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濱快新豐路段高架 地主:不排除抗爭
2016-05-11
公路總局今天派員到新竹縣新豐鄉,舉辦西濱公路新豐路段高架道用地徵收說明會,出席地主大都指新豐路段採部份高架,將把地方切割成「東、西德」,居民往來不方便,認為應以平面為宜。
公路總局人員說明,20餘年前闢設西濱快速道路,原本也採高架,因當時時空背景,後來做平面道路,如今也逐漸改高架,目前高架道路工程已做到桃園觀音,將銜接到新竹縣新豐路段。
西濱快速道路,如採平面,易釀生交通事故,較危險,未來有主車道、側車道,也會設迴旋車道,不會完全阻隔東、西兩邊交通。
地主們大都堅持新豐路段設平面道路,認為公路總局和警方可設測速照相來做管控,並揚言,如果公路總局堅持高架,「那就沒什麼好談的,未來不排除抗爭。」
台北跟桃園段都走高架
沒道理到新竹就變平面
而且新竹西濱腹地不大
做高架才是最好的方式
而且比較不會有隔閡也沒有紅綠燈
當然成本也高很多
當初民眾反對興建高架道路,但平面道路車輛疾駛、車禍不斷民眾再度陳情改回高架。
西濱快速公路大甲大安路段高架新建工程昨天在大安鄉公所舉行公聽會;公路總局西部濱海公路中區
工程處長陳敬明表示,當年民眾反對才改設平面道路,現又陳情要高架化施工經費預估要64億元,
縣議員楊永昌在會中感慨說「多數民眾是盲目的」「部分民意代表黑白講」說什麼平面道路較好,
兩旁可以開店設工廠帶頭抗議高架化。大安鄉長莊圳表示西濱公路是民國83年設計原採高架工程,
民眾群起反對,最後改為平面道路,民國89年通車後發現路面太寬,老年人徒步無法一次通過,
加上車速快經常發生車禍,5年前反而開始陳情希望比照梧棲、清水路段全面高架化。
陳敬明表示當年高架化的工程經費約20億元如今成本大漲預估短短13公里就要64億元,
雖然順從民意改變設計,但現在「補破網」的代價實在很可觀。
桃園台66線-縣道114線至台61線平交路口
此路段最初設計為立體高架,但施工前因當地民代率領地主發動抗爭而變更設計,改為平面路段。
完工後因事故頻傳,才又有民意要求改回立體交流道,當初的規劃本來就是要走高架,
但是在當地民代率領地主發動抗爭而變更設計,地主因為期待交通便利帶來的地價利益,因而改為
平面路段,沒想到通車這麼久後當地也沒因此繁榮起來,反而車禍頻傳,所以當地民意又要求改回高架.
小小夢想 wrote:
因為平面的話......(恕刪)
那裡為什麼要蓋隧道?又沒有山
高架反而更好,直接在鳳鼻上面直接弄條路出來
為了演習射擊交通管制而設計的隧道,蓋了高架,底下就有路可以給那些坦克去演習,防砲彈
答案在這裡...
最佳解答: 鳳鼻隧道:
西部濱海快速公路開設後,本鄉坑子口段至山腳段,正處於陸軍部隊114實彈靶場正前方,每逢國軍實彈射擊訓練,這段道路就必須實施交通管制,政府乃規劃修建這段全長二千二百五十公尺的假隧道以利過往車輛通行,並兼具避彈功能。鳳鼻隧道為一處雙孔二車道棚架式隧道,臨海則透光,窗形造型,曲線極富美感,總工程費達二十二億五千萬元,通車後,已被過往行人喻為難得一見之觀光隧道,或砲彈隧道。
政府興建這條隧道,原取名為「鳳崗隧道」,沒想到這個名字引起竹北、新豐兩地一場命名之爭。新豐鄉民主張「鳳崗」隧道改為「鳳鼻尾」隧道,因為隧道百分之九十路段都在鄉豐鄉的鳳鼻尾地區,只有百分之十的路段在竹北市的鳳崗區,新豐鄉鳳坑村整個村為了隧道興建而遷出,因此堅決取名為「鳳鼻尾隧道」。
但是竹北市卻認為,竹北人很熟悉「鳳崗」這個地名,用舊地名「鳳鼻尾」,竹北地區民眾無法接受,為了這個名稱問題,地方人士還分別向宋楚瑜力爭,最後結果是各取其一,取名為「鳳鼻
西濱快速公路於該路段係與台15線共構方式辦理,西濱快速公路在中央設置封閉式雙向4車道,原台15線維持南北兩車道在外側,並預留3處東西向交通道路通行銜接台15線南北向平面道路,並無阻隔東西向交通,且快速公路於該路段設置南上北下匝道方便地區交通使用。
竹1道路與台15線相交之平面路口與鳳鼻隧道北口相距甚近,而快速公路設計速率為100 km/hr,若在隧道洞口採平面路口設計,將嚴重危及用路人與過路民眾安全,確實不宜採平面路口設計。
另查現行通車中之快速道路平面路口,皆因肇事頻繁,本局皆已逐步納入改善為封閉式快速道路,以維用路人安全,併此說明。
有關民眾反應意見,本處將持續溝通說明,俾利工程順利發展。
公路總局說明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