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的坤山水漾, 名銓一景, 大硯四十八章, 三十二品, 富宇等等已經接近完工, 遠一點的宏觀大器, MOMA等等, 再加上已完工的la vie, 好fun, 椰林等等, (關埔更是大), 最近倒出來的物件有增多的趨勢, 但是詢價結果價格還是很硬, 看來多數的投資客還是想撐看看賣個好價錢, 還是認為園區人還像以前多金(事實上發股票的年代已經過去了), 我的仲介也一直認為奢侈稅影響新竹房市不大, 喜歡要趕快買不然很容易錯失, 希望他們能多堅持一點, 到時候多殺多的力道才會強一點, 想買房的多等一下, 最差狀況就是不漲而已沒差, 看竹北建案量這麼大不用怕買不到房
meridian wrote:
就算沒發股票還是很有...(恕刪)
唉~這位大哥真是道出08年前後以後進園區的人的心聲~
進來以前有兩次大攤的結構性調薪也沒調到(光月薪就差爆多),
08年那號稱最後一次好康的分紅只能乾瞪眼,
沒想到08年底就遇上金融風暴, 錢都還沒賺到多少就被減薪個幾個月,
好不容易撐到09年剛可以分(還要*1/2), 結果只拿到一兩根毛~後來的就不用講了...

反觀剛進來時算我師父的一位前輩, 到現在應該工作了七八年,
前陣子剛買了頭份的千萬豪宅,
其他差不多資歷的都有房子, 而且手頭上還有不少現金跟其他資產,
資歷更久的就不用說了, 應該下半輩子無虞且還有不少資產,
大坪數豪宅對他們來說根本不算什麼~~

只能說才差個幾年進來能力實在差超級大,
房價狂漲苦到的是我們這批晚進來的新生代,
反倒是早幾年購屋的這些前輩吃到甜頭, 還賺了一筆等換屋,
不過比起外面部分人, 我們能力也算不錯了的.........

BLUEHOME07 wrote:
希望不要再漲了呀~~ 其實這很現實, 新進來的就只能接收中古屋的機率真的很高
想想二手的中古屋, 一坪也在16 上下而已, 比起22以上的新成屋,在有限的預算來說~
就選擇二手, 還可能划算說~~(當然啦~~好的點可能會再高一點)
前陣子看了不少關埔一帶的中古屋,
屋齡在15年上下, 價格也未免開得太誇張了一點,
屋內實際建坪在20~30坪, 竟然也都開個600~700左右,
(這兩年蓋好的新成屋也都開到800+去了)
並沒有便宜啊~根本就是亂喊一通嘛~
尤其是都不算是太好的樓層, 拜託15年耶不要鬧了~

就算再怎麼會砍, 跟預售屋的價差所造成的吸引力也沒很大,
我跟朋友就這麼看著看著就看到竹北簽約去了,
知道這五年來房價變動的話, 很明顯屋主打算賺一筆,
冀望這波打房能讓房價回歸正常一點的水準...

(讓屋主少賺一點較實際, 崩盤??? 賣鬧啊~是你會願意大賠嗎?)
所以我還覺得其實最近大量高貴的推案就真的只是一個投資商品, 而非給人住的"家", 所以當投資客不見, 我不認為房價會繼續漲, 甚至殺個一波下來都有可能, 而且我相信今年央行應該有三碼的升息機會, 想買的還是忍一忍, 讓這些投資客去多殺多吧, 除非這些人之前吸血真的吸的夠飽可以撐很久甚至冬眠, 那就沒輒
第一種就是最老的老骨頭, 進園區最早, 屬於創黨元老級, 所以住的是園區裡面的小洋房, 房子雖然老, 但是因為附近有人工湖, 有綠地, 有草原, 有散步道, 園區管理局還協助做管理, 所以就算身家數億也捨不得搬家, 但是有的因為小孩成家後希望還能住在一起或者住在附近, 所以另外置產的地方主要是台北的豪宅,也有父母幫成家小孩買了新竹的百坪豪宅的, 當然也有那種創黨元老但是他那個公司不好不壞, 雖然無法買在帝寶, 但是至少也可以幫家裡買個百坪的透天或者大樓
第二種屬於工號排在公司前10%的, 這些人已經住不進園區裡面的宿舍, 但是為了上班方便買的是龍山社區的小洋房, 美其名叫做小洋房, 但這種兩樓半或者三樓的透天, 有去龍山社區的都看過, 院子只能停一台車, 1/4的車身擋在房門, 單層坪數大約12坪, 一樓是小客廳, 二樓以上才是房間, 但是可別小看這些小洋房的住戶, 只要公司狀況不錯的, 每個人都會有個近億的身家, 沒看到有人在台積南科廠都可以撿到ATM提款單上面還有餘額一億多的, 這些人大概都屬於五年級前段班, 有的人小孩已經成年或者進入青春期, 甚至也有小孩開始會帶女朋友回家打仗的, 所以為了更大的生活空間和彼此隱私, 這幾年買的也是八十坪起跳的大樓或者透天住宅
第三種屬於進入公司大約在5~10年, 這些人剛開始單身或者兩口之家, 所以買的可能是小牛頓或者長春街那些靠在水溝邊的房子, 反正剛開始買房子, 先求有地方遮風避雨, 甜甜蜜蜜, 也不求水溝邊有多少蚊子, 也不在乎格局裡面有多少梁柱穿來穿去, 也不會在乎坪數大小, 但是慢慢的小孩一個一個出生, 加上公司配股後, 口袋有錢就開始不安分, 開始注意到小孩滿腳的紅豆冰, 開始覺得睡覺時抬頭數著天花板上橫來過去的樑, 開始看廁所門口那根柱子不順眼, 這些準備進入中年的夫妻買的可能是45坪到60坪左右的建案, 當然還會買一台還不錯的車子, 如果分紅分的不錯的, 一般來說最受歡迎的是 Lexsus的休旅車
第四種就是進公司低於5年的, 這個族群的命運差異比較大, 好一點進入那種一翻沖天的後起之秀, 年輕董事長買菜園, 一起打拼的年輕人買個五六十坪的房子也不為過, 但是如果命不好的, 工作五年, 中間還被放了半年無薪假, 公司除了自己剛進去的前兩年每股盈餘超過5元, 等到第三年自己開始可以全額分紅了, 從此之後的公司獲利再也沒有超過1元, 所以每個月只能領薪水, 公司沒本錢分紅, 加上人事異動頻繁, 所以公司唯一能做的就是分title, 於是明明只有一百人的公司可以有三個副總, 五個協理, 8個處長, 加上30個經理, 工作五年除了職位比較好看, 還是只能租房子, 最怕女朋友家人問的問題就是"甚麼時候買房子"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