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shujunn wrote:
笑死人,十八吋設備都...(恕刪)
從最近新聞觀之,18吋設備研發進度似乎不如預期,但個人認為應該不至於讓台積電放棄在大埔新市鎮設廠,頂多延後而已,理由如下:
- 1.台積電標購土地係區段徵收爆發爭議之後,大埔事件與其無涉。
- 2.自從大埔事件、文林苑事件等所造成的社會氛圍與土地徵收條例之修法,往後土地徵收困難重重(凡徵收開發者,都將被視為利益掛勾、圖利財團),廠商取得土地將更為不易。
- 3.大埔購得之土地完整方正、交通便利、地勢高不怕淹水,最重要者莫過於距離竹科總部最近,管理上最為經濟。
- 4.即使台積電果真拋棄了大埔,相信以上論述觀點將使得其他大廠對大埔趨之若鶩(只差企業形象沒有台積電來得優而已)。

無處築巢 台商返鄉路迢迢
工商時報【記者劉靜瑀╱台北報導】103年8月11日
加強台商返台投資方案執行近2年,執行率慘不忍睹;以金額來看,目前實際投資執行率不到4成,至於件數部分,至今落實也只有10件,執行率也僅21.7%。官員坦言,找無適合投資廠房的土地,是業者普遍面臨問題。
台積沒有放棄竹南~
中科若卡關 台積:南科也可擴產
【經濟日報╱記者鐘惠玲/台北報導】
2014.08.15 03:55 am
針對中科台中園區擴建進度,台積電昨(14)日表示,若能通過環評,取得相關土地當然很好,若無法順利進行,也有別的地方可供擴展,南科也有可擴充的空間。
外界預期台積電中科若順利擴建,應會建置18吋廠,台積電強調,該公司會持續投資台灣,但是否設置18吋廠,還未確定,要看整體產業發展狀況,若屆時業界已有18吋廠的相關標準規格,就會投入興建,目前談相關投資金額與時程,言之過早。
同時,台積電指出,先前已在竹南購地,將納入竹科範圍,未來若要興建18吋廠,首座廠房應會落腳此地。
依台積電的策略,因為研發中心位於竹科,每次新一代製程一定從新竹開發出來,但竹科空間有限,後續量產基地就會在南科與中科,而且兩者會輪流擔綱,例如28奈米製程主要在中科,20與16奈米製程就在南科,10奈米製程,應會落在中科。
台積:18吋晶圓廠尚無時間表
【聯合晚報╱記者王彤勻/台北報導】
2014.08.27 03:13 pm
為因應台積電(2330)擬設立18吋晶圓廠需求,中科局向環保署提出「中科園區擴建案」,環評過程仍在持續進行。關於18吋晶圓廠建置計劃,台積電企業訊息處處長孫又文回應,台積電18吋晶圓廠的建置尚無時間表,要視半導體產業整體推進的狀況而定。不過若真敲定將建置18吋晶圓廠,的確會以中科作為生產基地。
而關於台積去年宣布買下於苗栗竹南約14公頃的土地,孫又文表示,暫定將用於RD基地之用,18吋晶圓廠若真興建仍將以中科為第一優先。
台積電目前於先進製程的腳步穩健前行:目前營收佔比已逾3成的28奈米製程,以中科為主要生產基地;今年第四季營收佔比將挑戰2成的20奈米製程,則以南科為生產基地。另外,關於市場傳出台積16奈米製程有望提前於明年第二季量產、且屆時該製程月產能將迅速擴至5萬片、可望追上三星的消息,台積表示不予置評,惟再次強調公司的16奈米進展一直很好。
根據台積原本規劃,16奈米製程將於明年下半年小量投片,直到2016年上半年才會見到較顯著的放量,量產時程的確較三星晚上半年左右。不過,這主要是由於台積並未選擇跳過20奈米製程,且於16奈米同時推出FinFET/FinET +製程兩個版本來搶市,以致準備期較長所致。
然而,上述先進製程以12吋晶圓廠量產便綽綽有餘,台積估計至少直至10奈米製程,也都還會留在12吋晶圓廠量產。這點也隱約透露在18吋晶圓廠環境尚未成熟的情況下,台積並不急於躁進投入。
日前外資花旗才出具報告指出,18吋晶圓技術量產有延後的跡象,包括設備商ASML、應材投入的態度都沒有想像積極。而研調機構IC Insights也預估,即使到了2017年,18吋晶圓廠的產能比重,恐仍僅有0.1%。至於12吋晶圓的產能比重仍將持續升高。估計到2017年,12吋晶圓廠佔晶圓代工總產能的比重將提高至70.4%。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