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Link
原文摘要:雲端技術日益成熟、智慧城市商機可期,由國內科技大老所組成的工研院院士聯誼會議直接對新政府提出建言,長期應思考智慧城市百年計畫,短期則可打造示範點,例如竹北高鐵生活圈加上新竹光復路交大、清大、竹科沿線,可打造成「7公里高科技走廊」工作圈,作為智慧城市示範點,類似作法可以複製到其他城市、甚至輸出海外搶商機。 包括宏?痋B台達電創辦人施振榮、鄭崇華,廣達董事長林百里、聯發科董事長蔡明介等人的工研院院士聯誼會近日開會,探討台灣智慧城市的發展機會與策略方向,並達成多項共識,院士將自發性成立「智慧城市發展組」,推動由政府、企業、公民(含民意代表、法人、學界)組成的「PPPP(Public-Private-People-Partnership,4P)政策建言小組」,並促成「智慧城市產業發展聯盟」。~工商時報2016年 5月 6日頭版頭條
=================================================================
想複製南韓仁川市? 國內大力鼓吹打造智慧城市的, 應該就屬DigitTimes電子時報社長黃欽勇先生, 常在廣播IC之音聽他闡述類似觀念, 個人覺得他的想法很好, 走在世人看不到的前端, 但政府也該先把基本功做好,多蓋幾座橋解決上班壅塞,再來談智慧城市科技走廊才是.
以下開放大家想像...
這篇報導更完整,點出了一些輪廓。大概利用強大的資訊流與完整物聯網,建構出高品質與更便利的生活品質環境。
......根據工研院產經中心(IEK)資料,2050年全球都市人口將增加到63億人,占全球人口70%,因都市人口密度持續增加,將衍生交通、安全、污染、醫療等城市治理挑戰,智慧城市需求應運而生。 IEK預估,至2020年,全球智慧城市商機將高達4,000億英磅。除前述科技業大老外,包括長春石化董事長林書鴻、榮剛集團總裁陳興時、台積電副總林本堅、長春關係企業總管理處副總裁陳顯彰、交大榮譽講座教授施敏、成大教授郭耀煌等院士也都出席與會,會中指出人工智慧、巨量資料、雲端服務,加上傳輸速度以百倍躍升的5G技術,將帶來翻天覆地的變革商機,也是智慧城市升級為睿智城市的關鍵。 未來人工智慧會因硬體成本快速下降,且5G傳輸速度加快,使人工智慧變得便宜,智慧城市將因此快速發展。工研院董事長蔡清彥昨天指出,例如物聯網收集巨量資料,雲端平台以人工智慧做決策,可以幫助駕駛人,預測半小時後城裡的某路段可能會塞車,民眾就可以做出改道行駛避開塞車的決策。......
原文網址: 好房網News
anthony lu wrote:
科技大老們齊建言 ...(恕刪)
工研院董事長蔡清彥昨天指出,例如物聯網收集巨量資料,雲端平台以人工智慧做決策,可以幫助駕駛人,預測半小時後城裡的某路段可能會塞車,民眾就可以做出改道行駛避開塞車的決策。
這個路段是上下班必經之路, 要駕駛人避開是不可能的, 只是造成其他路段塞車而已。
應該是 巨量資料-> blah blah -> 人工智慧 -> 紅綠燈儀控秒差 -> 減少塞車, 還比較可行
現在都是辛苦的警察站在路口指揮交通, 控制號誌秒差, 若能改進為人工智慧控制號誌, 就拍拍手給這個所謂智慧系統99分了!
從這個新聞稿看來, 只看到一堆不太相關的專有名詞, 具體作法或目標都沒提到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