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這張老地圖,蓋堤防之前 ,犁頭山與關東橋之間都是行水區.地表結構都差不多!
找以前行水渠道在哪沒啥意義,颱風一來就變了!

現在的頭前溪行水區是因為蓋堤防後才固定在那,加上採砂石才變得那麼深,以前堤防內與外都一樣是田.這在南岸特別明顯!
這張是這次出現天坑的工地地質採樣圖

這張是高鐵生技園區工地地質採樣圖

這張是高速公路邊AI園區的地質採樣圖

這張是高鐵華邦大樓的地質採樣圖

從這幾的地方採樣圖看,都是1-3m地表覆土+8-12m卵礫石夾砂土,以後就是硬砂岩泥岩了,
就是有民意代表唯恐天下不亂,明明同一樣一張採樣圖,標註是砂岩泥岩 ,就是要說成鬆軟的砂跟土.
(地質採樣圖都是從環保署公開資料取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