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陸大的部落格格友發表的文章大家注意一下:最近買的房子交屋,但於核對坪數計算時發現建商於預售時計將坪數用外牆計算,整個坪數如以牆心算硬生生就增加了快一坪,建商又置之不理該如何處裡.PS:一下雨遮被建商計價現在又搞銷售時就用外牆坪數來計算(雨遮及外牆坪數部分被計入主附屬面積當分母又灌了公設面積一來一往更誇張)
嗯......您是第一次買房子吧?建物謄本登記面積原本就是算到外皮而房屋買賣原本就是以謄本面積為計算基準只有申請執照時才是用牆心線計算所以在日後買賣上是不會影響你的權益的雨遮的部分看不太懂您的問題在哪裡因為那是正確的計算方式,雖然感覺是有點偷沒錯建物謄本登記時一定會把各種面積分開寫主建物面積(室內實際面積,一樣算到外皮)附屬建物面積(陽台、機房等)雨遮我就忘記是在附屬建物還是獨立寫了(回去看謄本)公設的部分會註記總面積為多少,而您持有的比例為多少這樣哩哩摳摳加起來才是您購買的房子總面積反正原則就是以謄本為準至於購屋時銷售人員跟您講的公設比喔......聽聽就好了......自己算比較準......一般電梯大樓(含地下室)30%上下差不多啦能不能更少,就看設計建築師的功力了
不對吧!就我看過那麼多新竹地區建商的房子昌益及其系列昌禾的房子在"銷售"時坪數只算到牆心說(可是"登記"時會算到牆外皮),而且雨遮也不算在坪數裡面,算是建商中最厚道的了.買房還是要深入了解比較不要被呼巄了....
yuming30 wrote:不對吧!就我看過那麼多新竹地區建商的房子昌益及其系列昌禾的房子在"銷售"時坪數只算到牆心說(可是"登記"時會算到牆外皮),而且雨遮也不算在坪數裡面,算是建商中最厚道的了.買房還是要深入了解比較不要被呼巄了.... 真的嗎?這樣很奇怪咧?因為地政事務所登記謄本的計算方是就是算到外皮您去申請建物複丈成果圖就是這樣的尺寸那這家建商的作法讓我好奇一個點買賣雙方交易時的依據為何咧?依謄本坪數又會多出來依實際牆心線又以誰算的為準?真要感心直接降價比較快吧?樓上說得很對,公設比30%有30%的眉角25%也有25%的眉角,輸的永遠是沒做功課的買方
看到這標題馬上打電話去詢問先前訂屋的建設公司做法,還真有這種偷雞摸狗狗屁作法,建設公司只說其作法並不違法,只是計算方式不同罷了!問他其他公司的計算方式不同那買你公司的房子不就馬上吃虧了,銷售業代只是支 支嗚嗚的說那是它家公司作法不予置評.
xiuhui2 wrote:唉...建商大概是抱著如有一個建案有8成以上的購屋者不了解,偷渡過去那反應下來的財務報表就可觀了. 非常同意...前陣子看屋時就發現有建商會搞這東西..例如陽台外推時的坪數....灌水的雨遮坪數..我就曾抓到某建商雨遮灌水灌了整整一坪..在我質問下一句話也說不出來..只推說是有陽台外推..那實際坪數不就少一坪??所以大家在看屋的時候這部分最好算清楚...還有停車位的問題也是..常常也在灌在公設裡面..不過很難抓出來..即使抓到了..建商頂多不賣你這客戶...還是有下個笨蛋會送上門...老實說真的蠻無奈的..我開始相信買屋真的不要懂太多..不然看久了真的買不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