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該是老梗手法吧,建物面積只登錄"主建物"面積,通常只有權狀的55%~60%。總價含了車位,但分母的坪數,不但不含車位坪數,連主建物以外的都剃除。單價不高到爆才怪。之前就屢見不鮮了。政府做事做半套,也不規範清楚登錄的"建物"面積的定義,很多有心人士就會操作。新聞很像有反應過,但政府還是選擇繼續擺爛,就像預售屋不用登錄,堅持不課奢侈稅一樣,永遠要開一扇後門給金主。
不懂就不要回文,政府的實價登錄坪數是含所有的面積,主建物,公設,車位通通含在內。列出來的面積就是實實在在的權狀面積。--------------------------------------補充因為此建案是在實價登錄施行後交屋所以可以知道車位成交價所以一坪的單價就是=(總價-車位價格)/(權狀面積-車位面積)=(2928W-260W)/(62.81-9.77-9.77)=2668W/43.27P=61.6W/P對比同建案中低樓層,單價差有點大附近24樓的有青川之上,香禔pateh wrote:應該是老梗手法吧,建物面積只登錄"主建物"面積,通常只有權狀的55%~60%。總價含了車位,但分母的坪數,不但不含車位坪數,連主建物以外的都剃除。單價不高到爆才怪。之前就屢見不鮮了。
novaymevol wrote:不懂就不要回文,政府...(恕刪) 是這樣子的嗎?嗆的這樣子大聲?有把握才能嗆咧小弟不才,新屋正好在這興隆路一段501~550號內。這段區間內的房子,扣掉沒完工的鴻x和x河,以板主標示的第一筆資料為例,以這個地圖區間來看,即使扣掉車位面積坪數,從預售屋開始到現在,好像還沒那種62.81坪的案子出現(都比這大,大部分還大不少),若加上車位*2,少說都要至少70P起跳了(主建物,公設,車位通通含在內)個人感覺,該做功課的.....應該不是被你嗆的那位!個人意見,參考一下吧~
目前河岸第一排(興隆路一.二段)就市場認定的豪宅一哥可能是"大宅天景"實價登錄登錄上查到"大宅"高樓層實際成交約30~34W/P所以不是"大宅"被低估了,就是......快~~~快搶進大宅天景!!!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