兆品的部份,麻煩89大看一下我上面說的,本來我就說這只是我的消息來源,
大家聽聽就好,你要認真,我也只好被酸啦!
台灣的飯店市場幾乎都是供給太少,不是只有苗北有潛力,
原本就有觀光客源的都市現在都非常缺房間。
二線都市飯店的陸客生意,根本原因就是一線的觀光都市飯店已經飽了。
至於兆品、福泰的商務客業務這部分,畢竟不在我當年企劃範圍,不置評。
看我前文,我也只就我摸過的事情做分析。
但從新竹坐高鐵這件事,這真的不是我唬爛(不過我就不知道竹北房仲唬爛多大了),
當初如果不是我朋友(台北人)這樣通勤,我還真不知道有人這樣做。
當然從我們在地人的角度看很難理解,
但我剛從台北調回來的時候算一下,我印象中大約高鐵通勤費每月大約9000(月票還回數票?忘了),
把台北的房價差算下去,說真的移民竹北,對台北人來說還真有點道理。
台北的衛星城鎮,說實在很慘的啦!竹北到台北車站我印象中是36分鐘,
新店坐捷運到台北車站,比30分鐘長的多的是,新店新屋房價不要說打趴頭份,
打過竹北也綽綽有餘,把通勤費算上25年都有剩。
新店已經很不錯了,住中永和,我只能說那真的不如住竹北。
我會這樣想,是因為我有時在這裡工作不順,就會想乾脆調回台北上班好了。
該不會我還要被質疑是房仲吧~
我上面這些文章,有質疑過威秀或福泰是傻子嗎?沒有吧!
其實寫到這裡,應該是我比較不服氣吧!
當初說錯了,我文頭就道歉,被酸也就認了。
頭份發展有成功,有失敗,這是兵家常事。做行銷的,誰的專案沒失敗過?
大潤發成功了,王品成功了,上品院真的賣光了。
而尚順商店街目前沒有成功,這個版上我看了幾次評論,有沒有人深刻的分析沒有人潮的原因?
為什麼大潤發成功,王品成功,隔條街的商店街卻是小貓兩三隻?
我在這個版最常看到的結論就是:店家爛。
搞商圈的都知道這是最沒說服力的理由:店家爛通常是因為現金流量不足的副作用嘛!
我從不信什麼美國商業模式,日本商業模式。
但是商業模式確實是可以分析的。
你講的「不是傻子」的威秀,其實就是例子:
當年威秀要進台灣的時候,打造美式影城,一張票開260起跳,
當時台灣戲院業者都覺得他們在瞎搞,不知道在地經營是啥,笑說沒人要買這麼貴的票,
結果最後是威秀幾乎一統江湖,還喘著沒死的台灣戲院業者只好比照威秀玩。
照你的說法,威秀就是走美式路線,卻打爆台灣看衰它的在地業者。
我可以理解這個版上不大喜歡看衰頭份的心理因素,畢竟這裡是大家置業安家之處。
我也在看房,我也不希望我買房後房價支撐不了,頭份商業變爛。
但預測有正有負本是常態,一個擴張中的城市就是正多負少,但不會負都沒有。
不要講到後面就說威秀、福泰不是傻子,人家很聰明。
那聰明的麻煩解釋一下,怎麼商店街搞了促銷,迎來日本街,怎麼人潮還是這樣?
被酸我只是一張嘴在吹,也ok(因為確實是事實)。
但是去問為什麼A成功,B失敗,很健康的事情,為什麼也要加醋?
不要跟我說市調如何,市調也好,行銷人員也好,是提高成功機率,但不等於不會失敗。
smallhawk wrote:
(前文述刪)
但從新竹坐高鐵這件事,這真的不是我唬爛(不過我就不知道竹北房仲唬爛多大了),
當初如果不是我朋友(台北人)這樣通勤,我還真不知道有人這樣做。
當然從我們在地人的角度看很難理解,
但我剛從台北調回來的時候算一下,我印象中大約高鐵通勤費每月大約9000(月票還回數票?忘了),
把台北的房價差算下去,說真的移民竹北,對台北人來說還真有點道理。
台北的衛星城鎮,說實在很慘的啦!竹北到台北車站我印象中是36分鐘,
新店坐捷運到台北車站,比30分鐘長的多的是,新店新屋房價不要說打趴頭份,
打過竹北也綽綽有餘,把通勤費算上25年都有剩。
(後文述刪)
這點我相信,我本身也在竹北的科技業上班,之前公司就有兩位同仁每天搭高鐵從台中通勤來回(現在變一位)~
不過我覺得比例上應該也不高,在當地工作最後則買在當地的人應該還是多數(甘願變房奴 XD)
smallhawk wrote:
(前文述刪)
我可以理解這個版上不大喜歡看衰頭份的心理因素,畢竟這裡是大家置業安家之處。
我也在看房,我也不希望我買房後房價支撐不了,頭份商業變爛。
但預測有正有負本是常態,一個擴張中的城市就是正多負少,但不會負都沒有。
不要講到後面就說威秀、福泰不是傻子,人家很聰明。
那聰明的麻煩解釋一下,怎麼商店街搞了促銷,迎來日本街,怎麼人潮還是這樣?
被酸我只是一張嘴在吹,也ok(因為確實是事實)。
但是去問為什麼A成功,B失敗,很健康的事情,為什麼也要加醋?
不要跟我說市調如何,市調也好,行銷人員也好,是提高成功機率,但不等於不會失敗。
(後文述刪)
你說這個版上不太喜歡看衰頭份的心理因素,但我總覺得酸言酸語的人還比較多,特別是某大地主為首的酸民,總愛擺個油桶在那,引誘別人丟引信過去...

我自己也覺得商店街和日本城應該做不起來,因為也無法吸引我去購物,不過我也說不上來該怎麼解釋。
我佩服你上來承認之前朋友的消息有誤,當初我也回文反駁過:
頭份~尚順廣場&威秀影城&日本城進駐店家
光這點就是一堆臭嘴酸民所不及的,給你一個推!

sambad wrote:
幫您拍拍手,難得有人...(恕刪)
謝謝啦!我不知道這個版上有多少業代,哪些人又是,
說實話,這個版上89大等放出來的業者投資消息,坦白說我不大懷疑,可信度是夠的,
但業者消息是一回事,賺錢是拼真槍實彈的,不是有投資,你就一定能得到你要的收益。
天底下沒有永遠興盛的商圈,也沒有永遠穩死的商圈。
以前台南市海安路商圈多屌啊!誰想過會沒落?結果政府大力投資,不投還好,一投商圈就垮掉。
海安路死掉20年,誰想過會復活?抱歉,時代改變,大家喜歡有點舊舊的的個性商圈,
海安路現在真的開始復活了。
我之前的文章都盡量說「尚順商店街目前沒成功」,因為尚順現在不好是事實,
但永遠有可能翻轉:只要找出病灶,好好改造,就有機會。
一次嘗試錯誤沒關係,兩次三次總有機會。
但是技巧的不談、閃躲商店街的失敗,這個商店街就真的會一路失敗下去。
我在北市的時候,看著新北投越做越棒,就很有感觸(我在那看了三年):
他們各利益團體以前關係多惡劣啊!刊物直接罵對方,
但是幾年下來,大家共同檢討問題,少搞杯葛,北投拿到的資源越來越多,
現在的消息是北投車站(台灣唯一保留的日治時代木造車站)都要的回來,2016移回北投,
那是多棒的利基,多棒的資源啊~~
避著不講尚順商店街的問題,到底是愛尚順商店街,還是在害它?
算了,不說了。
smallhawk wrote:
謝謝啦!我不知道這個...(恕刪)
前面我已跟你正名過了,確定我在跟你討論的是購物中心的部份。
不要又跳到尚順5街了~況且此討論串第一面我不也是說尚順5街一點都吸引不了我?技巧的不談、閃躲商店街的失敗又是在講誰?前後文對一下,OK?
討論版大多數的人都非常不喜歡"聽說",所以聽說還是少說為妙吧!討論版上什麼消息來源有多少是真的?
我完全沒有說你是說錯了什麼,頂多是說論點考慮得不夠周祥,唯一就是錯在一開始您根本什麼都沒有搞清楚,直接是以百貨公司長篇大論。沒搞清楚狀況也是討論版一大忌諱。再偉大的商業人才,在沒有搞清楚狀況前的論點一樣一無是處。
拜托,就等它開幕再說吧,有什麼好堅持的?購物中心內部的性質跟現在的商店街天差地遠,如何一概而論?
另外,不要拿房價來跟我說嘴,我在此版除了打壓那些捧風房價的對象之外,對於房價的種種不太著墨。
-----------------------------------------------------------------------------------
某人不用在那拍拍手、加什麼油的,等你看清此版那些有意興風作浪的人,就會知道過去是什麼局面。
二、其實我真的覺得,城市比較其實沒啥意思,太容易淪於鄉土情感,
但其實各城市都有各城市難念的經。
頭份竹南雙城目前確實是真的在勢頭上,這是毫無疑問的。
兩陣戶籍人口數的成長,不是虛胖,是真的在擴張,因為苗栗的生育補助非常少
(那時和老婆研究從台北遷回來的得失,我們估算苗栗的生育補助總計會少台北市十萬),
也沒有戶籍遷入的政策誘因,在沒有政策的干擾因子下,
頭份竹南的人口成長是非常良性而穩固的。
很多商業市場是要到一定規模才養的起來,
頭份竹南雙城同時拉升,苗栗市卻是單打獨鬥,長遠的看苗栗市是要被甩開的,
因為有些商業資源,頭份竹南可以雙城共用,苗栗市就比較辛苦。
如果後龍被高鐵拉起來,交通上又和頭份竹南連成一個生活圈,苗栗市真的就辛苦了。
頭份竹南的劣勢就是竹南科學園區的厚度不足,
產業也不夠多元,園區的興衰會太仰賴幾個特定大廠,
因此大廠如果旺,這園區就ok,大廠若是苦哈哈,這園區和頭份竹南就是重感冒。
台中很多早期發達的工業城鎮,都遇過這種事情,
那種產業大廠開拔走人後對城鎮的商業衝擊,在看田野調查時真的看到怕。
當然頭份竹南現下五年不會遇到這問題,只是說大家心裡要有譜,
天下沒有永遠賺爽爽的商圈,當然也沒有永遠的工業興盛。
試想在十年前的竹科榮光時刻,誰可以想像現在空洞化、很多產業的產線都移出去的竹科嗎?
那天在聽振道記者(以前在tvbs跑新聞)的前輩「講古」,他見證了那個榮光時刻,
對於竹科的現在自然是頗有感慨。
竹北最大的好處就是交通優勢太強(不過如果青埔起來,竹北優勢會抵消很多)
缺點就是竹北完全是竹科的衛星城鎮,可以說,沒有竹科就沒有竹北。
不要提生醫園區,生醫和竹南園區我都常去,生醫園區就算全開發,也不能跟竹南園區比,
更何況國內生醫產業的發展要做到吃下夠多的就業數,真的很困難。
累了,而且真的不能再食言了,最後一文。
smallhawk wrote:
社區型的複合式商城我...(恕刪)
恰巧, 敝人我也是搞零售的, 也搞了超過15個年頭, 家在頭份, 只是工作在台北, 應該還可以表達小小意見.
我認為, 你一直以大潤發賣場的客人很難會移動到購物商場及週邊商家, 來懷疑尚順的成功機率. 其實, 你說的也對, 但你可能忘了, 零售行銷上最重要的一件事-客層. 我直接的說, 大潤發的客層, 根本就不是購務商場的主要目標客層, 這個你應該很清楚. 例如當天去大直家樂福或愛買量販採買的人, 你期待他買完大包小包, 然後再進美麗華喝個悠閒下午茶, 時間到了, 再上五樓美麗華威秀影城看場電影..??
進量販店其實是目的性相當強的消費行為, 他不是逛街, 兩者差很大. 我說兩者客層不同, 指的是同一時間的我, 只會是一種客層, 我今天是因家裡日用品缺了, 就是要去買回來用? 還是我今天是約好朋友去看電影順便逛逛街, 看看那些廚窗內的好東西, 碰到驚奇喜歡的, 可能就下手了.
再者, 現在台灣新型態的開發, 已經是走向大面積的多元化開發, 不會只有一個賣場, 或只是蓋一個飯店, 或只是蓋個商場影城而已. 看看淡水新市鎮正在開始的總體開發, 或新店裕隆廠總體開發, 其實這跟尚順總體開發幾乎相似, 都有賣場,影城,購物商場或中心,飯店,商店街,以及住宅區. 讓不同客層的人, 都能在這個大區域內, 有喜歡的人事物.
說到人口數, 從來就不覺得這塊地只做給竹南頭份的在地人, 光是大潤發, 就已經將三灣南庄造僑後龍甚至寶山鄉的人都拉進去了, 是已經喔, 不是未來計劃喔. 我想尚順在想的其中一件事, 就是觀光客, 苗栗縣從來不缺充足的觀光客, 他們晚上住哪逛哪呢? 尚順若真把心中計劃全實現了, 那尚順廣場還真的是最適合的觀光客晚上睡覺的地方.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