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

新竹縣政府回復: 3條科學園區至竹北公車,預計三月通車

Ryan12345 wrote:
這應該不能這樣算吧假...(恕刪)


當然有啊,園區不大多都責任制嗎?
怎麼講的好像兩個世界,大家都可以回家吃晚飯,
回家的時候還可以"塞車" 真幸福,
要不想塞車 晚一點下班吧

我連家附近十字路口紅綠燈有沒有作用都不知道
因為每天回家都只閃黃燈.(上下班路線不一樣)

算經濟成本,不能只算大家的工時
還有許多人,即便在家也用電腦連進公司工作不也很多
那這樣成本又要怎麼算.

塞車是花"個人"的時間,不是公司工作的時間.
你不會因為塞車,本來工作八小時,變成七小時
但有可能有人會怕塞車,本來工作八小時,變成九小時
就時間而言 塞車跟加班比真是XX比雞腿

不想塞車的方法很多,可以多想想.

eddie0729 wrote:
照你這樣講一堆住桃園的不就也要跟政府求償
當初買竹北應該早就知道會塞車了 既然選了就要承受苦果
不然為啥一堆人要多花錢買關璞重劃區(恕刪)


您可以選擇認命, 我選擇另一種方式; 我剛來住竹北時, 狀況沒像現在這麼塞, 我是看到有惡化的趨勢. 如果您有看我原始的文章, 我跟其他大大所提的改善措施的成本是很低的(或只是開個會, 做好更細膩的評估與決議), 只是需要政府打通不同官僚體系之間的隔閡就可以達到.
quentinintaiwan wrote:
您可以選擇認命, 我...(恕刪)


惡化是因為住竹北的人變多,如此多的人在同一時間做同一件事,為什麼不會"塞"
中午去金山街吃飯都會"塞"勒...

插個話,你希望總統來幫你改善交通,那為什麼沒想過叫你老闆幫你改變上班時間呢?
Azalea_MEM wrote:
誰有拿到公文的屁話~ 麻煩分享給大家看看 ^^

看四年後 還選不選他


沒用的,新竹是鐵票區,看看歷年來的得票率~
有沒有做,票都會灌進來的
唯一的解法只有新竹縣市合併
quentinintaiwan wrote:
我只是想試著把這隱性損失量化出來. 讓我自己來思考這件事情的scale....(恕刪)

因為您只是用您的scale加上您的立場來考量這件事,所以得出這樣的數據.
照我個人的看法,通勤時間本就不在公司工時內計算,該用的是自己的時間,
會遲到就要早出門,要不然就要找彈性上班制的公司,或跟老闆談好working time shift.
如果都不行,又很在意通勤時間跟塞不塞車,那基本上應該搬到園區附近,走路進園區都不是問題.
就跟台北市內科工作機會多,但內湖不見得買得起,所以很多人就採取用時間換取金錢,
若您用的是竹北30000人來算就可得那樣的數據,那...大台北可得出怎樣的數據?
至少是十倍二十倍以上,畢竟每天有幾十萬人要湧進台北市內上班.
還是您要說新竹園區的產值比內科高?沒記錯的話,幾年前竹科應該就被內科營收超越了.
不過這點我也覺得詭異,內科沒啥工廠,但營收超過滿是工廠的竹科,應該是很多總部都在內科吧?
另外,其它高速公路用路人的時間也該算進去,莫名其妙被短程車給堵住了....
(不過我絕不會在那時間去淌那渾水).

再者,常跑高速公路的人就知道,"交流道"多的地方就容易造成車流量大,甚至於塞車的情況.
這也就是我說的早年新竹段根本就不會塞成這樣,當年也有竹科,頂多是光復路塞的一蹋糊塗.
但自從多了竹北交流道跟二高,這下可好,中山高從二高那邊一直到新豐湖口交流道都有機會塞車.

所以園區內說真的應該要有類似捷運的系統,再搭配上園區外的大眾交通工具,
這樣內外兼施之下,應該可以減少車流量,減少自己開車的需求.這才是正解.
切..M01真是臥虎藏龍,上次貼駕照,這次要貼VIP卡了..
quentinintaiwan wrote:
您可以選擇認命, 我...(恕刪)


個人還是贊同樓主,講台北通勤時間有多長??拜託,台北的交通建設還在持續如火如荼地努力中!!!!!多少捷運在蓋!!!為的就是要改善交通!!!台北人會說ok啦~~~我就是塞啦~~~~這是我的命啦~~~不用建設捷運啦~~可能嗎???反觀新竹,建設???where???我看不到!!!

另外,總統是我們選出來的,是要幫人民作事的,應徵時是老闆選你的,要你幫他做事的!!!立場差這麼多!!!希望總統幫我們做點事也很可笑嗎???不會吧!!!!要老闆更改上班時間!!!???有沒有搞錯??
以其他非園區的人來說,真倒楣!!!錢~~~你們工程師賺!!!上班時間~~~您們老闆規定!!!塞車~~~大家一起塞~~~

quentinintaiwan wrote:
影響人數: 30000人 (從竹北到園區上班的人數; 假設佔園區從業人口30%)
園區年產值1兆台幣 (竹北居民貢獻 3000億)
多浪費的時間: [ 25分鐘 - (4.2分鐘: 時數100km行進) ] X 2 (日/夜) = 40 分鐘
多浪費的時間佔工作時間比例 : 40 分鐘 / 8 小時 x 60分鐘 = 8.3%
隱性經濟損失為 8000億 X 8.3% = 249億 / 年

quentinintaiwan wrote:
就民主政治系統而言, 人民是政府服務的對象, 關於工作品質, 這無須對政府負責, 但是雇主可以對員工上班摸魚打混作出適當處置.

我們本來就有權去影響我們的納稅錢花在哪些地方,假如我們認命地承受現況, 沒有表達我們的想法, 這些納稅錢或許就會流到政治人物花俏的競選政見, 或許再出現幾棟蚊子館?


版主其實你一開始提出的,
我是可以認同,
畢竟我也是在特定的時間,
會常跑竹科,
但你後來提出的數據及你的算法,
我就不能認同了,
照你而言,只要每個人在上班時間,
因"塞車"而"浪費"了時間,
就等於隱性經濟損失的話,
那就像板上有人提到的,
在內科工作的人呢??
板上也有人提台北的建設有多好多好,
而且內湖也有捷運,
你有興趣可以看看,高速公路流量時間,
內湖-->東湖那段每天必塞,
那這些人沒影響到嗎??
若這些都要算到隱性經濟損失的話,
相信不會比竹北的人少吧~

foxlink888 wrote:
版主其實你一開始提出...(恕刪)


嗯...個人覺得,誰好誰差並不重要,重點是我們對於現實環境仍然覺得有"改善的空間",總不能台灣有個地方比較差,其他地方就得向他們看齊??,都不能往前進???(我想,他們也希望改善的,不可能很滿足現狀,不是嗎?)大家看看自己的薪水吧,自己會說台灣還有月薪1萬8的人,所以認為自己有加薪的機會時,仍舊不應該加薪?
quentinintaiwan wrote:
多浪費的時間佔工作時間比例 : 40 分鐘 / 8 小時 x 60分鐘 = 8.3%
隱性經濟損失為 8000億 X 8.3% = 249億 / 年


塞車不算工時

不管塞不塞車,你還是要工作8小時

所以不會有隱性經濟損失.


一人一台車,不塞也難
就算不塞車,找車位也難

總統會推說"請地方政府提升BUS搭乘率"


neilccc wrote:
嗯...個人覺得,誰好誰差並不重要,重點是我們對於現實環境仍然覺得有"改善的空間",總不能台灣有個地方比較差,其他地方就得向他們看齊??,都不能往前進???(我想,他們也希望改善的,不可能很滿足現狀,不是嗎?)大家看看自己的薪水吧,自己會說台灣還有月薪1萬8的人,所以認為自己有加薪的機會時,仍舊不應該加薪?


嗯~我想我不是說誰差要向誰看齊,
而是樓主將"塞車"算入隱性經濟損失,
是不合理的,
那台灣如果因找不到合適的工作,
或公司要求必需派駐大陸,
可以算成--政府未提合適工作環境,
而造成夫妻需分隔兩地,
那老公損失陪家庭的時間
及老婆身兼父職的代價,
也可以列入隱性經濟損失嗎??


  • 1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