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

微風廣場經進駐竹北, 預計年底開工

不來的彼得 wrote:
另外別忘了竹北這邊還有台元科技園區.


是呀! 1萬3千人的工作機會...

新竹市科學園區是 12萬3,734人..

大約差10倍而己...


你可以趕快再想想除了台元和縣府外,還有沒有別的...
看來要變發展中心,還有一段距離..


台東新站...應該也是時間的問題吧..
suan2289 wrote:
光重劃區是不行的

...(恕刪)


沒錯!光有重劃區是不行的!
但是沒有重劃區是萬萬不行!

新竹市區早已過度飽和
也沒有好的土地可以做更好的發展
因為如此才造就了今日的竹北

全新竹地區全是靠科學園區在支撐
沒有園區不管竹北跟新竹一樣不會有今天的發展
竹北就還是農田
新竹就還是古城
自然也沒有人在這裡討論這個話題
若以園區在新竹市所以新竹市比較好這個論點實在是較難以讓人認同
畢竟園區只是部分蓋在新竹市的土地上面
並不屬於新竹市管轄 繳稅也不是繳給新竹市政府


十年後竹北的發展絕不會僅止於此
因為新竹生不出一個像樣的重劃區來容納新的人口
要等油庫搬移大概跟等台大來設校一樣遙遙無期
因此新進的人口選擇竹北的比率會越來越高
竹北市原本的規劃就是可以容納30萬的中型城市
而這個數字將在未來十年內到達
有了人潮就會有錢潮
當人口越多的時候商業的發展就會越快速

對阿, 差10倍,所以呢?
園區跟竹北的商業活動是相輔相成,
竹北現在有適合的居住環,交通環境及商業發展環境,

就算新竹市中心也是依賴園區慢慢起來,
竹北會比新竹市中心離園區遠嗎?
一個工業區一個商業區本來就可以並行發展.
何況竹北還多了台元,

還是一句老話,你還是故意視而不見竹北的商業發展.






suan2289 wrote:
是呀! 1萬3千人的工作機會...

新竹市科學園區是 12萬3,734人..

大約差10倍而己...
竹北如果變成新竹市的一區,不知如何?
關埔,頭前溪旁感覺還有很多發展空間...
幾年前,新竹市確實是蠻飽和的,都沒啥建案,且大多只有昌益的建案可選(昌益的建物長的都很像~)
那時竹北的建案,建商多,格局多,選擇多很多
但現在狀況不同,竹市現在也是有很多建商的建案可選
加上關埔(未來可能還有千甲),相信未來幾年內,竹北與竹市要飽和並不那樣容易
所以變成,愛竹北的選竹北,愛竹市的選竹市
其實這樣對消費者來說是好的,每個人都可以選自己喜歡的,也不用去擠預售開賣,怕搶不到房子
就是因為選擇太多才會吵啊!

因為很多人都怕自已買的房子日後要賣的時候會跌價甚至賣不出去,就像電塔和變電所的問題,有些人一看到這類的問題就抓狂,所以才會吵翻天,會吵的,都是手上有房子的,不然就是房地產相關的業務

而且越是有新興重劃區的房市熱點越會吵

習慣就好了…
這個topic還沒吵完啊...
不過就是一個幾個月一次的月經文罷了~不用太認真啦~
是呀, 認真就輸了~反正有些人的本性就是見不得人好, 那也沒關係, 因為數字會說話的~
過個五年, 再回頭看看, 就覺得好笑了呀~~(因為五年前我已被笑過一次啦~結果, 笑的人現在就自嘲, 早知道~~)

esmond1219 wrote:
微風廣場經進駐竹北,...(恕刪)


經查尚無此計畫,至於該公司是否有具體回覆,不確定可獲得。

請見微風官網http://www.breezecenter.com.tw/
微風廣場位於台灣台北市松山區,為一座結合購物、休閒、餐飲、娛樂…等項目的多功能大型購物中心。1995年6月,黑松與三僑關係企業共同投資成立「三僑實業」,2001年10月22日,微風廣場開始試賣,四天後正式開幕,成為台北市首間開張營運的大型購物中心。

從投資興建到營運,如果要相等規模至少得花四、五年。所以就算是真的,也別太高興,變數還很大。另外,微風現在還有微風忠孝館和微風台北車站館。從投資者角度來論,消費人口是否足以支持營運?交通便利性又如何?才是決定設立營運處所主要考量。

參考一下這個案子
采舍大樓
開發單位:新竹汽車客運股份有限公司
本開發案基地座落於新竹市市中心區域,步行可至新竹車站及台鐵捷運北新竹站,正面緊臨民族路,沿民族路往西南向約500公尺可銜接區內主要幹道-東大路,沿東大高架道路往西北向可銜接西濱快速道路、台15號道路或至南寮漁港地區,或往東南向可連結至光復路通往中山高速公路新竹交流道;沿民權路可立即銜接區內主要外環道-經國路,交通十分便利。
隨著新竹地區及科學園區之快速發展,總人口數增加迅速,產業持續成長,帶動商務洽公之住宿需求,加上近年國內之休憩旅遊風氣盛行,故地區性旅館住宿設施及服務層面需求日益增加,開發單位乃基於複合式旅館餐飲服務之營運目標,規劃興建「采舍大樓」,利用其位居市中心區位及交通便捷之優勢,營造良好之住宿及休閒環境,提供優質之複合式旅館服務,除可滿足新竹地區及科學園區之商務住宿需求之外,並可與地區性旅遊景點或行程結合,建構完善之國內旅遊服務系統,供予民眾休閒娛樂之多元化選擇空間。
主要設施:
旅館部:客房、辦公室、機房及其附屬設施。
餐飲部:餐廳、辦公室、停車場及其附屬設施。
設立飯店尚須如此,何況是大型購物中心!
十年要增加十五萬人可能性似乎低了一點
人口數不是用喊的
看實際的數據會比較有依據
http://w3.hsinchu.gov.tw/houseweb/Jhubei/WebPage/PeoCount/List.aspx
從數據來看
民國九十年到一百年竹北人口增加了五萬多人 (9xxxx~14xxxx)
幾乎大於整個新竹市的人口增加相當 (37xxxx-41xxxx)
遠大於一般會被拿來做比較的新竹市東區
可見竹北的商業行為增加決非空穴來風
不過我個人覺得這跟兩地的房價走勢相關
竹北人口增加速度從九十年以後急速上升
到95-96年間達到最快增幅
之後幾年略呈增幅下降趨勢
我自己的推測跟竹北房價上升的速度有關
五到十年前竹北與新竹的房價相差甚遠
新屋選擇性與整體環境優於竹市
造就大量人口移入
但是近兩年竹北的房價已漲到與新竹市東區相當
加上經國橋的交通量超載
讓竹北的吸引力稍打折扣
雖然還是大量成長
不過和新竹市東區已相差不遠

我覺得竹北要重拾成長動力的話
第一是要高鐵橋下道路,甚至是縣政二路底的連絡橋能盡快完成
第二是要能真的有更多的產業進駐
以目前縣府的執行力
還需要多加點油


三明治小孩 wrote:
沒錯!光有重劃區是不行的!
但是沒有重劃區是萬萬不行!

新竹市區早已過度飽和
也沒有好的土地可以做更好的發展
因為如此才造就了今日的竹北

全新竹地區全是靠科學園區在支撐
沒有園區不管竹北跟新竹一樣不會有今天的發展
竹北就還是農田
新竹就還是古城
自然也沒有人在這裡討論這個話題
若以園區在新竹市所以新竹市比較好這個論點實在是較難以讓人認同
畢竟園區只是部分蓋在新竹市的土地上面
並不屬於新竹市管轄 繳稅也不是繳給新竹市政府


十年後竹北的發展絕不會僅止於此
因為新竹生不出一個像樣的重劃區來容納新的人口
要等油庫搬移大概跟等台大來設校一樣遙遙無期
因此新進的人口選擇竹北的比率會越來越高
竹北市原本的規劃就是可以容納30萬的中型城市
而這個數字將在未來十年內到達
有了人潮就會有錢潮
當人口越多的時候商業的發展就會越快速
  • 1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