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

竹科交通噩夢 誰的藥方好?

在竹科走了幾年的感覺

1、寶山路只有兩線,只要一線車禍,就幾乎全條癱瘓,應該拓寬人機車還有另外一道,畢竟機車也是主要車流

2、燈號不均,有些地方根本沒什麼車流,卻給超長綠燈,比如研發二路。

園區二路過交流道早上綠燈根本是要大家趕命,只有十五秒綠燈! 紅燈卻等兩三分鐘!

力行路往園區一路方向車多,直線跟右轉會卡到,卻給超短綠燈,加上園區一路左轉介壽路常常還紅燈搶左轉,卡在路中央,讓直行者無法前進!

燈號跟人性都是問題!

3、光復,寶山兩大血路超不寬,又有違規停車跟公車佔路,

這些都是問題點
真的要解決交通的問題就是要像台北市一樣

全面路邊停車收費

如果園區裡面路邊停車都按錶收費

我相信上下班的汽車數量馬上減少一半以上

在新竹大家都開車上下班

仔細看一部車只有一個人再開 效率極差

縣市政府在上下班大量啟動公車運輸+全面停車收費

交通一定大大改善


目前情況就像大動脈接微血管....不爆才有鬼!
下高速公路緩衝區根本不夠,只要平面車流無法疏通,只有回堵一途.
真要徹底解決,還是用外環道的方式在遠處再增加一個交流道才能有效分流,否則緩衝不足,多拓寬幾個車道不過是可以多塞幾輛車而已.
要解決交通問題就是減少車輛~
開路有用是以前沒路的時候,現在已經開很多了再開效果有限。
該是痛定思痛整頓大眾運輸的時候了~
全國都一樣,減少車輛不僅改善交通也減少廢氣排放。
如何執行?自己不會就出國看看人家怎麼做,沒那麼難。
歐美民情可能不適合,那就看看亞洲的。
不外乎提高開車者費用與完善大眾交通運輸。
herblee wrote:
車流如同水流,需要...(恕刪)
很好的觀念

其實以前我也說過,按照園區上下班車潮路線,在園區週遭規劃幾處大型停車場

免費停車,然後有園區接駁車去園區

開車進園區的,則著收入園費與停車費

雙管齊下
現在台灣霧霾這麼嚴重

政府應該要有政策降低汽機車的用量

花大錢狂開馬路然後大家還是塞車怠速在路上

應該做對的事 不要再討好選民了
贊成啊。

kegabu wrote:
很好的觀念
其實以前我也說過,按照園區上下班車潮路線,在園區週遭規劃幾處大型停車場
免費停車,然後有園區接駁車去園區
開車進園區的,則著收入園費與停車費
雙管齊下
其實官員提的那些方案根本就沒用,國道順了,平面道路呢?台元科技園區就業人口很多?增加道路橋樑?樓上說了!微血管更多,大血管更塞而已。

我也在園區工作近10年了!我覺得園區在交通管理這方面是非常不聰明的,這10年來,我沒看到增加什麼新的道路,有的只是增加一個又一個的紅綠燈,大家都知道園區不大,等紅綠燈的時間都比開車時間久,這就是問題了!
我不敢發表什麼高見,但我的想法是越快把車趕到目的地公司,相對車流就會少,所以園區正向處理方式我覺得應該研究一下有沒有辦法達成多個類似環狀的概念,讓進出園區有個好的循環並彼此不衝突,把紅綠燈減少或號誌秒數真的依需求來修正,車流順了自然不塞車。
要達成轉型為「創新創業的領航園區」,杜啟祥說明推動的六大策略,首先,將迎合產業轉型趨勢,積極招商,提高就業機會。他說,早年電腦周邊產業是竹科明星產業,其後被積體電路產取代;而光電和綠能產業發展不如預期。因此,竹科將積極展開協助產業轉型、活化閒置廠方等作業。

其次,朝優良投資環境,提升服務品質。這包括與地方政府合作解決竹科周邊上下班交通問題;實驗中學外籍教師薪資問題,來提振對國內外人才就業的吸引力。

真的很多空間都浪費掉了
很多公司,2層樓,廣場超大,而且感覺沒什麼人在上班,只有停幾台車
上下班問題,因為園區是封閉型的
不開放周遭道路出入
大家永遠都只能走那幾個出入口
外圍再多道路
入口還是塞
路邊也可收費
再不轉型,新創公司根本不想進來
在外面辨公室就可以了
廠商永遠沒車位
公司多的車位永遠多在那邊不能停
園區內道路停車位建議全面收費
反正我這些騎機車的不怕
可憐的是那些開車的廠商
進園區就是要被扒一層皮
在公司有車位的外地人還是爽爽過

  • 1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