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買房建議,竹北?新埔?芎林?

“能選”竹北就買竹北,新埔發展有限。

20年前我也選新埔,事實證明我錯了。

土生土長住在新埔45年的中年人建議的。
在新埔出生,竹北長大,台北讀書,園區工作的人建議…有能力請選竹北!
各地優缺點前面的都提過了,讀高中的時候班上一半都是新竹市國中考上的,再來是竹北,竹東,新埔,穹林的沒遇過;父親年紀大想搬回新埔,發現要去台北中南部要上高速公路必須到楊梅或竹北和關西,要坐台鐵要去竹北或新竹市;去園區上班竹北會塞到竹科,但是湖口或新豐來的比我塞更久,真的怕塞車騎機車也比新埔新豐的近.
真的預算有限去找西區老透天(新的不用找1600萬以上),華興重劃區新大樓20萬上下很多,這裡不會大漲也不會大跌,離新竹市區近,國小國中高中走路就到,有傳統市場銀行郵局餐飲吃喝,哈…小孩長大外地讀書,自己走路去中華路搭車去坐火車都方便。
這半年走公道五上下班比走慈雲路或高速公路快啊!還有新竹縣這幾個地方的商業活動還是依靠新竹市,逛街購物看電影…

ryu1228 wrote:
“能選”竹北就買竹...(恕刪)


20年前應該聽了很多人多當初的高鐵站原本要設址在新補枋寮,
不幸的是林光華當選了,結果就設在林光華的宗祠附近了.
所以有時仲介的話聽聽就算了.

hayato567 wrote:
20年前應該聽了很...(恕刪)



"20年前應該聽了很多人多當初的高鐵站原本要設址在新補枋寮,
不幸的是林光華當選了,結果就設在林光華的宗祠附近了"

不知道您是聽誰說的!高鐵早在70年代就已規劃,全案早在81年就已定案,
林光華86年底才當縣長!

hayato567 wrote:
20年前應該聽了很多...(恕刪)


完全沒有聽說過這消息。
hayato567 wrote:
20年前應該聽了很多人多當初的高鐵站原本要設址在新補枋寮,
不幸的是林光華當選了,結果就設在林光華的宗祠附近了.
所以有時仲介的話聽聽就算了..(恕刪)

民國八十年左右高鐵新竹設站地點評選是竹東竹中與竹北六家二選一,因六家的腹地大,地勢平坦,臨近縣府特區且徵收雜音較少,縣長又是溪北人等多重因素故中選。
若要說新埔枋寮曾評估設高鐵站也沒錯,不過那是一百三十多年前清朝劉銘傳時代的高鐵了,那時因為地方仕紳怕破壞義民廟風水,所以最終未設站。
單純地點而言當然是竹北好,可預估自己職涯發展的曲線與頂點,再做決定。
不過父母能一起陪伴孩子正常成長的地點就是最好。

鄉下人家 wrote:
民國八十年左右高鐵...(恕刪)


本條目列出臺灣高速鐵路的重大事件。

年份日期事件
1987年4月臺灣鐵路管理局進行臺灣西部走廊興建南北高速鐵路可行性研究。
1990年7月2日交通部「高速鐵路工程籌備處」(高速鐵路工程局前身)成立,確定興建南北高速鐵路,專責辦理規劃與執行高鐵建設事宜。[1]
1992年6月行政院核定高鐵路線及車站站址。
9月鐵路地下化「萬板專案」開始進行,內容包括預建板橋站高鐵部分與相應的地下段隧道。
1993年7月16日立法院通過高鐵計畫,全數刪除政府編列的興建預算,並決議交由民間興建。
1996年10月29日公告「徵求民間機構參與興建暨營運台灣南北高速鐵路」案,開始正式啟動台灣高速鐵路之興建營運工作。
11月「台灣高速鐵路企業聯盟」成立。

原來真的不是林光華的錯,我錯怪他了.
應該怪鄭永金才對,誰叫他這個竹中出生的在地人輸給范振宗這個老人年金始祖.
當初也提老人年金,說不定歷史發展就改變了.

hayato567 wrote:
1987年4月臺灣鐵路管理局進行臺灣西部走廊興建南北高速鐵路可行性研究。
1990年7月2日交通部「高速鐵路工程籌備處」(高速鐵路工程局前身)成立,確定興建南北高速鐵路,專責辦理規劃與執行高鐵建設事宜。[1]
1992年6月行政院核定高鐵路線及車站站址。
9月鐵路地下化「萬板專案」開始進行,內容包括預建板橋站高鐵部分與相應的地下段隧道。
1993年7月16日立法院通過高鐵計畫,全數刪除政府編列的興建預算,並決議交由民間興建。
1996年10月29日公告「徵求民間機構參與興建暨營運台灣南北高速鐵路」案,開始正式啟動台灣高速鐵路之興建營運工作。
11月「台灣高速鐵路企業聯盟」成立。
原來真的不是林光華的錯,我錯怪他了.
應該怪鄭永金才對,誰叫他這個竹中出生的在地人輸給范振宗這個老人年金始祖.
當初也提老人年金,說不定歷史發展就改變了.



鄭永金選輸范振宗也是1993年的事了,
前後時間關係搞清楚好嗎!!!

1992年路線車站定址
2002年新竹站開工
這十年間要翻案不是不行, 但困難度很高, 尤其1997年高鐵公司得標後.

既然會用wiki了, 把這段期間能影響中央政策的政客出來不就好了
ps: 沒精省前省議員應該也使的上力.

縣長:
范振宗1989年12月20日-1997年12月20日
林光華1997年12月20日-2001年12月20日
鄭永金2001年12月20日-2009年12月20日

新竹縣立委(區域):
1989~1992 徐益權
1995~1998 鄭永金林光華

1998~2001 鄭永金 邱鏡淳 張學舜
2001~2004 張學舜邱鏡淳 陳進興

新竹縣省議員
1989.12.20~1994.12.20 周細滿 邱鏡淳
1994.12.20~1998.12.20 邱鏡淳 張學舜


能決定車站位址的除了那個年代的政客外, 地理位置還有後續發展都要列入考量
如果路線不變,
新埔枋寮, 竹北高鐵現址, 竹中這三個點考慮
新埔枋寮南北都被丘陵包圍, 開發腹地受限, 大概第一個就出局了,
竹中附近地勢不太平坦, 開發也會受限.
最後車站選在竹北現址是很合理的!
個人買房自住考量順序為:價格、生活習慣與喜好等、增值性,
是否負擔得起最現實,
120就算全部當頭期2成,總價落在600左右,
還要考量日後還款能力(有小孩後必要支出會增加),
如果買新成空屋,基本家電/裝潢等也要算進去,
即使不裝潢,家電家具也是一筆入住基本開銷,
這部分建議要細算,心裏大概就有個購屋總價底了,
能挑的物件這時候會有大方向,
但就算不符預算還是可以多看看多比較物件

再來就是生活習慣跟喜好,每天要上班,未來小朋友要照顧要上學等,
認真想想未來可能發生的任何情況,再做取捨也大概有個底了,
一樣的價格,要坪數大點就偏一點,機能好的可能熱鬧一點,
但也可能兩全其美,就是多看看多比較,
還有喜好也要考慮,房子是自己在住的,每個人喜歡的不一樣,
我喜歡「安靜」,就會考慮犧牲「機能」諸如此類,
但小朋友出生後會變生活重心,所以也可能會犧牲自己的喜好

增值性部分實價登錄可以參考參考,
交叉比對大概都知道你喜歡的物件落在哪個價格,
這個做得好,至少不會「買貴」,再來說增值問題,
即使增值也要有買賣才有賺,而且充滿不確定性,
你看得到的大家都看得到,但你不知道的,還是有人會知道,
所以就這部分,我是隨緣,因為自己住的踏實才是最重要的,
當然如果得知自己的房子漲價,會住得更舒服啦

講了那麼多廢話,芎林、新埔透天跟竹北大樓我覺得都可以,
前陣子買房因工作是考慮新埔竹北這兩區,最後決定是先買新埔近竹北地區,
開車約十分鐘可到竹北縣政府,覺得不遠,
但也覺得竹北大樓機能不錯,日後有錢會想再買竹北大樓,
上面說的點都很籠統,因為除了地點重要,要在有生之年漲價轉手換屋,物件本身價值也要考慮
但這涉及深奧的個人投資學,我是沒想太多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