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緩降的房價 + 飆高的土地成本 =?


注意竹北房事有一陣子了
最近非常明顯的感受到房價真的有鬆動的現象
建商&仲介的姿態真的低了不少

當然原因不外乎
1.最近全球經濟的恐慌氣氛
2.奢侈稅
據消息人市指出,在竹北一些以前建案一推出就瞬間完銷的建商
最近已經出現很大的停滯,甚至是急涷
原因除了已經到頂的房價外 (三房1000萬起跳,有多少年輕人可以這麼阿沙力的買下?)
另外就是奢侈稅實施後,對投資客的嚇阻作用是很大的
對奢侈稅實施前已經入手的投資客,或許他會把成本加入房價
但有能力且願意買單的人並不多
大家可以看看最近在網路上要賣一極的投資客有多少
因為過了九月底,一極停止換約後,要賣就是要加奢侈稅上去了
所以這裡要肯定奢侈稅是對打擊投資客有貢獻的

現在問題來了
在這種氣氛當中,偏偏竹北的土地價格又持續標高
讓人很好奇,假設房價下修是確定發生的
當建商的土地成本壓不下來,新建案要怎麼賣?
"假設"土地成本+營造成本+管銷成本已達一坪18萬
建商再怎麼壓也壓不下來

是否此時會形成幾個現象?
1.建商開始養地,養到景氣回溫,反正低利率時代沒有差,口袋深的就能比氣長
2.大坪數推案>>小坪數推案
之前常常在想一個問題,新竹目前支撐房價的很大因素
就是最近幾年成家的三房需求非常旺盛,但為什麼建商偏偏就是愛推大坪數?
後來想想也對,新竹大部份的有錢人,就是現在需要換屋的家庭
竹北那些本來住在口字型建築的家庭,口袋夠深,也差不多是換房需求的時間了
加上大坪數的毛利會比小坪數來的好
是否往後的推案,會往55~70這樣的坪數來集中呢?
反正三房推的少,這些買不到新三房的人,才會忍痛下手?

一些疑問和觀察
不知大家有什麼不同見解

PS.最近看屋心得
在竹北繞一繞,第一眼看到會覺得驚艷的房子,80%是坤山的...
原來人家貴不是沒有道理。


2011-09-28 23:02 發佈
文章關鍵字 房價 土地成本

shonteen wrote:
"假設"土地成本+營造成本+管銷成本已達一坪18萬...(恕刪)


您好,我最近也在研究這個關係,
縣政三期平均地價應在三十萬以上,
{這裡可查詢:http://www.hsinchu.gov.tw/landweb/public/news/default.asp)
請問如何估計"營造成本" & "管銷成本" 呢?

聽同事說一般自己蓋房子,成本約6萬/P, 那大樓的成本大約??

又有人說,大樓售價應在地價的1/2為合理價?

那縣三價格應在15萬? 我想應太可能吧...


shonteen wrote:
注意竹北房事有一陣子
...
是否往後的推案,會往55~70這樣的坪數來集中呢?
...(恕刪)

現在就已經這樣了,大坪數案子比例很高



stuartfly wrote:
您好,我最近也在研究這個關係,
縣政三期平均地價應在三十萬以上,
{這裡可查詢:http://www.hsinchu.gov.tw/landweb/public/news/default.asp)
請問如何估計"營造成本" & "管銷成本" 呢?

聽同事說一般自己蓋房子,成本約6萬/P, 那大樓的成本大約??

又有人說,大樓售價應在地價的1/2為合理價?

那縣三價格應在15萬? 我想應太可能吧...

大樓售價應在地價的1/2為合理價?
試想,如果土地一坪10萬,那大樓售價5W/P,連建築成本都不夠了,可能嗎?

Shark567 wrote:
現在就已經這樣了,大...(恕刪)



這讓我想起了鋼鐵股
鋼鐵股在今年初因為原物料成本上升,帶動價格上漲,但是到了第二季以後,消費者不買單,是賠錢再賣,所以第二季的虧損把第一季的獲利都拿回去,到了第三季還是慘,最近鋼鐵旺季到了,又要試著轉嫁讓自己不虧損

土地買高的也要看轉嫁給消費者願不願意買單阿
不願意如果真的趨勢向下,房地產不是容易變現的東西,以前也成經出過建商倒閉潮,08年差點又重演,遠雄當時很慘,還跑去行政院求情快活不下去了,目前景氣比08年更差,再來就是等著看未來的發展了
縣三的成交價機乎都在35萬上下,竹北的大樓如果已賣到一千兩百萬,有些高樓層的已成交到一千五百萬,真懷疑十年後後是漲還是跌. 就算地點再棒,有學區有公園.你還會買單嗎?

shonteen wrote:
注意竹北房事有一陣子...(恕刪)


首購族是很計較每坪差價幾千元,所以同地段對建商來說毛利會較低,

大坪數高總價 客戶都是口袋夠深,只要地點品質優單價略高還是買單,
假設120坪1戶與蓋3戶建材都一樣, 廚具 衛浴 水電 隔間 成本就差很多了還有管銷費用3個客戶大於一個客戶 , 所以成本降 又可賣較高價,雙向賺...最近的建案多數位置佳的都留著蓋大坪數,差的蓋小坪數,
我覺得大新竹大坪數快飽和了,大樓每坪20幾萬70-80坪+雙車位都近2千萬,現在的景氣有這能耐換屋的人也剩下不多了
房價若無續漲或銷售遲緩 土地大概也很難續漲...通常開價若不變 議價空間會變

縣三沒有到35萬啦@@ 連25都不到
椰林懂厚還可以買到20萬以下咧~
是不是哪裡弄錯了

ijtseng wrote:
縣三的成交價機乎都在...(恕刪)

david.chung wrote:
縣三沒有到35萬啦@...(恕刪)


他指的應該是土地價格...
喔喔哈哈想睡覺沒看清楚
抱歉抱歉

如果是土地價格
縣府網站沒記錯都有公告最後的售出的價格
我印象中有到40~

房仲"教"我說
一般最簡單的算法就是1/2
就是建商單價要賣到20萬才算有賺
只是不知道怎樣叫做「有賺」
賺10%還是50%...

shonteen wrote:
他指的應該是土地價格...(恕刪)

david.chung wrote:
喔喔哈哈想睡覺沒看清...(恕刪)


這也不一定準 當然先報個對賣方有利的公式,
若5年前買地20萬 那時有一坪10萬的嗎?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