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陶晶瑩在自己節目上,描述從小在苗栗長大,過了30年再返鄉回苗栗,發現交通和其他建設依舊沒變,甚至高鐵也沒停,有網友看了陶晶瑩說這一番話,是越看越氣,認為她的看法很物質
陶晶瑩脫口說出,苗栗的公共建設普遍老舊、交通不便捷,因此網友當中,也有人認為陶晶瑩的言論遭到曲解,認為並不是在酸苗栗,而是希望相關單位注意苗栗人的權益
我個人是看不出來 網友生氣的原因 如果有苗栗人 可以解惑嗎?
除了大學4 年在淡江唸書住在淡水外, 大概在苗栗生活了近30 年

注意唷!!
陶子的陳述大概都在說苗栗市, 不是整個苗栗縣唷!!
苗栗市目前狀況是!!
除了東西向快速道路及偽巨蛋出現外, 真的在15~20 年間沒什麼大變化,
電影院越開越少間, 市區的中山及中正路晚間開燈率也不高, 平均薪資也低
下所以謀生也不易故消費力薄弱, 同時年輕人口也嚴重外移; 主要消費族群
已經變成是學生了(公私立高中職+聯合大學).....想想看慘狀吧.....
以上狀況, 再過些許年, 當目前5X 歲的老鄉親相繼退休後應該會更嚴重(尤
其是縣市府公務人員, 中油及長春員工), 因為後繼的苗栗人已經很難有前個世代的
經濟能力了.
陶子沒說錯.....只是說的方式不對, 說的時間也不對(現任縣長很努力的辦了
許多活動為苗栗縣賺觀光財, 可惜幾乎都是沒有長期效應的.....), 或許...這
樣也不錯拉!!~治安好一些, 生活平靜點, 鄉村生活日子比較好過唷!!

保有農村縣市的特色
用不著把台灣每個鄉鎮都搞得有高鐵, 有國際機場吧!
我覺得苗栗要好好利用它的特色
而不是去copy另一個城市!
就像春天大家就會想到苗栗大湖的草莓
她應該致力每一季都開發一樣盛產的農產品
讓大家在每一季都會想進苗栗消費
這樣苗栗就成功了!
更何況苗栗縣發展有限是有其困難的,這些並不是政治人物當幾屆能夠改變的~
首先,
1.人口分布
苗栗縣全縣約56萬人,苗栗市約9萬多人,頭份竹南生活圈約17多萬人,其餘分散在各鄉鎮
且早已進入高齡化社會,縣內老人居多,年輕人大多北上新竹.台北或台中工作
2.地理位置
全縣東西寬約六十四公里,南北長約五十公里,面積共有1820.3149平方公里
縣內80%是山地,山多平原少,故名-山城。因此,山地發展在交通上有其困難
交通不變當然不利發展!
3.民情風俗
全縣60%以上為客家人,客家人生性勤勞節儉,花一塊錢省五塊錢,有節儉之美德
此一特性會影響到消費習慣,因此苗栗市曾經有兩間百貨公司後來都相繼結束營業..
4.經費有限
苗栗縣一直以來從沒得到中央長期關愛過,別說鄉鎮市的每年幾億元預算發薪水就差不多
縣府一年預算也沒辦法支持重大建設,幾乎全數經費都要由中央來補助,
但每個縣市都仰賴中央,苗栗縣在只有一點點的自有財源,如何大刀闊斧的發展..
但倘若中央給一千億發展,甚至將苗縣列為重大開發特區,我看陶子想再看到三角公園和淳樸鄉鎮已不可能!
我過去也跟她一樣膚淺想法,覺得苗栗怎不會發展,也沒弄捷運高鐵之類的
但後來在一些地方政要的解說之下,才深入了解苗栗
知道苗栗窮,沒有經費很難辦事!! (只有一塊要做十塊的事業還不准借錢,怎麼做??)
不過在小弟懂事以來,看苗栗很多建設從無到有,例如:台72縣東西向(傅縣長任內)讓後龍直通到大湖,縮短兩小時距離
卡列拉斯,多明哥..到台灣燈會(劉縣長任內),這些讓地方軟硬體發展漸漸進步,未來陶子所提到的高鐵
劉縣長承諾在104年將會完工,地已整好,只等交通部和高鐵公司建設,雖運量令人憂心
但相信在配套做好就可解決困難~
小弟回文並不是要口水戰,只求當批評前,先認真了解,沒人想要窮,但沒錢..要它快速發展有很大的實質困難!!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