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愛馬仕配貨難度更高!揭密新竹特有「買房中人」獲利手法
記者項瀚/台北報導
房地產圈不只土地開發有「中人」,由於新竹地區房市特殊,延伸出「買房中人」的角色。最新一集《地產詹哥老實說》邀請《住宅週報》社長陸敬民,曝光「買房中人」是如何作業、如何獲利,以及又會衍生出哪些問題。
陸敬民表示,市面上共有3類「中人」,最多的是媒合土地交易的中間人,在台南地區則泛指買房的介紹人,而新竹地區房市較為特殊,除了有一般的介紹人,也有販售「看屋、買屋入場券」的中人。
簡單來說,買房中人就是先跟接待中心「拿貨」,並把這個看屋的門票釋放給有意購買的消費者,從中收取費用,而通常消費者都是直接下訂了。
陸敬民說,2019年之前房市尚未飆漲,很多建案的銷售速度慢,從預售到成屋都還在賣,當時就已需要中間人幫找客源,費用頂多5~30萬元,賣得人開心、買得人感激,當時還沒發展出強烈的收費制度。
但到了2020下半年,隨竹北房價飆漲,一切豬羊變色,投資客瘋狂搶貨,一般自住買方產生恐慌心態,「民眾若自行向建商、代銷登記第一波看屋,要馬石沈大海,要馬就是只剩下不好的戶別,線上預約制變挑選制,除了讓買房中人更盛行,費用也跟著三級跳,A級建案和戶別一張門票動輒幾10萬元。」
為何只有新竹才有這麼鮮明的買房中人存在?陸敬民說,新竹房市特殊,除了上述提到的市場盛況,在地的園區客普遍相當忙碌,沒時間看房,就會請中人幫做功課,推薦適合的建案。
詹哥在一旁笑說:「這就好像是貴婦買愛馬仕,熱門商品還要透過關係、甚至配貨才買得到。」陸敬民說,進階版買房中人也要配貨,手上一次抓了多戶,有戶別好的,也有差的。
詹哥也問,「買房中人有什麼風險或危機?消費者又該注意什麼?」陸敬民說,中人違規兜售,涉及法規問題每戶罰6~30萬元,2020下半年就有中人被罰錢,但一戶罰個15萬元,中人還是一樣很好賺。
此外,消費者面對的可能不是1個中人,「他們除了有上線下線,也會集結起來組成所謂的採購團、熱銷團,甚至用LINE群營造熱銷現象,隨便問問的效費者還會被退群,種種行為涉及哄抬炒作。」
陸敬民提醒,買房中人都是自然人,其中有一半比例甚至不具有相關證照、房仲身份,這時就需要白手套,可能會找房仲合作,與消費者締結時有個門面,增加信任感。
建商公司也會對中人不滿。陸敬民說:「建商老闆找了代銷包銷、簽委售契約,結果被放給一堆中人上下其手,賺了一些本屬於自己的錢。」
記者陳筱惠/綜合報導
隨著網路興起,對房地產有興趣的民眾會加入不少房市群組,不過自新竹爆出「神獸級中人詐騙案」事件後,最新進展則是昨(16)日晚間,LINE上的6大房市社群,在貼出公告後一夜急刪,讓不少群組內的民眾相當錯愕。
這類的房市群組,通常以匿名方式自由參加,甚至還會設置通關密碼,每個房市熱區或多或少都有這種群組,而最初興起的則是人稱「陸大」的《住宅週報》社長陸敬民。
昨日刪除的6大群組分別為名為「壞大群」的換約一群、二群、新竹、台中、台南、高雄等,群組內會針對各地房市讓群友們討論,也有專門提供預售屋換約的訊息交流。據了解,這6大群版主團隊,就是近期涉入「神獸級中人詐騙案」的團隊。
回顧整起事件,7月政府打炒房祭出《平均地權條例》新法,衝擊預售市場後,沒多久就爆出竹科、南科兩地「中人」詐騙案醜聞,全台逾10人受害,受害總金額超過4000萬元以上,甚至受害者還組成自救會。
不過,陸敬民針對昨晚刪群事件澄清表示:「被刪除的6個群組並非我們團隊,不過一般購屋族仍會有所混淆,其實那些刪掉,對於我們以柴犬為主的『歐巴柴、壞巴柴、愛巴柴』的住宅週報系列來說,是各自安好。」
對於中人詐騙案事件,陸敬民強調:「全案已經司法終結,不願再浪費社會成本,不宜再針對這件事評論。」
對此,元宏不動產加值服務平台創辦人周昆立表示,現在是網路消費世代,很多民眾第一次買房,收集資訊與了解房市狀況時都會藉由網路社團、聊天群組獲得,版主們看到商機,紛紛開啟揪團模式,靠著談好優惠的「團購價」,帶民眾入場買房。」
不過,周昆立指出:「目前在政府打炒房下,房市買氣已轉弱,房價也不再繼續大幅上漲,現在民眾已無透過這類群組『搶便宜』的急迫性,建議民眾購屋仍需親自去案場看房詢價,注意建商品牌、屢約保證規定,才不會落入發生糾紛卻求償無門的窘境。」
此外,團購買房是很多投資客喜歡操作的模式,想自住的民眾,要注意個案投資客狀況,未來可能會面臨龐大的賣壓、空屋率高、管理不易維持的狀況。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