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房子要先上中央氣象局網站!!!
當你看上一個建案以後
可以先去中央氣象局網站
找出日出日沒資料
http://www.cwb.gov.tw/V7/knowledge/astronomy/sunrise/sunrise.htm
何故???
1. 看看房子的座向,在不同的季節,陽光會不會曬進屋子裡
2. 由屋高, 和對面建築的棟距, 還有對面建築的屋高, 以及氣象局資料裡的太陽仰角
來評估是否可以曬到太陽
自己依照建案畫個比例圖, 找個指北針,量好房子的面向就可以了解日照的比例.
在氣象局網頁裡
日出時刻, 日沒時刻就不需要說明了
方位角, 就是指日出或日沒時的角度
什麼角度??? 就是指北針的角度
指北針的北邊是0度(360), 90度就是東邊, 其它類推
過中天是指一天當中, 太陽跑到天空最高點的時間
仰角就是太陽在最高點時的角度
90度就是頭頂正上方
為何要買面南的房子
台灣在北半球
從日出日沒資料裡可以看到
在夏天的時候, 以新竹來說, 太陽最高可以爬到89度
幾乎就是頭頂正上方
假設一棟面向正南方的房子, 視野最大值就是90度到270度
從日出日沒資料裡可以看到
夏至的時候, 太陽從64度的地方升起, 296度的地方落下
所以在最熱的夏天, 你的屋子不會被太陽曬進來
在冬天的時候剛好相反, 太陽從116度跑到244度
只要前方沒被擋住, 整天都可以沐浴在陽光下
所以就像老祖宗說的, 冬暖夏涼
北方面向的房子剛好相反, 冬冷夏熱
以新竹地區來說, 面北的話還要承受強大的東北季風
一搬來說, 房子很怕照不到太陽, 不論是從科學的觀點, 或是風水的觀點
曬不到太陽都不是好事. 甚至極端一點, 寧可嚴重西曬, 也不要找一間曬不到太陽的屋
子
西曬可以處理, 頂多花錢就是. 曬不到太陽可不是花錢就可以解決的.
從科學上來說, 日曬不足的房子, 容易潮濕生霉, 人沒有曬到太陽, 也容易有相關的症
候出現.
從風水上來說, 日曬不足的房子, 容易吸引陰一點的東西聚集(民俗傳說, 無科學實證,
讀者需自行判斷)
如果你喜歡在陽台種些花花草草, 日照不到四小時的話, 大概很多花草就別想了.
日曬不足, 絕對不是健康的環境
所以有些建案, 下手前要斟酌
例如
口字型的建案, 面中庭又低樓層的
凹字型的建案, 面中庭又低樓層的
和前方建案棟距不足, 樓層又低屋高又不足的
下手前, 千萬要先上中央氣象局網站看看
補充說明並回應樓上網友
房子的面向, 就是你最常"活動"的空間(通常是客廳), 最大的那面窗戶(通常是客廳的
落地窗)
所面對的方向
如果你平常活動的範圍是臥室, 廚房, 或是後陽台
就以你最常活動的範圍為準
日光, 空氣, 水, 是地球上生命的要素
只要是"人"住在房子裡, 不論是古代或現代
對舒適生活, 甚至是健康生活的基本需求是一樣的!!!
不會因為時代變遷而有有所改變
至於房子裡住的主角不是"人", 比如說宮廟, 那不是我所能理解的範圍
現代建築和以前的房子, 對大的差異是現代人有機器設備, 來調整生活環境
例如窗簾, 隔音隔熱氣密窗, 冷暖氣, 淨水器甚至全熱交換機可以交換空氣
任何建案, 預算花下去, 就可以處理空氣和水, 達到舒適健康的需求
但是唯一一件花錢買不到的, 就是日照
除非換房子, 否則日照問題無解
要注意的是, 可以從網站太陽最高點的仰角, 來評估是否被遮蔽
如果在太陽最高點都會被遮蔽, 就要小心一下全天日照到底還有幾小時
古人有云 "明廳暗室" , 廳堂必須明亮(至於明廳對運勢有何增長, 不是我的專長, 不
便討論)
睡覺的臥室必須是暗的, 點燈睡覺或在亮處睡覺, 會影響褪黑激素的分泌
久而久之, 人會出問題的
也許有人會說, 我出門上班的時候, 只能看到早晨的星星
晚上下班的時候, 也只能看到早晨的星星
日照與房子方位, 與我何關?
的確無關, 但是這種狀況, 強烈建議先調整你的工作
從大環境來看
新竹地區冬季的風向是從東北方向來的
如果面向西南方, 而且是深窗設計, 冬天是可以開窗的
但是新竹風實在是比較大, 所以小環境的影響也很大
尤其是風向的改變
特別是周邊有"相對"高樓層的建案
比如說你住20樓, 旁邊如果是24樓的建案, 其實影響還好
但如果你住透天, 周圍是20樓的建案, 影響相當可觀
風速加快, 風向變化劇烈, 甚至可以從水平變成垂直的,
這種實在不是舒適的環境
現在大新竹區的重劃區, 很多透天就有這種狀況
週邊都是2x樓, 天空只剩一線天, 冬天風也亂吹
因此現在在大新區的透天建案, 對我來說, 已經沒有傳統透天的優勢了
至於夏天的南風.......你有多久沒有好好體會一下夏天的風了
從柏油, 水泥地, ...等人造物體吹過來的風, 是熱的
越是自然環境吹過來的風, 越涼
新竹不是台北
台北買房, 除了地點和價位, 幾乎沒有其它的自由度
新竹的新舊建案, 空屋, 預售屋一大堆
不是每個人都有本事買到豪宅
但是每個人都有機會買到好宅
只要每個人都可以掌握好宅的需求,
不要被建商廣告牽著鼻子跑
投機客想去搶秒殺建案就去搶吧,
市場機制自然會把房價打回原形
延伸閱讀
Google 日照權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