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觀察及熟悉新竹房市的朋友應該知道,科技業效應加持之下、新竹地區經過多年的發展,都市計畫區內的土地持續開發,重劃區一塊塊推出、建商推案踴躍,新大樓一棟棟出現。這樣的情況下,使得新竹地區都市計畫內的可開發土地更為稀少,因此近年不少建設公司往新竹非都市計畫區推甲建,形成新竹非都計的甲建有增加的趨勢。甲建的房價當然較為便宜,生活環境更接近大自然、清幽,不過就是生活機能與交通便利度上比較不方便,但就看個人的選擇與取捨了~ 大家怎麼看新竹甲建增多的現象呢?
其實缺地的原因就是房價還不夠高,所以無法吸引開發商的都更意願;以新竹縣市的市區多為透天或低樓層公寓的房屋組成,加上房屋老舊,本就有著為老都更的優勢,奈何房價太低,都更的利差太小,完全無法引起開發商的興趣.試想,在現今大樓建築成本超過單坪2X萬的情況下,都更最可能快速達成的新舊一坪換一坪,房價起碼得要上單坪50萬,否則開發商就得虧錢,他們可不是做慈善的,而綜觀新竹縣市,也就竹市中心跟竹北縣治區才有此條件,其他像竹東新埔,新豐湖口,都連門檻都搆不著.可是建商養著一票領薪水的,停著就是天天燒錢,只能往都計區外找素地,一來地價低,二來面積大好規劃,又能用低總價吸引客群,二這些都計區外的房子,生活機能雖與市區天差地別,但拜外賣方便,網路發達,年輕人平日都是宅在家裏,對生活機能的不變也相對無感,自然讓這些建案不難去化,也造成現在都計區外建案林立的現況.
竹縣也許都計地少但竹市都計還有不少地光埔二期地就多的很,比一期大多了,住宅用地,啇業用地都有讓建商蓋個十年都蓋不完東光,東明重劃區規劃也到尾聲,也能釋出幾千戶driverlin wrote:竹地區都市計畫內的可開發土地更為稀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