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十幾年前我買不起的這樣的新房子,當然十五年前我還沒工作賺錢哩
現在經過十幾年可以在我考慮範圍內,
會考慮的原因不外乎就是惠宇這個品牌的魅力所影響,
說地段也還好,不過就是雙十綠園道,
生活機能也差強人意,從小到大那裡還是老樣子
我好奇的是,
過去這些住戶,就是仲介或管理員口中該社區引以為傲的很多醫師、教師、什麼師之類的中產階級
經過十幾年歲月的洗禮,這些住戶多多少少也有變動?
比方遷到新的惠宇建案,或是有的惜售乾脆只租不賣
十幾年下來不知道有多少這樣進進出出?
也就是裡頭那些中產階級還「殘留」多少?
至少確定的是,之後入住的門檻,想必不若過去有著明顯住戶水平的區隔吧?
更何況社區租屋變多了,那住戶的素質也會往下拉些
這不禁讓人納悶,經過十幾年後的社區水平,會不會已經逐年下滑了? 這有點像是老化?
打個比喻好了,當時 40歲的年輕有為的管委,現在也已經是 55 歲白髮蒼蒼....
惠宇真諦這算是北區滿知名的惠宇建案,即便屋齡已十五年了,
仲介說,還有二三十組的人在詢問哩
如果這樣社區已經可以窺見會有老化的趨勢,
那購買十五年的老惠宇不知還能有那樣品牌的魅力?
連我自己也時候也在想,難道只是為了惠宇而惠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