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

台中BRT與高雄LRT

這我之前發的文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335&t=4077886
發在台中版比較多人看到,再加點心得
-------------------------------
先列個基本規格比較


台中BRT藍線
站體設計: 半封閉
專用道: 有專用道
載具: 雙節巴士(170人)
站體設備: LCD螢幕、LED資幕、月台門、代幣機、儲值機、刷卡閘門
進站方式: 站外進站,通過刷卡閘門
號誌: 優先號誌(103.9月底啟用)
班距: 尖峰3分離峰6分

高雄LRT輕軌
站體設計: 半封閉
專用道: 有專用道
載具: 五節電車(250人)
站體設備: LCD、LED資訊螢幕
進站方式: 上車後刷卡,與公車一樣
號誌: 也有優先號誌
班距: 尖峰7.5分離峰15分


---------------------------------------------------------------------------------

基本上我兩邊都住過,台中人在高雄念書住了快四年,常搭高捷
1.高捷紅線常常爆滿,主要集中左營~凱旋,下班時間更是壅擠,根本不像媒體所說的空蕩蕩,這標準是媒體抹黑高捷。也別拿虧損說嘴,北捷本業也是虧損,世界各大都市地鐵也是虧損,重點是運量。高捷紅線運量進步非常多,而橘線就真得有點少了。

2.BRT與LRT先不比建造經費,畢竟電車費用一定稍貴,但LRT也比MRT低廉許多了。

3.高雄LRT第二階段環狀輕軌(106完工)會占用大順路,第一階段利用廢棄臨港鐵軌所以沒差,但第二階段則會占用大順路,且會縮減一車道當成是輕軌專用道。
重點來了,台中BRT也是占用一條車道當作專用道,而高雄之後也會是,高雄大順路本來路幅就很窄,約與台中國光路相同,單向二車道,而大順路下班時間更是塞,動彈不得,若是縮減一車道會如何?
高雄LRT之後也會有車禍、左右轉問題、擦撞、汽車闖入專用道等等問題
但我卻沒有看見任何媒體或是鄉民討論大順路專用道問題
反而只一直砲轟台中BRT專用道,高雄LRT也是如此有專用道
三立、民視、自由怎麼只砲台中BRT卻不砲高雄LRT?

當然我認為平面捷運沒有錯,國外常常見,不管是BRT或是LRT,占用一車道也合情合理,只是台灣駕駛不會禮讓大眾運輸,台灣駕駛者認為道路只有汽機車可用。我brt與lrt兩者都支持,只是很不解為何媒體不報導高雄LRT大順路專用道事情?

4.載具方面個人認為輕軌列車較酷炫多了,畢竟台灣人還是存在捷運需有軌道的傳統觀念。
BRT(巴士捷運)與LRT(輕軌)這兩種系統在國外非常常見到,沒有誰較好誰不好。LRT與BRT大多走平面,BRT是用雙節或三節巴士(或是電巴)來載客。BRT與LRT差別只是在於"載具"不同
國外也有許多單節LRT,約10~12公尺長,也有三節,高雄則採五節,可載約250人
國外也有單節BRT,像是曼谷。國外雙節、三節BRT也很常見,三節BRT列車約可載300多人,台中藍線採雙節約可在載170~200人
沒有誰好誰壞,國外兩種系統非常常見,台灣人要試著去接受。
而上述表格提到的站體設備、進站方式等會依照個世界都市設計有所不同。

5.BRT與LRT廣義來講是捷運一種。在國外並沒有捷運這名詞,他們只說SUBWAY
而SUBWAY通常指像是北捷板南線木柵線等、中捷文心線、高捷紅橘線這些。
在國外可能會說 "I went to school by LRT or by BRT."
在國外直接講SUBWAY、BRT、LRT,只要方便就好,重點是服務。

6.台中brt藍線專屬號誌已陸續建置完成,大家經中港路時可以注意觀察,快慢車道切換也有專屬號誌
9月底專屬號誌全面啟用


PS.我敘述很中肯,也是親自體驗,BRT我搭過數次,高捷搭過更多次,純粹分享心得,理性討論
理性討論要的是台灣人能夠接受新事物,而不是非理性謾罵造成對立
2014-09-21 2:29 發佈
文章關鍵字 台中BRT 高雄
創造新價值 wrote:
這我之前發的...(恕刪)


在台中工作的高雄人幫推

另外有點疑惑開車走中港路要從快車道右轉進入慢車道,如英才路

到底該怎麽轉?

晚上車流量大沒時間讓你慢慢轉,又會切到BRT專用道路

後有快車道汽車,前有機車群和自慢車道轉入快車道的汽車再加上BRT

小心點是一定轉的過去,但是總覺得很危險

-趙雲- wrote:
在台中工作的高雄人幫...(恕刪)

要右轉要先提前一個路口切至慢車道,下個路口再由慢車道轉至要轉的道路
不能快車道直接右轉,這樣是違規右轉,不管有無brt都是這樣規定,很多人都不知道或是故意違規

我有時也會在中港路開車
快慢車道切換感覺還好,brt列車過路口應該5s就過了吧,讓一下不會怎麼樣,就是有人不想讓
另外以離峰6分班距,我可不信駕駛者要切換車道時會常常遇到brt

目前在中港路開車只有一次要切換車道時剛好遇到brt,但根本不是問題
下班時間我都是等brt過了之後切到快慢車道分隔島注意後方機車,慢慢切就過去了
依據高捷的經驗,lrt不會掛滿五節,可能用2-3節來營運

創造新價值 wrote:
這我之前發的文htt...(恕刪)

「高雄LRT之後也會有車禍、左右轉問題、擦撞、汽車闖入專用道等等問題
但我卻沒有看見任何媒體或是鄉民討論大順路專用道問題
反而只一直砲轟台中BRT專用道,高雄LRT也是如此有專用道
三立、民視、自由怎麼只砲台中BRT卻不砲高雄LRT?「

很正常丫,這裡只要一提到高捷馬上就會被刪文,
如果是炮轟BRT的馬上上台中版熱門文章,
不意外囉
被愛是一種幸福
我住高雄,我覺得媒體沒砲LRT,單單只是因為LRT仍在興建中,目前也還沒有傳出問題,所以沒有話題而已,並不是因為媒體不公,在台灣沒有新聞的情況下,又那麼多家在競爭,一有一些風吹草動,媒體怎麼可能放過? 總不能要媒體都報一些未來新聞吧

delsoul6104 wrote:
「高雄LRT之後也會...(恕刪)


有哪台汽車會跑上專用道...還是鐵軌 吃飽沒事做

delsoul6104 wrote:
「高雄LRT之後也會...(恕刪)


全世界有那種捷運,會不斷誤點,兩台開的如此的近。

joizli wrote:
全世界有那種捷運,會不斷誤點,兩台開的如此的近(恕刪)


這到我不擔心!以後確定可改善!
高雄輕軌我倒是很擔心會變成高捷第2!成為另一個錢坑!
網路有人講了,臥鋪火車要開動了!
創造新價值 wrote:

國外也有單節BRT,像是曼谷。國外雙節、三節BRT也很常見,三節BRT列車約可載300多人,台中藍線採雙節約可在載170~200人

(恕刪)



除非是三節都有發動機,三節都有各自傳動
否則三節在上坡和下坡時,都很危險,幾百個乘客的客車在上下坡翻覆,不是一個小小司機賠得起的
另外
一般客車長度12米,擠成沙丁魚大概可以擠七十個
雙節客車長度18米,擠成沙丁魚可以擠200個?

我擠過最擠的捷運是320幾個
就是臉貼著OL也不會被告性騷擾的那一種

捷運:車廂長度24m , 寬度 3.2m , 車地板面積七十幾米平方
雙節公車:車廂長度18m , 扣掉司機用的17m , 寬度2m , 車地板面積 34米平方

地板面積連人家一半都不到
要擠兩百個

你要台中學印度是吧?


  • 2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