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

竹北高鐵特區房價看回不回?


david.chung wrote:
單價24萬以上的也在短時間內熱銷六成,而且還要四成自備款才有這個價格!?!?


自備款四成?還是六成?

就我所知是六成
Utima wrote:那個英國百貨公司建案 小弟去談過一次 大概代銷覺得我去看好玩的 就算六成自備款 還要28/p,但朋友去 談到下單了 才24/p 還是看公園的高樓層 (>15F)...(恕刪)
對高樓層 (>15F)24萬/p這個價格有點存疑啦...
朋友8月上旬下訂,8月底簽約....(那時所有樓層皆可選...)
簽約前拼命的議價,到最後議不下去,還透過關係才來個董事長價,也拿不到每坪24萬/p
莫非這是董娘價??
自備六成...
這麼吃重的付款條件還可以賣很好!?
新竹的買家口袋深度也太可怕了
小弟我眉頭一皺,發現案情並不單純XD
vu84vu wrote:
自備款四成?還是六成...(恕刪)
kuma-yo wrote:
對高樓層 (>...(恕刪)


我朋友跟建商完全沒關係 且比你朋友八月多的時間晚好一陣子 我也訝異這時候還有AB棟的高樓層
建商就說剛好有人退訂 就這麼碰巧 誰知真假呢 反正也習慣代銷用"突然剛好有人退訂"for 高樓層

他沒有關係可以幫忙 不過也是耗了一整天時間在那邊殺價就是了 他說最後差不多24
後面有沒有點多少? 我沒問 不過若>24.5 以他的習慣就不會說 差不多24
關係能幫多少? 我自己買房也透過朋友找過董事長 結果呢?
交屋後跟鄰居聊 才知道 我的價錢頂多在平均值 保證沒買貴 但比我便宜的 也不少

殺價找誰比較有用? 有人跟這樣跟我說啦 參考一下 是不是真的這樣 我也不知 就聽聽吧 不對也歡迎指正
要殺價 跟代銷高層關係好 在配合對的時間點 比如要結業績的時候 往往價錢會比跟建商高層談 來的好
因為建商通常覺得自己的案子很棒 為何要降價賣 所以找建商談 他們往往就只是拿跟代銷簽約的平均價來賣你 頂多再給點小惠
代銷呢? 代銷通常跟建商是簽一個銷售總額去推算平均單價 代銷跟建商通常只要對總額負責
所以代銷反而有空間可以挪帳 有人買貴了 就有空間給另一組客戶多一點優惠
尤其現在竹北 都是開高高 殺低低 不像以前開價跟成交價可能只有10%空間 現在動不動就20~3x%的折扣
多幾個盤子 代銷可以挪帳的籌碼就越多 當然愈到業績結算時 有時也會有多點空間

所以跟建商直接談 除非你跟建商老董關係深厚 讓他願意拿出自己保留戶給好價錢
或是願意下修跟代銷簽的銷售總額 否則他幹嘛要求代銷給你好價錢 然後要代銷自己去找下一個盤子來補缺口 若每個人牽個關係都找的到建商關係 代銷哪有那麼多盤子找來補這些特價缺口呢
所以除非自己跟建商就是第一層關係且關係很好 或你是名人 否則那種牽關係的 別以為就能有多好啦
我自己就是牽關係的 最後也證明 就是跟大家差不多了 保障不當盤子而已



怎麼沒人好奇這個案子為何要買方先拿出那麼多錢才願意賣?
我還聽說這個案子要售完才蓋
顯然是建商有資金的需求..
只是要是銷售狀況不好 一直往後延 不曉得對買方有什麼保障?
Keanu2020 wrote:
...
個人預期竹北年底前跌30%, 明年中達到腰斬!!



個人預期Kean.....年底前收入衰退30%, 明年中達到腰斬!!
Utima wrote:..所以除非自己跟建商就是第一層關係且關係很好...(恕刪)
是這樣的關係沒錯
朋友開始是按一般程序議價:售屋小姐>專案?>代銷經理=前後也議了4次(花了不少時間)
並不是一開始就掀底牌,到最後評估已無空間才來個董事長價,砍最後一刀
而且週遭認識的人,也有在之後陸續的買進,議價功力都不差,但價格大約都是抓的出的區間
因此我才會對前述的價格存疑
不過這也不重要就是,祝福您朋友囉!
回不去了,今天報紙有說竹北地價要調高公告現值11%,預計達到市價的70%,等於建商囤的地到時過戶給買家又多了稅的成本,且內政部遇計到104年到調漲到市價的90%,離實價徵稅目標不遠了.

竹北去年有些地段一口氣調高到280%,明年又將調高11%,大多大面積的土地又持有在建商的手上,看樣子成本又上來了,要賣的快賣,要買的快買,自住的沒差,投資的小心接到這把刀.

ijtseng wrote:
回不去了,今天報紙有...(恕刪)



不過如果景氣不好 建商想要墊高售價也是自找麻煩
但對消費者來說 除非是口袋深的
預算就是那麼一些的客戶 到時也只能望之彌高



當然啦 這幾年在竹北新竹蓋一堆的建商都賺不少
這麼一點11%地價上漲 應該是一片餅乾而已

ijtseng wrote:
回不去了,今天報紙有說竹北地價要調高公告現值11%,預計達到市價的70%,等於建商囤的地到時過戶給買家又多了稅的成本,且內政部遇計到104年到調漲到市價的90%,離實價徵稅目標不遠了.

竹北去年有些地段一口氣調高到280%,明年又將調高11%,大多大面積的土地又持有在建商的手上,看樣子成本又上來了,要賣的快賣,要買的快買,自住的沒差,投資的小心接到這把刀........(恕刪)

哈~~~
跟奢侈稅開徵時同一種說法,~~~轉嫁給買方.
那還cry papa什麼呢?稅課得越重,房價墊得越高,不是嗎?
應該去抗議稅課得太輕.

買貴了就"自住沒差"囉.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3/6658196.shtml
  • 2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4)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