚在口談階段,要靠此增加機場客貨源,新政府必須加把勁全力拓展,才不致最後兩頭落空。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