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舍變免稅豪宅 監院盯上

看樣子以後要買集村變難囉! @@

農委會補助蓋集村式農舍,卻成為免稅的豪宅?監察院昨天公布調查,由政府以補助方式興建的集村農舍,均由建築業者採預售方式,以豪華的平價別墅社區為訴求規劃興建,以台南科學園區附近為例,科技業及企業主就占了7成,儼然成為科技人和業者的最愛。


農委會在89年修正公布「農業發展條例」,開放申請以集村方式興建農舍,希望農民能集中居住,為了鼓勵興建,每戶補助其公共設施及斜屋頂設計共25萬元,從93年到98年間共補助1億4,060萬元。


不過根據監察院的調查,這些農地上的農舍,因為居住環境良好且未限制居民職業,加上土地成本低,整體銷售價格比鄰近甲種建築用地開發案要便宜,所有權人又可享受農地減免地價稅、土增稅、贈與稅或遺產稅等稅負優惠,成為科技人及企業家最愛的免稅豪宅。


監委劉玉山、劉興善實際履勘發現,這些集村興建的農舍,幾乎都由建築業者以推動一般建案的手法推出,採預售方式,並以「豪華、有農場的平價別墅社區」為訴求,對外召集20戶為起造人,再由業者為其規劃設計及興建。


以台南科學園區附近推出的農村農舍為例,參與起造的科技業占5成、商業或企業主占2成、教職2成,農業只有約1成。因為這類豪宅農舍備受科技人喜愛,全台總計85件申請案,2千多戶的集村農舍中,有近半數位於高科技重鎮的新竹縣市,分別為40件及1,108戶。


由於這些人取得農舍的主要目的,並不在於獲得農委會的補助款,而是讓農地成為合法可興建豪宅的用地,因此實際申請政府補助比率只有34.6%,顯然補助已非誘因而是「錦上添花」。


監察院認為,農委會及內政部推動興建集村農舍過程未有配套措施,讓農舍成為豪宅,昨天通過糾正案,要求行政院督促改進。

2010-09-09 13:42 發佈
文章關鍵字 農舍 免稅豪宅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