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新竹縣是國際智慧城市!?


xqpw21zk wrote:
10幾年下來,除了...(恕刪)
賣個共了

我想新竹縣隨便阿貓阿狗主政,竹北要更差很難,應該都會好很多吧
xqpw21zk wrote:
10幾年下來,除了大樓變多,房價很高,塞車依舊,附加沒幾家廠商的生醫園區,就是大家對於竹北的印象了!
之前喊很大的大學城,現在看來比較像是炒高房價的藉口,說好的大學只有一棟樓。
再說輕軌捷運,弄到後來變成六家線火車 ... 好在有這條六家線進來,剛好和縱貫線的竹北站一起提供穩定的軌道運輸服務,加上一堆免費公車和竹縣快捷巴士,讓竹北的大眾運輸在竹縣算優質,不至於在大眾運輸這個項目全軍覆沒。
新設購物中心的部份或有可為,可以增加竹北商圈便利性,否則單靠家樂福商圈略嫌薄弱。但竹北交通狀況就那樣,不知道會不會讓塞車更嚴重?
竹北舊市區生活機能還不錯,但和新竹縣其他地方感覺就很像,數十年如一日的沒什麼進步。
過了省道,新開發的重畫區那塊,感覺像高鐵區的翻版,以後不知道會不會變成多大樓的擁擠區?
所以,真的不知道新竹縣智慧在哪裡?有大數據分析交通流量做疏導,知道哪條路塞車不要開(還是根本每條都塞也不用分析了)?還是像台北一樣高wifi普及率?還是智慧分析預測現在市場蔬果需求,讓農民去種、賣這些農作物?還是提供區域天氣模式分析,讓大家知道何時曬衣何時可能會下雨的天氣風險管理?還是 ?????? 因為連竹北都這樣,那新竹縣其他地方,可想而知!

1.我不會說竹北好,但是我的印象不只這些,生醫園區蓋了新大樓,台元科技園區一期一期的開發!
至於塞車,只有上下班時間塞,但這問題基本上無解,尤其是每年人口還增加幾千人!或是你說說看有甚麼可行的方法?

2.舊市區你希望有甚麼進步? 可以說得明確一點嗎?

3.看了半天,還是搞不清楚你認為甚麼基礎建設跟不上?
kegabu wrote:
賣個共了我想新竹縣...(恕刪)

網友說的那些問題,基本上誰來都沒法解決!
以前看你發表意見,雖然常常是一廂情願,不切實際,但至少相對理性
但是現在越來越偏個人喜好,只剩下個人情緒了! 唉!
1.我不會說竹北好,但是我的印象不只這些,生醫園區蓋了新大樓,台元科技園區一期一期的開發!
================================================================================
生醫園區真的長太久的草了!所以當年台灣燈會才會有那麼一個場地玩!
當然,這必須要持續進步,總不能一直放著長草吧?!
================================================================================
至於塞車,只有上下班時間塞,但這問題基本上無解,尤其是每年人口還增加幾千人!或是你說說看有甚麼可行的方法?
================================================================================
其實這就是竹北主要問題點,高樓一直蓋,人口一直加,但道路容量就那麼多,加上新竹縣的紅綠燈真的不連貫,號誌運作也非常卡(像直行時左轉紅燈,結果就是某些路段和直行車流卡在一起。等到左轉綠燈時,直行又變成紅燈,常常有不熟悉的外地直行車闖進來,就搞笑了)。要解決這問題,竹北的大眾運輸系統仍需要加強,但自己承認,現況確實有比以前進步,只是進步幅度不夠大。
否則,道路容量和停車空間絕對趕不上私家車需求的。
另外,就是紅綠燈連貫的問題,這問題能解決,塞車問題可以略為緩解。
竹北不是沒建設,而是建設速度趕不上人口擴張速度!
(很有趣的是新竹縣市稅收是縣市前段班,但整個大新竹建設感覺很緩慢,像台64斷橋一拖居然可以拖10年!武陵斷橋還不知道啥時會好!而輕軌捷運早就被封殺再見,六家線真的只做到六家也沒好好延伸出去,內灣線更是柴油火車跑到現在!整個大新竹區,只能看著鄰居蓋捷運升直轄市)
================================================================================
2.舊市區你希望有甚麼進步? 可以說得明確一點嗎?
================================================================================
台灣很多舊市區問題都類似,都有狹窄的路幅、大量的舊建築存在。不過,在台灣搞都市更新真的不容易,搞不定還會被民粹,現在應該都更是處在停擺的狀態,讓舊市區不容易有新風貌。
政府的功課應該在於重新讓民眾對於都更有信心,而不是強拆強遷民眾老家的感覺。這問題應該是整個台灣的問題。
另外,有些軟性更新,讓民眾感覺更便利的政策或許可以用,像對岸新竹市在玩的ubike。比起新竹,竹北不少路更寬更適合自行車的運用,這也是可以思考的面向。
================================================================================

chiashin wrote:
1.我不會說竹北好...(恕刪)
xqpw21zk wrote:
台灣很多舊市區問題都類似,都有狹窄的路幅、大量的舊建築存在。不過,在台灣搞都市更新真的不容易,搞不定還會被民粹,現在應該都更是處在停擺的狀態,讓舊市區不容易有新風貌。
政府的功課應該在於重新讓民眾對於都更有信心,而不是強拆強遷民眾老家的感覺。這問題應該是整個台灣的問題。
另外,有些軟性更新,讓民眾感覺更便利的政策或許可以用,像對岸新竹市在玩的ubike。比起新竹,竹北不少路更寬更適合自行車的運用,這也是可以思考的面向。

1.台北市資源夠多了吧,內湖還有捷運和大量公車,上下班照樣塞,所以竹北到園區就不用想了,自己想辦法適應,我10年前搬來竹北,直接換工作到竹北上班,後來又回到園區,就早上7點出門。

2.其實你的說法很矛盾,一方面說基礎建設跟不上,10年來只多了一堆大樓,一方面又希望舊市區都更,這會蓋更多的大樓,增加更多的人口?
另外,提醒你都更不一定等於進步,舊市區有它的文化和特色,有些應該要保存!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