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qpw21zk wrote:賣個共了
10幾年下來,除了...(恕刪)
我想新竹縣隨便阿貓阿狗主政,竹北要更差很難,應該都會好很多吧
xqpw21zk wrote:
10幾年下來,除了大樓變多,房價很高,塞車依舊,附加沒幾家廠商的生醫園區,就是大家對於竹北的印象了!
之前喊很大的大學城,現在看來比較像是炒高房價的藉口,說好的大學只有一棟樓。
再說輕軌捷運,弄到後來變成六家線火車 ... 好在有這條六家線進來,剛好和縱貫線的竹北站一起提供穩定的軌道運輸服務,加上一堆免費公車和竹縣快捷巴士,讓竹北的大眾運輸在竹縣算優質,不至於在大眾運輸這個項目全軍覆沒。
新設購物中心的部份或有可為,可以增加竹北商圈便利性,否則單靠家樂福商圈略嫌薄弱。但竹北交通狀況就那樣,不知道會不會讓塞車更嚴重?
竹北舊市區生活機能還不錯,但和新竹縣其他地方感覺就很像,數十年如一日的沒什麼進步。
過了省道,新開發的重畫區那塊,感覺像高鐵區的翻版,以後不知道會不會變成多大樓的擁擠區?
所以,真的不知道新竹縣智慧在哪裡?有大數據分析交通流量做疏導,知道哪條路塞車不要開(還是根本每條都塞也不用分析了)?還是像台北一樣高wifi普及率?還是智慧分析預測現在市場蔬果需求,讓農民去種、賣這些農作物?還是提供區域天氣模式分析,讓大家知道何時曬衣何時可能會下雨的天氣風險管理?還是 ?????? 因為連竹北都這樣,那新竹縣其他地方,可想而知!
chiashin wrote:
1.我不會說竹北好...(恕刪)
xqpw21zk wrote:
台灣很多舊市區問題都類似,都有狹窄的路幅、大量的舊建築存在。不過,在台灣搞都市更新真的不容易,搞不定還會被民粹,現在應該都更是處在停擺的狀態,讓舊市區不容易有新風貌。
政府的功課應該在於重新讓民眾對於都更有信心,而不是強拆強遷民眾老家的感覺。這問題應該是整個台灣的問題。
另外,有些軟性更新,讓民眾感覺更便利的政策或許可以用,像對岸新竹市在玩的ubike。比起新竹,竹北不少路更寬更適合自行車的運用,這也是可以思考的面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