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麼嚴重嗎? -- News: 打炒房風暴 房地交易面臨斷頭

這也太危言聳聽了吧, 竹科的工程師可是財力雄厚, 實力堅強的.



打炒房風暴 房地交易面臨斷頭
460
記者宋健生、黃阡阡、游智文/台中、台北報導
2020年12月9日 週三 上午6:31 [GMT+8]·3 分鐘 (閱讀時間)
央行祭出信用管制措施打炒房,中華民國不動產聯盟總會理事長林正雄昨(8)日表示,政策來得太突然且溯及既往,完全沒有給民眾及業者喘息機會,預估恐會有四、五千戶第三間房屋買賣,以及數千筆土地交易,將立刻受害面臨違約甚至斷頭危機;有建商更私下表示,這對中小建商購地的資金壓力衝擊很大,將爆土地拋售潮。

林正雄昨日重砲轟央行政策,他說光是就房屋買賣來說,以每年平均約7萬戶的預售屋市場,年底進入交屋高峰,初估至少有3萬戶在年底交屋,其中屬第三戶買賣的推估有四、五千戶。他建議央行,應該給市場緩衝的時間,政策不應溯及既往,對於已經送銀行跑流程的案件,必須依原條件核貸,才不致產生違約風險或交易糾紛。

林正雄說明,許多已經完成簽約,但尚未核貸的房屋買賣案件,政策7日剛宣布,昨天馬上面臨貸款限縮,買賣雙方合議的約定條件,將被迫改變,未來該如何順利交屋,成為未知數。這些房屋與土地交易糾紛、違約的情況暴增,甚至投資者將有「斷頭」的可能,恐引發房市、金融連鎖危機。

至於土地交易,原本買方可以貸款八成,現在只剩五成五,另外一成為保留動工款。換言之,買方立刻多出二成五的自籌款,初估全台約有數千筆土地交易買賣將受影響,尤其交易金額較大,手頭資金不足的買方,將如何完成交易,政府應予正視。

林正雄說,央行強調政策是為打炒房,然而對市場、對購屋人及建商而言,實際就是打房。其實打炒房並不難,只要針對買賣紅單進行嚴懲,即可迅速恢復產業及市場秩序。

林正雄強調,近期房價上揚,主要因為建材原物料、工資上揚,還有缺工等問題所致。其中,混凝土、水電等原材料,平均上漲二成;模板工、綁筋工的工資,也由每天約2,500元漲至3,800元。

不過有建商分析,土建融限縮對於大建商而言影響不大,但對於中小型建商而言有急迫性的問題,且在央行出手打房前,市場已嗅到不對勁的氣氛,部分財務操作過高的小建商開始把手上握有的土地拿到市場求售,而打房後撐不下去的中小型建商,可能瘋狂拋售手中的土地求解套。
2020-12-09 17:50 發佈
「實價登錄2.0」5大重點內容如下:

重點1:揭露完整門牌或地號

為促進申報登錄資訊更為透明、正確,未來成交案件之門牌或地號須完整揭露,並溯及已揭露案件。

重點2:預售屋全面納管並即時申報

預售屋不論是自售或委託代售,全面納管。自行銷售預售屋者,應於銷售前以書面報請所在地之地方主管機關備查。建商或代銷商在銷售前,必須將坐落基地、建案名稱、銷售地點、期間、戶(棟)數及預售屋買賣定型化契約,報予主管機關備查。預售屋之買賣雙方,應於簽訂買賣契約書之日起30日內向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申報登錄資訊。

重點3:增加主管機關查核權

中央主管機關有查核不實申報價格資訊的權利,得向相關機關或金融機構查詢、取閱價格資訊有關文件,受查核者不得規避、妨礙或拒絕。地方政府為查核申報登錄資訊,得向權利人、義務人、地政士或不動產經紀業要求查詢、取閱相關有關文件或提出說明。

重點4:屢不改正者加重處罰

就成屋及預售屋交易包含多戶(棟)建物的案件,若未依限申報或申報價格不實,首次可處3萬元以上、15萬元以下;經處罰2次而未限期改善者,可處30萬元以上、100萬元以下罰鍰。

重點5:禁止紅單轉讓(紅單指預售屋簽約前的預購單)

銷售預售屋或委託不動產經紀業代銷者,向買受人收受訂金或類似名目的金額,應以書面契據確立買賣標的物及價金等事項,並不得約定保留出售、保留簽訂買賣契約的權利,或其他不利於買受人事項。相關書面契據,不可轉售予第3人,違者可處15萬到100萬元罰鍰。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