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蓋一條捷運的流程-以交通部公布資料為例](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202/mobile01-f28a0d4a0753533cdaeb36565fa29d65.jpg)
放大來看比較清楚
流程圖
資料來源:交通部100年4月11日發佈的
「大眾捷運系統建設及周邊土地開發計畫申請與審查作業要點」
http://202.39.131.142/web_law/ShowMaster.php?LawID=I0038
------------------------------------------------------------------
台中呢?
台中捷運綠線MRT(文心路)
在圖中「發包施工」階段。圖上綠圈處。
(民國93年核定可行性研究)
總經費513億元。(民國101年底前,橋樑、車站、機廠共三標將全數動工)
台中捷運藍線MRT(中港路)
在圖中「辦理及完成可行性研究」之「推動小組審核同意」階段。圖上藍圈處。
總經費1264億元。(工業區一路以東至太平為地下車站)
==>今年中將會送交通部審查,然後再過個一年,就可以知道交通部有哪些意見...
台中捷運橘線MRT(清泉崗機場~三民路~台中車站~霧峰)
在圖中「辦理及完成可行性研究」階段。圖上橘圈處。
總經費1046億元。(水湳經貿園區至大里為地下車站)
==>今年底將會送交通部審查
台中捷運紫線、彰化延伸線、黃線、棕線等等在圖中之
「大眾捷運系統整體路網評估計畫」階段。
------------------------------------------------------------------
就算通過可行性研究(可能已經2~4年過去)
後續的綜合規劃、財務計畫、都市計畫變更、環境影響評估,動輒花2~3年...
所以動工會多久呢?將近十年吧...
(台北捷運局則是很早就在默默做這些台北的路網規劃、可行性研究,
台中則是可行性研究沒多久就上新聞...惹大家酸,當然也是因為首長愛嘴砲)
所以我才會支持先做BRT,才是識時務的作法
20億元的BRT(藍線),等到上千億的MRT要動工時,早已折舊
(可以更換站位或部分路線作為接駁,不必拆除)
金額、時程差距過大,豈有資源重疊問題?
------------------------------------------------------------------
另根據大眾捷運法第十條的規定
在「可行性研究」過程中,辦理公聽會是必要過程...
這就是為什麼去年底跟今年二月,藍線跟橘線分別在辦理公聽會的原因...
我知道有些人又要酸...
但是,上一次完全胎死腹中...
是在省府時代,做好規劃後,被交通部駁回,就沒有後續動作...
省府本身也消失了...
台中市政府在民國99年才真的掌握規劃捷運的權限...
藍線橘線將來有極大可能被交通部退回,要修改內容重送...
如果要酸,要看屆時台中市政府的積極程度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