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關於高鐵橋下道路第2期

第2期的道路應該是指公道五接中興路這一段.如果這一段接通的話,屆時搭配今年底通車的公道五接二高芎林交流道,慈雲路經國橋的流量負擔真的達到分流的效果了....這樣進園區的朋友真的會很幸福了.

<MyGoNews林湘慈/綜合報導】竹科人引頸期盼的高鐵新竹站聯外道路系統工程,第一期工程已於2013年6月開工,第二期工程款也在近日到位,預計2014年下半年發包,聯外道路系統完成後,將能疏解經國大橋每逢上下班時間塞車的窘況。

新竹縣政府工務處處長范萬釗2013年9月17日在縣務會議上指出,高鐵新竹車站聯外道路系統,從高鐵五路連結公道五路段的第一期工程,目前正施作中,預計2014年年底可完工;從公道五路連結中興路段,長度845公尺,路寬40公尺的第二期工程,總經費11億4千萬,已於11日正式核定納入內政部營建署「生活圈道路交通系統建設計畫」,獲中央補助款9億5千萬元,預計2014年上半年完成用地徵收,同年下半年發包施作。

縣長邱鏡淳說,感謝副縣長章仁香率隊向中央爭取補助,高鐵通車後帶動周邊道路交通量增加,未來高鐵橋下聯外道路工程完成後,有效紓解尖峰時段雍塞現象,亦可與台68線東西向道路形成便利網路,帶動地方繁榮發展。

高鐵橋下延伸竹科工程由竹北市高鐵五路、興隆路五段往南,沿高鐵及台鐵高架橋西側布設,採橋梁型式往南延伸跨越頭前溪、東西向快速公路南寮-竹東線(台68線),末端連結新公道五路往芎林新中正大橋。
2013-09-19 5:22 發佈
文章關鍵字 高鐵 橋下道路
慈雲路上的車流是的確可以分散掉不少,

不過園區介壽路入口的車流應該就會明顯增加很多了,

介壽路不像慈雲路那樣有高架橋可以跳過光復路的紅綠燈

所以可以預計的是,從竹中方向來的大量車流,

要左轉進入介壽路

勢必更容易造成 「光復路-介壽路」入口的交通阻塞

甚至回堵至關新路及竹中口

真正問題的癥結點是在於園區的入口太少了,

如果高鐵橋下道路有辦法直通園區力行路 (也就是多開一個園區的出入口)

才能夠真正解決塞車的問題
ato324 wrote:
慈雲路上的車流是的確...(恕刪)


You are right. 只是可憐了住二重埔及竹東的人

ato324 wrote:
慈雲路上的車流是的確...(恕刪)


應該把高架橋延伸至竹科內
這樣可以直達竹科省掉很多紅綠燈
也不用塞車
這就是各吹各的號....
園區居全國科技重鎮, 但是整個交通系統完全看不出比較高明之處
車流就這麼多, 搞來搞去, 只是讓本來忍未條, 塞爆的地方, 變成塞車程度可忍受的地方更多
完全沒有根本解決的方法
管理局就把交通問題往外推, 縣政府就用石頭腦袋來想事情, 反整塞車 , 就開更多路, 蓋更多橋....
花更多錢徵地鋪路蓋橋, 大眾運輸系統呢? 園區內電動接駁公車呢?
這邊上下班時間廢氣量之多, 跟高雄廢五金工業區有的比
a5593062 wrote:
對應該把高架橋延伸至...(恕刪)

錯了,這跟目前只蓋高鐵橋下道路到中興路一樣無效,因為全部的車還是塞在園區一路。
真要拉高架橋進園區就是要拉到新安路之後才可下到平面,這樣才能把車輛分流。但是這樣要看園區一路是否還有地方可以作多一匝道而不占用原有車道,否則又是個害了別人爽自己的爛方法。所以最有用的還是要拉一條路從柯子湖方向接到力行路,因為科學園區上班或下班時,力行路(或園區一路)只有一邊路壅擠,另一邊空蕩蕩的,現在應該是設法讓車流分散到兩邊道路才對,發揮最大效益。
所謂第三期,可以讓公道五接入力行路直接進入園區當然是最棒的.不過屆時我們不知道還在園區上班嗎? 我賭它10年不成囉. (看它橋下道路的速度,橋都蓋好了,光一條引道就搞三年.我想)
DDSHE wrote:
所謂第三期,可以讓公...(恕刪)



把閒置的廠房用地收回,直接在竹科裡面多蓋幾個建案,大家只要騎腳踏車街角轉個彎就到公司是最徹底的解決方式。



DDSHE wrote:
第2期的道路應該是指...(恕刪)


請問之前聽說有在吵說橋下道路的 土地徵收價格跟地主談不攏

所以後來是已經順利徵收了嗎?
園區人和台元人的思維,竹北人想要過橋和竹東人害怕距離,還有光復路/公道五住戶的繁華消長. 這條橋接通了公道五以後,大家的上班地圖突然要重劃.

今年底公道五接通新中正大橋;
明年底橋下道路接通公道五和高鐵車站.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