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竹北豆子埔溪 截直取彎 and 新竹農田水利會 和 都市計劃疑問 ??

FROM 陳權欣 FB
新竹縣政一期都市計劃土地不夠分,把農田水利會的土地,分到豆子埔溪上,農田水利會蓋了大樓,迫使豆子埔溪這一段截直取彎,除了拆掉竹北高中半個操場,還要拆河對岸老百姓的出入道路。

你看竹北豆子埔溪上的這棟大樓都建到溪流中間了

這是新竹農田水利會的永利大樓建好就租給外勞住

為什麼會有這種情況呢?

那就是實施土地重測時把農田水利會的土地推到河道裡頭去了
老百姓的土地如果被推到河裡去就沒有了,農田水利會土地被推到河裡可以建大樓還真是奇怪!

but find
新竹農田水利會也會喊冤!

新竹縣政一期都市計劃土地不夠分,把農田水利會的土地,分到豆子埔溪上,農田水利會蓋了大樓,迫使豆子埔溪這一段截直取彎,除了拆掉竹北高中半個操場,還要拆河對岸老百姓的出入道路。 子埔溪河道變小了,最大受害者是省公路局,竟然為了遷就截直取彎的豆子埔溪,被迫只建了五年的豆子埔溪橋,還要編列一億多的預算重建。

 上百名住於竹北市竹義里的里民昨天向立委張學舜陳情,因為豆子埔溪的截直取彎,新竹縣政府要拆他們的唯一出路,痛罵官商勾結,準備到監察院陳情。

 竹北市竹義里里長呂增榮,昨天上午冒著大雨,帶著無助里民,還拉著立委張學舜到現場勘查,多位阿嬤痛哭,這是什麼世界,還有這種事情發生。

 新竹農田水利會長黃炳煌昨天很冤枉的說,這個案子中,他們農田水利會才是最大受害者,為了這棟大樓興建,縣政府還欠他們幾百坪土地。  黃炳煌說,水利大樓所建地址,不是水利地是縣政府一期都市計劃區段徵收時,配給他們農田水利會的土地,縣政府為了土地不夠分配,大家都往豆子埔溪擠,最後擠到河道變形,把竹北高中操場都變成河道了。  新竹縣政府工務局何啟權則說,那個地段是兩個都市計劃區的銜接帶,講起來就要往前追到六十幾年那個時代了,他還說,豆子埔溪的截直取彎是二河局設計的,不是新竹縣政府的工程。

 對於農田水利會與縣政府的說法,里民們說,他們都是小老百姓,那裡知道官商是如何勾結,只知道農田水利會早期說說要蓋水利大樓,現在蓋好了,卻整棟大樓租給外勞當宿舍, 坐收租金。  一位阿嬤昨天哭著對張學舜陳情說,水利大樓蓋好,明顯是蓋在河川地上,她指著豆子埔溪橋橋墩說,你看他的大樓都蓋到四個橋墩的中間這個橋墩了。  竹義里里長說,不只如此,由於農田水利會的截直取彎,河道轉了大彎,靠到他們的住家這邊,相關主管單位竟然要拆他們唯一的出路。 省公路局現場勘查人員,昨天很無奈也噤若寒蟬,倒是里民們替他們說出心聲說,豆子埔溪橋剛建好五年,省公路局花了一億多,現在又逼省公路局再編預算一億多,說要重新建橋。  至此,一位工程人員才接腔說道,「不要這樣整人,我們已經一改再改,這次是第三次變更設計了。」  昨天也有竹北高中學生的多位家長到場,指稱縣政府土地不夠分,就把竹北高中藍球場與半個運動場劃進河道,家長罵說,只有半個操場的竹北高中,還像高中嗎?


當初為何要把 截直取彎 ??
都市計劃 有沒有問題吧
2014-10-07 19:15 發佈
官商勾結 ??
政府的監督機制??
坦白說 政府就是一小搓的人
掌握 大部分的行政資源 在中飽私囊
扯的是 沒有一個機關可以監督並制裁

馬英九 ?? 被 立法院 綁架很久了
新竹弊案很多都是縣長帶頭作亂~

新竹縣長陳進興、范振宗、林光華、鄭永金、邱鏡淳公開呼籲中央儘速通過。昨天除范振宗在中國不及趕回,其他四人都到場,且陳、范、林、鄭更聯名發出共同聲明。
==========================================
作者:
劉其昌
關鍵字: 竹北 璞玉計畫 台知園區 新竹 土地徵收 農地

9月25日正午,七十多位的竹北璞玉農民一早便搭乘兩台遊覽車到了經濟部門前舉行記者會,抗議行政院委託經濟部的審查會議,欲利用「國家重大建設」之名,徵收420公頃的璞玉良田。自救會成員以甫從2014年全國稻米品質競賽中獲得十大經典好米殊榮的田守喜先生所提供的穀子,在現場畫下一個「米」字,象徵這群高齡七八十歲、一生辛勤務農的阿婆阿公,他們身為插秧與拾穗者的驕傲。

「璞玉計畫」為現今的「台知園區」(台灣知識經濟旗艦園區)之前身,原計劃案由前新竹縣長林光華於任內推動,歷經十多年的停滯與爭議,計畫區範圍從當時號稱是台灣最大土地徵收計畫的1000多公頃縮減成447公頃。而在這447公頃當中,真正作為原計畫目的所使用之土地為提出校地開發的交通大學所申請的40公頃竹北校區(約9%)、61公頃高科技產業專區(約13%),兩者合計起來僅佔計畫用地的兩成,其餘將近八成的土地,都使用於住商用地。

在這一波的區段徵收中,447公頃範圍內有420公頃的特定農業區,佔了超過全區的九成土地。雖然101年修正施行之土地徵收條例第3之1條明文規定:「特定農業區農牧用地,除零星夾雜難以避免者外,不得徵收。」但是第10條第3項卻又為了舉著發展主義之大纛者大開後門:「特定農業區經行政院核定為重大建設須辦理徵收者,若有爭議,應依行政程序法舉行聽證。」這正是行政院之所以委託經濟部審查該計畫是否符合「國家重大建設」的原因:只要通過了國家重大建設的審核,這超過9成的特定農業區都得以被「合法」的徵收。讓人心寒的是,農業主管機關的農委會,對此一荒唐至極的特定農業區徵收案竟無任何積極的作為。

兩排手持長盾的警察將自救會與促進會的成員以經濟部大門為界區隔開來,促進會那頭,難得的出現了陳進興、林光華、鄭永金與邱鏡淳等新竹縣四位歷屆與現任縣長齊聚一堂的畫面,這麼大的陣仗,很難讓人不去聯想到縣府高層與地方派系是否受到年底選舉的壓力,才為了此案而不計較政黨色彩與過往恩怨,帶著促進會成員高喊發展與繁榮的口號。

自救會這頭,每一次口號都喊得最奮力的徐女士,於民國60幾年時,在現今的計畫區內和先生買下了30坪的地,歷經了高鐵站的馬路拓寬徵收,如今只剩下20坪的土地。「先生做的是木工,所有的生財工具都在家裡面,好不容易還完了身上的貸款,這次如果連家都被徵收了,還要怎麼活下去?」對於如徐女士這般的非大面積土地擁有者,如經過了區段徵收之後,補償地是原面積之40%,換算下來會是一塊不到10坪的土地,而那難道會是她成就了一個看不見的產業園區的最好代價?

另一位今年已經80歲的陳女士,日日從事農作事務,身體看起來仍然相當健朗。她在計畫區內擁有2分的地,以仲介開出每坪8萬的價格計算,若她將農地售出,便可得到超過一億元的報酬。當被問到拒絕徵收的理由是否與徵收的價格有關時,陳女士說:「多少錢我都不賣!地是祖先傳下來的,是永遠的,是要拿來耕種的,也是要傳下去的…」巧的是,當她說到這裡時,促進會那頭竟開始高唱「客家本色」,似乎是想彰顯他們並非他人所質疑的「假農民」。極其荒誕的氛圍讓人一陣目眩,也難讓人去注意他們是否有完整的把歌唱完,包含那最後一句:「永遠不忘祖先言,千年,萬年。」

竹南科學園區、彰濱工業區,從過往的大規模徵收案的教訓可以清楚的看到,地方政府總是強行的畫了一塊虛幻如海市蜃樓的大餅,藉著地方繁榮與產業進駐的美夢以欺瞞地方居民、混淆國人視聽,但最後的結果往往都是一場空。真正真實的,只剩下「曾經」發生在那些辛勤歲月中,耕耘和收成的喜樂,剩下厚實粗糙的雙腳踩在「曾經」充滿飽滿稻香的田間記憶,和一群群被迫離開一生居所的流離之人。

璞玉計畫凸顯的是,在現今糧食自給率嚴重不足的情況下,中央政府與新竹縣政府仍然不停地在剝奪這些僅存且可貴的肥沃良田;凸顯的是,儘管如今竹北的空屋率高達12%,更高於全國平均的10%,新竹縣政府仍執意要透過核定僅僅13%的產業專區為國家重大建設,去偷渡其餘80%都市計畫的住商用地。我們想問的是,究竟一個「地方性」的都市計畫怎能成為「全國性」的重大建設?

「大家都住在附近,徵收之後都會散掉啊…」坐在台北市的烈陽下足足有5個小時的阿公阿婆七嘴八舌地說。或許拋售農地能夠使他們一夜致富,但在不那麼富裕卻充滿自給自足的驕傲的樸實生活中,無論多少錢都不願意售出的,是那種對於鄰里、土地的濃厚情感,是對於世代傳承的責任重視,更遑論那些如徐女士這般,要捍衛的是他們僅存的唯一居所的人。

當日的會議沒有結論,工業局要求縣府補件後再行審議。而在這件毫無公益及必要性的徵收案中,唯一能預見的是,這絕不會是抗爭與護田的最後一次行動。十多年以來,縣府在推動璞玉計畫時的粗暴與蠻橫,讓原本的璞玉成了掠奪土地和鄰里情感的碎玉,而真正耀眼的,反倒是這群勇敢的長者「寧為瓦全,不為玉碎」的直樸與堅毅。(作者為公民記者)
請問地點在哪?google map 上看的到那河道上的水利會嗎?


andy2000a wrote:
FROM 陳...(恕刪)
40億蓋路只省3分鐘 香山徵地居民火大

內政部發出的通知書是23日竟要求新竹R1道路地主戶在24日到內政部陳述 意見被指太過蒼促!圖:陳權欣/翻攝

新頭殼newtalk2014.09.24陳權欣/新竹報導

昨天通知今天上午就必須到場陳述反對徵收理由,否則視同棄權!內政部土地徵收小組昨天的一紙發文,讓新竹市香山區茄苳接西濱聯絡道(R1)徵收案的居民大為跳腳,今(24)天還有被徵收戶前往內政部土徵小組陳述反對意見時,在大樓底下燒冥紙抗議。

被形容是苗栗大埔案第二的新竹市香山區茄苳接西濱聯絡道(R1)徵收案的居民,昨天接到內政部土地徵收小組23日發文寄出的通知單,要求土地所有人今日早上10時要趕到內政部陳述理由,不到視同棄權。

內政部這份通知書,經當事人貼到網站後,引起眾怒,指責內政部做法不盡人情。

今天會議進行時,審議委員林慈玲則5度詢問新竹市政府出席代表,花40億建這條路只縮短2.8分鐘的時間,不知道新竹市政府的可行性跟必要性的評估在那裡? 她希望市府補上這份說明,好讓審議委員了解條道路開通的必要性。新竹市政府出席代表對此問題,也只能面面相覷不知如何回答。

地主之一的陳文賢說,他家的土地連續被7度徵收,只剩下2分地,現在面臨第8度的徵收,連2分地都不保;他質疑新竹市政府不是為了交通建設做這條路,而是為了開發香山這片山坡保育地。他說很多像他這種很想耕田的農夫,土地被徵收後不知大家以後要吃什麼?

被徵收戶溫瑞香說,原本以為可保有3分地種菜,她一個老太婆沒有這塊土地,她簡直無法生活了。

廢除R1行動聯盟、綠黨新竹市東區市議員候選人楊志翔也在會中發言指出,R1道路與現有道路比較只節省0.84公里行駛距離,且衍生許多問題,而且既有道路並沒有堵塞問題,根本沒有開闢替代道路的必要。

土地人代表李驥群說,這件案子很奇怪,環評說明會竟然在警察局內部召開,地主要資料也不給,全案是黑箱作業!他說,看不到市政府做什麼水土保持,都是紙上作業;整條道路沿線有10個社區,明顯道路是為財團而建。

andy2000a wrote:
FROM 陳...(恕刪)
以前官員亂搞爛帳吧

mobile3803 wrote:
請問地點在哪?google map 上看的到那河道上的水利會嗎?
這邊吧



kegabu wrote:
這邊吧


應該是省道旁這邊




紅線是橋長
路旁邊白色條狀是護欄
水利大樓蓋在護欄邊
擠壓河道向北移
北方對岸是受影響住戶
左邊是竹北高中




從街景看
設計鐵捲門是想直街搭上台一線做店面
這鐵捲門其實是二或三樓

TaoHC wrote:
應該是省道旁這邊紅線...(恕刪)
真的是大大說的這邊,難怪經過這邊都會看到很多外勞

google 街景可看到水利大樓,無誤!


新光街的是這棟,不知兩者關係?

水利會好像很有錢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