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

坤山和謙

科大一期的河岸會發展能豪宅聚落,雖出乎意外,不過很樂觀其成
河岸的棟距非常的迷人,以後建物也一定整齊壯觀,增值,保值是可以肯定的....

科大二期的文興路,綠帶大器,國中小兼具,公家機構也多,實在是很好的居住環境.....
不過寶佳佔了太多要地,美中不足,有點可惜.....

新竹幾個地方的房地產(或台灣),已經是命運共同體
風暴來襲,高鐵區沒有條件會"眾人持平,我獨崩"...

每個地方都有優缺點啦
我只是提供對"高鐵區空地太多"的另一角度看法..
高鐵區畢竟有高鐵站,是跳脫其他重劃區最大不同的利基.....
因為這樣土地多反而是長線的助力

不過短線來看,住家還有自住的需求,若投資店面,真的就要比"氣長"了
"地主"不願賣地,每個都想抓大魚......
看看每年高鐵局的土地標售,躺者就能讓身價坐"直昇機"
民主社會,每個人都可以有自己意見,彼此尊重即可;我僅是表達出自己一點愚見,不同意的看官們也不用反應過度

2,3年後結果就會出來,事實會告訴一切答案...這跟3年前在5G上吵竹北房價的合理性一樣

也許我錯你對,但是鈔票或是資產真的增加,那才是贏家!
"Do it ", the best solution !!
個人不看空今年的房市

但是任何泡泡都會有破的一天
價格高到一定的程度, 我的許多同事是選擇不買的, 甚至是還想賣掉

當然竹北的投資客很多, 若沒有實際的需求, 還是小心為上


3/14開賣,一坪30萬起跳,
不知道這波打房下去,
水岸豪宅還賣得動嗎?
玲瓏美女 wrote:...不知道這波打房下去...(恕刪)

這波打房不打"預售屋"喔...(白話一點, 就是對建商及買預售屋的投資客, 恐怕沒太大效用啦)

玲瓏美女 wrote:
3/14開賣,一坪30萬起跳,
不知道這波打房下去,


正好可以利用這建案的銷售,測試一下這波奢侈稅打房對新竹房地產的影響

特別坤3又是非常具有"指標性"的建商,如果還是短期內"一屋難求",同時"價格硬朗",那麼想趁此波打防熱潮觀望甚至期待房價下降的自住客,可能就要很失望了!!


別太認真 wrote:
這波打房不打"預售屋"喔...(白話一點, 就是對建商及買預售屋的投資客, 恐怕沒太大效用啦)


不能完全這樣子說...應該是對建商以及買預售屋又想於交屋前換約轉售的的投資客來說,幾乎無影響!!


個人的看法是....若是坤3這建案中間樓層(6~10F)可以看到25W以內的成交價,那這波打房就算是有看到效果!!
"Do it ", the best solution !!
預售屋雖沒課奢侈稅 但對價差課所得稅
這比奢侈稅更有效 若政府真要查的話
因為預售屋要拖過兩年太容易 但現行課利差所得稅 是不管你多久賣 都要課
且現行課所得稅的方式 還不需要等立法通過
以竹北這些炒房人的所得來說 加上房屋價差算成收入的話 這些價差 恐怕都要課上30~40%的稅吧
假設一千萬的房子 賺一百萬 仲介對一千萬抽4%..去掉40萬 政府在對100萬抽40%..又去掉40萬
剩下20萬 還賺得提心吊膽
當然很多人說 那把這些稅金轉嫁給買方啊 若多頭時期可能是這樣 若多頭結束 要看買方接不接受囉

當然 更多人說 政府怎麼知道我賺多少價差
政府要查的話 管道跟方法都有啦
目前房價五千萬以上的預售屋 已經不少人接到補稅單了
鐵齒的 就繼續等看看 竹北一千萬以上的 什麼時候會被查到唷
(竹北建商一定會跟你說 放心 可以做帳) 那就請繼續鐵齒跟堵看看囉

除非奢侈稅最後被立委否決掉 否則幾乎可以顯示政府要對炒房開刀了
那要再繼續幻想政府對預售屋的價差 不會查的 那就繼續自我感覺良好吧

個人是覺得 坤山這建案 還不一定能真的即刻反應奢侈稅的效應
因為坤山有強力的愛好者 有可能會先撐住 也或許老早幾個月前 就已經潛銷一些給投資客了
且坤山也非某些建商 建案一年十幾個在推 坤山就一年一案左右吧 基本盤應該可以撐一段時間
但接下來 非口碑極佳的建商 應該會慢慢感受這股房地產冷氣團吧
當這些二線的 最後都降價後 坤山才會慢慢也下來吧



豐島 wrote:
個人的看法是....若是坤3這建案中間樓層(6~10F)可以看到25W以內的成交價,那這波打房就算是有看到效果!!(恕刪)


我贊成豐島大以坤山當作是竹北打房指標,不過我要問的是..

河岸現在真的有那麼貴嗎? I mean不打房的話6~10F成交價會破30w?

哇!

stevenchao wrote:
河岸現在真的有那麼貴嗎? I mean不打房的話6~10F成交價會破30w?


很多人知道我有買青X之上,B棟的中高樓層(1XF,X>0,非水箱層,在這24F的建案中,1XF真的是中高樓層而已),去年10月購入,當時價格<28W/P(別問我detail,我以後還要跟鄰居相處),完工後純"自住"使用(非投資);去年12月時朋友買入該建案水箱層(其實青X的水箱層算是設計的很用心的了,已把對住戶的影響降至最低最低),價格"竟然"跟我買價一樣;今年過年前又有朋友買入一戶,很抱歉....本來我購入時的價格只能買到7F以下樓層了(實際交易價)...

建商真的是很無良的!!

而坤3的水岸豪宅建案???如果他也走和隔條路的青X之上,達x"世界X窗"(據說賣最差),總太不知名建案,以及最靠高速公路的"X堤"是同等等級的建材,施工,用料及設計的話...25W是非常基本的起碼消費(成交價)(個人認為),關埔坤3"上X"旁的"親XQX"目前20F喊價都喊到26W了(成交不知道是多少?),若這次的河岸建案"和X"定位比"上X"還低??可能嗎??

我是大膽預測啦,該建案10F的成交價格應該很難低於27W,往上往下大家就自己算吧!?
kataco wrote:
預售屋雖沒課奢侈稅 但對價差課所得稅
這比奢侈稅更有效


預售屋按實際交易金額扣除購屋成本(含仲介費用)來課徵綜所稅,即使是40%也是合情合理,至少"有賺才有課稅";但是針對成屋購入過戶後2年內的課稅,則是按"實際交易總額"為base,來課徵"實際交易金額"的10~15%,而且...."無論賺賠,一率課徵"....

手上有預售屋還未交屋的,怎麼想都不會想被課徵那10~15%的奢侈稅(幾乎是穩賠),要不就少賺點交屋前"換約"出售預售屋,要不就是撐個2年撐過"奢侈稅"課徵這2年...

1000W買進的預售屋,交屋前若以1200W賣掉,繳交(1200-1000-1000*4%(仲介費用))*40%=64W,自己賺1200-1000-1000*4%-64W=96W;若是交屋後2年內也是以1200W賣出,第一年要繳1200*15%=180W(剩賺不到20W,扣除仲介費用4%後反而賠28W);第2年賣出要繳1200*10%=120W(剩賺不到80W,扣除仲介費用則不到36W)

怎麼算都不會有人願意繳奢侈稅吧!?!?

最慘的是買了預售屋後交屋前,工作被派到國外的工作者(這在園區非常常發生),一調職升等就是至少2年起跳,甚至一派到國外去就是5年以上,這些人往往都會連家人小孩都帶出國,當這些人因工作而必須將剛交屋或是即將交屋的資產處理時,卻還要被政府狠狠的課個10~15%的奢侈稅??要不就是把大筆資產壓在建案上,等2年後解套再處理,這些人未必炒房只是無奈調職,卻一樣被苛以極刑!?另一個常見的案例就是..."買房一定要睜大眼睛看清楚想清楚唷",因為只要一買就不可以後悔,至少要擺上2年,如果因為衝動而於買屋成交後發現不喜歡而想賣出換屋的...."活該!!算你倒楣",2年內賣出一樣課徵你10~15%的奢侈稅!!

"苛政猛於虎"呀~把實際交易資訊公開化,同時讓公告地價及房屋價格與市價一致,而從中客曲不同等級的增值所得稅,這才是根本健全房市之道!!

一點淺見,參考即可!!
"Do it ", the best solution !!
  • 1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