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owho5566 wrote:
哈哈
東站已經保留一...(恕刪)
很抱歉離題了;可要求刪文!
綠地集中應用很合理;很喜歡運動公園(還買了游泳券20張)
但在景觀建築學;是否將大量建築在一起是生態建築?
這請學都市計劃的回文囉!
聽人說竹南東站出來看到的都很醜;
出來都是一堆圍牆或大樓;
看到的都是水泥牆壁;人文生態都躲在水泥裡。
很抱歉=>是聽說;所以請見諒;無法幫她回文。
whowho5566 wrote:
醜歸醜 有時生理需求...(恕刪)
大埔很美;住公義路很久了!
前有農田後有筆尖山墓園;生活還挺美的。
聽聽鄰居講述鬼故事
看看隔壁養的鵝與鴨子
田園小徑和小孩嬉戲
有時後還可以繞道仁愛路雜貨店(朱阿嬤家)買點零嘴
當農田休更;那些長得比人高的田青;一踩就斷;簡直就是一個迷宮。
變電所後有一塊田;是一位退休銀行經理在忙。
他從早上太陽還沒出來;就開著賓士車來務農;
你可以看到那台車在他併手併足開挖農田作成的大田埂。
那塊地就是一開始被縣府挖土機開挖的。
還有一位阿嬤已經七十多歲;每天提著水桶與木擔;小心走過公義路去田裡澆水。還記得當徵地後,蓋起圍牆,阿嬤還要從被挖土機挖的田裡挑著水桶爬上公義路上;
那田與路有半個人高的落差。
那裡美;大埔最美。美在沒高樓大廈;美在沒水泥高牆。美在人心。美在打開窗就看得到田;美在園區上下班流動的車輛。美在我的朋友都在這。
成功塑造縣長敢作敢為的鐵腕形象。
也藉此機會告訴地方,誰才是老大,不要隨便亂聽其他人的建議。
其實,這四戶人家即使沒有「其他人」的建議,也是不會想拆的。
不拆的話,影響的到底是不能開發,還是廣告牆利益或是地方恩怨?
根據「三分鐘帶您了解大埔事件」,
轉角那一間,在100年的時候,縣府也改為住宅區了。
2年來,好像也沒有在那邊轉角發生車禍的報導。
2年後,突然就變成了死亡轉角。
前後幾十公尺都有新開的道路,有聯結車需要在那邊150度右轉嗎?
有聯結車從竹南建國路右轉環市路,會故意走如興紡織這一側嗎?
那臭豆腐要不要拆?
香港銅鑼灣SOGO前要不要拆?
拆不拆干我啥事。
不過看得太入戲,嘴炮一下而已。
贊成拆的,就去看苗栗縣政府的各大報廣告。
反對拆的,請上網查詢「三分鐘帶您了解大埔事件」。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