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請問有人買頭份 騰峰嗎?


89c51 wrote:
湳雅店的業績在全台大...(恕刪)


Jul 15 Wed 2009
竹科奧客雖挑剔但消費力強 業者又愛又恨

天下雜誌和東方快線合作,針對全台一千多位消費者進行奧客大調查,發現北部人、女性和高科技奧客都惹不得,而年輕奧客則是「殺」最大。而新竹地區八十多萬人口當中,竹科人就佔了其中的十四萬人左右,一般商店對竹科人真的是又愛又恨,竹科的高消費能力,讓新竹市的消費能力高居全省第一名,不少外地遊客也發現新竹市的物價甚至比台中市還要貴,當然這都是拜竹科之賜。

相中風城消費力 鼎泰豐新竹開賣
市府官員表示,新竹市歷年來的家庭平均收入、消費支出,都居全台第二,僅次於台北市,因此吸引知名企業陸續設點。


房市/高所得、高消費 吸引各路建商前仆後繼挺進新竹
根據統計,新竹市的平均每戶家庭可支配所得僅次於台北市,而每戶消費支出還超越台北市,就是這樣的高所得、高消費能力,讓新竹地區近年在房地產市場上的表現也相當亮眼,更吸引許多外地建商搶食大餅,特別是擁有竹科高所得收入群的新竹市與竹北市最受建商青睞,而今年華固建設首度離開台北的推案,進軍地點就是新竹,甚至還打算推出自辦重劃區。
根據行政院主計處最新公布的台灣地區家庭收支調查結果,新竹市去年家庭每戶平均可支配所得為113.4萬元,每人平均可支配所得為32.3萬元,均僅次於台北市;在支出方面,新竹市家庭平均每戶消費支出95.6萬元,則超越台北市的95.3萬,為全台第一。
新竹市政府主計處的統計也顯示,全台各縣市家庭可支配所得超越百萬元者,只有台北市、新竹市及新竹縣,新竹市去年家庭每戶平均可支配所得為113.4萬元,為台灣地區平均88.8萬元的1.28倍。
另外,新竹市家庭消費支出結構,包括平均每戶全年教育支出7萬元、醫療保健支出14.7萬元,均為全台第1,休閒與文化支出5.5萬元則為全台第2。房屋自有比率85.37%,平均每戶建坪48.58坪,多項家庭現代化設備每百戶擁有數量均名列前茅。
住展雜誌研發長倪子仁表示,大台北區大面積土地難尋,加上土地成本昂貴,不少重量級建商紛紛將推案目標拓展至北市以外基地,其中,每年產值高達上兆元的新竹科學園區,因為超高的消費力,引了許多外地建商搶食大餅,特別是擁有竹科高所得收入群的新竹市與竹北市最受建商青睞。
根據住展雜誌最新統計,新竹地區近年的推案量正持續放大中,兩大熱門推案地區之一的新竹市推案量,從97年的383.7億元,上升至99年8月底的395.5億元,預估新竹市今年全年的推案量將可達到500億元以上的推案實力;
另一個熱門推案地區竹北市的推案量,也從97年的303.6億元,今年8月底推案量已高達610.1億元,前8個月的推案量,已經是97年全年推案量的1倍以上,預估99年全年推案量可望超過750億元,創下金融海嘯以來的新高量。
正因為高消費族群多,讓市場靈敏度高的建商,開始將觸角延伸至新竹地區,台中地區的建商即已前仆後繼的挺進新竹地區,包括豐邑建設、惠宇建設機構、富宇建設機構、長安建設等知名建商,及近年進軍的上市建商華固建設與國揚建設,都已在新竹地區插旗,並大展身手。
倪子仁指出,今年華固建設首度離開台北推案,進軍的地區正是新竹科學園區。位在科學園區內的預售豪宅建案「天湖」,基地廣達千坪,規劃47戶獨棟雙併、坪數130坪的大戶住家,開價每坪48萬元、總價6000萬元起跳,雙雙破了新竹地區房市的紀錄。
豪宅建案銷售奏捷,據了解,華固建設更打算在新竹地區推出自辦重劃區,目前已積極在新竹整合一塊30公頃的土地,面積超過9萬坪,未來將打造為成低密度社區,區內將擁有人工湖以及2萬坪的綠地,主要產品為高總價透天別墅。
另外,以造鎮計畫聞名的遠雄建設也看到新竹這塊房市的新寶地,現也正整合10多公頃土地、面積超過3萬坪,未來如能再整合土地資源、擴大開發規模,不排除往造鎮模式作規劃。
另一重量級建商潤泰創新也傳出將與新竹在地建商竹風建設共同合作,由潤泰創新負責產品規畫設計、承攬豪宅工程。
而昌益及志嘉等新竹地區大型知名建商,在面對諸多外來兵團搶進新竹房市,特別是在新竹市與竹北市二大主戰場插旗推案,更是不敢掉以輕心,於是紛紛在產品力、品牌知名度及售後服務上加強力道與強度,以鞏固既有的灘頭堡。
隨著新竹地區推案量的熱度大增,一場讓「風城」成為全國一級熱門戰區的房市爭奪戰已全面開打。
今日新聞 記者曹逸雯/台北報導 2010/09/09

所以你也可以停了

謝謝



lkap wrote:
所以你也可以停了

...(恕刪)

除了直接的數據證明之外,其它的作文都免了吧,新竹消費高誰不知道?我要的是數字。
新竹地區的人口是竹南頭份的5倍多,營業額卻至少至少至少有竹南頭份的14倍,如果屬實,那麼新竹的消費力真的是恐佈,因為我不相信cosco和愛買的營業額會跟頭份差不多,也許新竹會上看20倍吧。
新竹地區的大賣場是有競爭對手的,頭份店則無,在這種先天條件之下頭份店營業額只有人家的五分之一,這種業績還可以稱作還可以?是新竹太強了嗎?還是其它大賣場弱到讓大潤發吃掉大部份市場?

如果這個"5倍 "的數據是真的,我真的在擔心頭份店可以撐多久了!但又對照你前面一堆錯誤發言來看,這個數字是否讓我多慮了?

如果這個"5倍 "的數據是真的,原先我就認為頭份開影城很勉強了,5的這個數據根本就是在告訴大家別妄想了...連期待都不用了

89c51 wrote:
除了直接的數據證明之...(恕刪)


你自己可以去預估 很多是數據都是預估出來的
依照剛講的 新竹的消費 金額 人口 對照他的大賣場 數量 及市場 你認為不會有嗎?

在這種先天條件之下頭份店營業額只有人家的五分之一,這種業績還可以稱作還可以?
這個問題就得扣掉成本得到的利潤去比

這樣還要直接數據 那給你數據會不會又是質疑數據不對

我看我認輸
對不起我錯了



lkap wrote:
依照剛講的 新竹的消費 金額 人口 對照他的大賣場 數量 及市場 你認為不會有嗎?

這個問題就得扣掉成本得到的利潤去比

...(恕刪)

不會有什麼東東?

那我誠摯的請教您,大潤發頭份店憑什麼從"扣掉成本得到的利潤去比"得到任何優勢?以換取業續還可以的殊榮?難不成頭份店可以拿到較低成本的東西?利潤不是愈高愈好嗎?是要拿什麼準則來比?商學我真的不懂,連怎麼發問我都不會耶
89c51 wrote:
不會有什麼東東?那我...(恕刪)


1.頭份這邊之前講是尚順投資蓋的請大潤發進駐 租給他們的五年
(租金這五年我相信有優惠,等商機就是錢潮,人潮帶進來五年後就可以漲租,這你能同意嗎?)
2.頭份這邊的薪資相對新竹來說會比較低 所以人事成本就比較低 這你能同意嗎?
3.大潤發通路 會決定每個地區要訂的價格 是不一制的 舉例: 可能乖乖大包裝這邊買19 新竹可能是20
物流,其他費用決定價格的不一樣 這你能同意嗎?
4.收入扣掉這些營業成本(扣水電,店租費用,人事成本,營業成本等,加上出租收入,廣告收入等)就是淨利

當淨利大於她們當初預估的就是有賺錢那就是評估還不錯
當淨利是負的那就是虧錢 虧錢就可能不好 但是約已經簽五年 就要評估 如果違約會虧比較少
那當然就是違約 比較划算 棄車保帥(例如 明碁放棄 西門子 賠錢了事) ,如果不是 那就是只能撐 看之後會不會漸漸把業績拉高 少虧點
甚至到賺錢有淨利

lkap wrote:
1.頭份這邊之前講是尚順投資蓋的請大潤發進駐 租給他們的五年
(租金這五年我相信有優惠,等商機就是錢潮,人潮帶進來五年後就可以漲租,這你能同意嗎?)
2.頭份這邊的薪資相對新竹來說會比較低 所以人事成本就比較低 這你能同意嗎?
3.大潤發通路 會決定每個地區要訂的價格 是不一制的 舉例: 可能乖乖大包裝這邊買19 新竹可能是20
物流,其他費用決定價格的不一樣 這你能同意嗎?
4.收入扣掉這些營業成本(扣水電,店租費用,人事成本,營業成本等,加上出租收入,廣告收入等)就是淨利

當淨利大於她們當初預估的就是有賺錢那就是評估還不錯
當淨利是負的那就是虧錢 虧錢就可能不好 但是約已經簽五年 就要評估 如果違約會虧比較少
那當然就是違約 比較划算 棄車保帥(例如 明碁放棄 西門子 賠錢了事) ,如果不是 那就是只能撐 看之後會不會漸漸把業績拉高 少虧點
甚至到賺錢有淨利...(恕刪)



1.租約可能是五年一簽,但不等於每隔五年就作一次開店評估,市場的可行性評估早在未展店前就會作了。
2.大潤發的人員招募是聯合招,所以薪資應該是比照大潤發總公司規定,而不是各店決定。薪資的差距主要還是產業別、公司別。
3.大潤發體系不是由大潤發通路來決定每個地區要訂的價格,而是各個單店有自主的權利決定商品售價、活動

只要營業額大於開店的種種成本就算是賺錢了,其它的就是如何達到當初評估的數字,有的店在幾番努力下仍達不到預期目標就收了。頭份店業績還不錯是您所說的,這是否意味著逼近當初預估的年營業額10億?那這樣光忠孝店不就有50億了?好嚇人...但似乎已超過大潤發台灣區店王的年營業額了...
89c51 wrote:
1.租約可能是五年一...(恕刪)


1.不是五年才作一次評估 如果營收很好 超乎預期當然也可能提前續約,我講的是第一次先簽五年打錯了
SORRY!!!
2.薪資不是比照總公司,如果總公司會依照當地薪資去評估 這邊薪資大概多少算合理 當初是獨招
請幹部在這邊招人 招人接待中心 設在 中央路旁 例如:同樣電子產業 在竹科上市公司 跟回南部高雄的上市公司 (不同公司但是都是電子上市櫃) 先砍10K,我之前問到的,可能是我太爛的關係
所以基本上我認為 薪資 是會依據不同地方薪資是不會一樣的

3.如果是各店自行決定售價 那為何不能一制呢?(依據我之前當學生時在某3C電子通路來說,他會有一個成本價格,售價都是全省一制,但是當客人說XX電子賣多少拿DM出來看,如果比我們售價低,這個售價高於成本的30%那就是可以賣的售價格,那我就會用那個價格賣給他)

年營業額10億?那這樣光忠孝店不就有50億
我不知道她們營業額有多少 所以我不能回覆您這個問題




delykimo wrote:
我不懂, 若稅制可以...(恕刪)

法律上,並非百分之百合法是原因之一。
lkap wrote:
1.不是五年才作一次評估 如果營收很好 超乎預期當然也可能提前續約,我講的是第一次先簽五年打錯了
SORRY!!!
2.薪資不是比照總公司,如果總公司會依照當地薪資去評估 這邊薪資大概多少算合理 當初是獨招
請幹部在這邊招人 招人接待中心 設在 中央路旁 例如:同樣電子產業 在竹科上市公司 跟回南部高雄的上市公司 (不同公司但是都是電子上市櫃) 先砍10K,我之前問到的,可能是我太爛的關係
所以基本上我認為 薪資 是會依據不同地方薪資是不會一樣的

3.如果是各店自行決定售價 那為何不能一制呢?(依據我之前當學生時在某3C電子通路來說,他會有一個成本價格,售價都是全省一制,但是當客人說XX電子賣多少拿DM出來看,如果比我們售價低,這個售價高於成本的30%那就是可以賣的售價格,那我就會用那個價格賣給他)

年營業額10億?那這樣光忠孝店不就有50億
我不知道她們營業額有多少 所以我不能回覆您這個問題

...(恕刪)


1.這種大型賣場展店前所作的評估都是非常嚴密,不大可能在展店後才發現入不敷出,考慮收掉!若真收掉了,對企業形象也是損傷。大賣場的行進策略不能和街上的店家、加盟業者相提並論。
2.去求職網看看,資訊公開、統一。我前面也已經說了,薪資主要是產業別、公司別,拿不同公司來作比較已經不是我想討論的範圍。
3.這就是大潤發的企業特色!憑什麼拿別人的作法框制他?

頭份店預估年營業額10億....大潤發說的
忠孝店的營業額是頭份店5倍....你說的
大潤發台灣區店王營業額有多少...大潤發說的

網路上的資訊都是公開的,我找得到,相信你也是找得到

89c51 wrote:
1.這種大型賣場展店...(恕刪)

1.你這論點我同意,但實際情況基本上都是 開了才知道
2.我知道有求職網 但是當初真的是派幹部在這邊招人 不是網路 一般網路目前看到的 大都是比較都會化的城市 或是儲備幹部 等
3.我下次遇到問問看再給你答覆

頭份店預估年營業額10億....大潤發說的 實際?
忠孝店的營業額是頭份店5倍....我說的
大潤發台灣區店王營業額有多少...大潤發說的

  • 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