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以為經過了幾十年 ,新一代的台灣人應該已經沒有族群區分的觀念了 ,結果族群區分不但沒消失 ,還充斥著以訛傳訛人云亦云的扭曲想法 ...ps. 另外請樓主改一下標題好唄 ?如果你的名字常常被唸錯/寫錯相信你也會不爽 ...
ZephyrWu wrote:還以為經過了幾十年 ...(恕刪) 你沒說我還沒注意到苗"粟"客家人根本就是打錯字 還是故意的?新住音會自動選正確字不會選錯 該不會是你故意改的...苗栗才是正確的苗粟乍看之下會有點像苗屎錯字會有歧視意味
三角鐵 wrote:你沒說我還沒注意到苗...(恕刪) 開版者 只是一個嫁入 客家的見習等級媳婦 ~~通常剛結婚者 都會有一段不適應期 尤其是三代同堂下 ....客家人 也只是存在台灣這塊土地上眾多種族上的一種尊重不同的人 你才不會因小失大 (懂得就知道我在說啥)在這競爭的世界裡 根本沒人會管你從哪來 只會要求你達到公司既定的目標 ~
ll520ll wrote:來這裡三年了,對在地...(恕刪) 忍不住想要來回一下其實現在早就沒分什麼客家人比較節儉, 而閩南人比較怎樣怎樣的吧我覺得有些個案根本就是遇到不好的人, 而剛好那些人是客家人罷了搞不好有些人遇到不好的人而是閩南人OR外省人, 只是沒PO上網罷了不管怎麼樣, 我認為是人的關係, 而不是因為種族而有這些不好的經驗
redsky777 wrote:忍不住想要來回一下其...(恕刪) 我也忍不住要讚美你一下比例上 , 也許, 客家人不喜歡請別人居多 , 這又怎樣 ?請問這犯了中華民國的哪一條法律 ???比起有些人 表面上是請你 之後卻一點一點讓你把錢吐出來 到底誰比較賤 ??世界 就是競爭 哪管你是黃人 還是黑人 !!! 站上一堆人老是拘泥在這點上 有何意義 ??
應該這樣說比較客觀,事出必有因,這句話有聽過吧?以前小的時候也認為父母說的客家人事蹟算是一種刻板印象,漸漸長大後才發現父母說的不是假話。在下為何半夜三點特地來這邊答覆文章?冒著甘願明天早上遲到請假,也要把文章寫一寫以發洩一下不滿。而且還在Mobile01上面使用搜尋功能,使用關鍵字「客家人」。因為今天晚上接到一個保險業務的電話,還是舍弟的國中同學,想到他很客家的對待我這個大方的客戶,就心理一肚子火。我這位保險業務,是我生平認識最小氣的業務,吃飯都要我請客的業務,這樣的人能當業務嘛?叫客戶請你吃飯,在2009年油價高漲的時候叫客戶大老遠開車載你女友的畫作去參加畫展,還把客戶我的車頂刮傷當做沒事?晚上十一點多打擾客戶睡眠,為了讀個記憶卡,殺到我這個客戶家來借個多合一讀卡機?為了借用電錶,從筆者這個客戶這邊打電話借沒有,借到舍弟那邊去,借沒有,繼續騷擾家父借,這樣的不死心之終極小氣達人,真的是筆者見識過的客家人。很不巧,在下週邊認識的好朋友是有一定比例的客家人,也確實有客家人勤儉、吝嗇的特質。很多人都搞不懂小氣與吝嗇的差別,小氣是對自己摳門,對他人也摳門。吝嗇是對自己大方、對他人小氣。筆者認識的一個算是服役期間候的知己客家朋友,目前在世界第一大電腦公司任職的他是半個客家人,但是他自己卻很討厭人家稱呼他客家人,因為他是父親客家人,母親閩南人。年新將近兩百萬台幣的人,不肯自己花錢買一套譯典通,還叫在下拿公司拷貝一份給他,因為公司交代不能把序號外流,為了幫助朋友,冒著風險拿給這位客家朋友,連他閩南籍的老婆都看不下去。很不巧,在下就是發明譯典通的公司上班。年薪將近兩百萬的人,不肯自己買個晶片讀卡機,還先問筆者有沒有?先借來用用?我的這位半客家朋友,他的父親是中校轉公務員,家境也算是不錯,在花蓮有一棟歐式透天房,在台北市景美也有一間公寓,這種出身的環境,怎麼也會造就吝嗇的個性?但是,在下的大舅是閩南人,也是小氣的程度與傳統印象的客家人有得比,所以小氣不見得是客家人,但是遇到的比例卻是比較高。客家人小氣的原因可能也是代代流傳,可能是教育生長環境問題,也可能是基因遺傳。就連前面的網友都有提到不是在客家環境長大的客家朋友,自己都討厭純的客家人,這樣不是有些許依據。在下倒是提出一點很多人不知道的事實,客家人知道閩南人對於其有很深的成見,所以有些許的客家人會有喜歡彭風的特質,不是打腫臉充胖子喔!所謂的彭風就是因為怕閩南人看不起自己,所以會胡亂吹牛自己的身世與背景,但是也不見得讓人可以相信的依據。不然就是會買雙B好車炫耀自己,卻對於同事大家一起吃飯的中餐費用算得很精,開好車,吃飯卻很摳門。這是什麼奇怪的生活模式?不能否認,客家人也的確有在改變,但是會有這麼多人對於客家朋友有這些印象,表示還是有些現象沒有改變。有些民族性不是說改變就能改變,不然猶太人為何到現在還是沒辦法脫離讓人詬病的印象?這篇兩年以前的90樓大大寫的很精闢,可以參考看看: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92&t=607519&r=372&p=9
客家人,感覺他們很團結但是說到硬頸精神和節儉用自己與客家人相處的感受來比較.就覺得不是那麼回事了,是政客媒體把它美化了生活中遇到的客家人都很害怕自己的利益受到損傷但又怕別人拿到的利益或優勢大過於他自己的沒本事又愛求表現,金玉其外敗絮其內,吃碗內看碗外(台語)不管哪個族群都有不好的習慣與文化和價值觀,可能我比較幸運,剛好看到極少數客家人表現出不好的那一面~~~而這也影響我對全體客家人的觀感P.S:這是個人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