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h wrote:
以我實地的感受,密度是同一個等級的...(恕刪)
密度等級?新創名詞嗎?
都有網友說過了,要看區域而非密度好不好!是在堅持什麼勒?
就拿台北車站來說好了(東區先排除不論),既是區域中心也是交通、商業中心,週遭更有大批的商辦、補習班、學校。這些地方帶來的龐大人潮也才撐起該地的大眾運輸系統,流入及流出的人潮促成熱絡的街景。若沒這些要素帶動,光是車站週遭那幾個區有辦法帶動這樣的人潮嗎?再問一下,究竟是地區人口密度重要還是區域中心論重要?區區一個感覺、一個密度等級,那算算站在台北車站及東區可以估算出台北有多少人?有多少通勤人口?
當初新竹捷運的計劃也是以服務園區通勤為目標,也才有例如像竹南線的規劃,為的就是串聯園區。既然是服務園區也就衍生出非上、下班時段捷運利用率的問題。既是以園區為規劃方針,這跟新竹市人口密度又有何干?人口壓根兒就不是規劃新竹捷運的原因!
若還是那麼堅持新竹人口密度是足夠撐起捷運這個論點,那告訴我新竹公車有多少人坐?更不要去探討什麼嚴格限制停車等等類似的言論,在交通擁塞程度幾乎沒有的地方,作這些法令規範未免太多餘了?像之前有高X網友說限制停車、禁機車救捷運,有意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