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來同意前面大大說的,居住環境的發展是競合,不是零合。
竹北東區跟新竹市東區是互相競合下發展。
maxine7 wrote:
為什麼這裡的樓怎麼蓋...(恕刪)
maxine7 wrote:
為什麼這裡的樓怎麼蓋都會歪成:
1.GG/發哥新進工程師隨便也150起跳,BlahBlah(怎麼看都覺得口氣跟心態,別有弦外之音...?)
...(恕刪)
我也覺得跟我聽到的怎麼不一樣?
反正愛蓋"強者我同學強者我親友的人"很多,
無法查證的事情,還是看看就好,
而且這些人喜歡拿少數聽來的薪水去代表所有人的薪水,
如果你跟他講你聽來的不是這樣,就好像你很遜一樣,所以大家就該拿聽來的最高值代表平均值?
這才不理性吧?
真正的可以相信的客觀數據,應該是GG(非作業員)+M,佔整個竹科就業人口的比例,以及其平均年薪吧,
其實這種人佔整個竹科的人口比例很少,就算M也要在好的team才會有傳說中的薪水,
討論這種佔竹科的比例極少數的現象,於事無補,大多是炫富,或是炫耀心理(講別人又不代表你是那樣,
奇怪的心理?),或是鼓勵敗房?
也和" 竹北這麼蓋了這麼多房子,是真的有人住嗎?"無關,
因大量的房子要由普通的竹科從業人員消化,
整天討論GG+M又有什麼影響?
就算你在M也不見得進好team,進好team,大多也是在外面三四年後進的,
剛畢業就進M比例不大,進M又不見得買竹北,進了後又能在M幾年?
說真的M+GG真的有領到強者我同學我親友的錢的比率,且他又會買竹北佔整個竹科從業人員真的很少.
應討論普羅大眾竹科從業人員的薪水才是正道,且他們會買竹北的比例才是正途,
舉個例,我認識幾個剛進M的,為了透天需求買了浸水街附近的透天.這怎麼說?
到底是朋友都是強者?還是我朋友都是魯蛇?能進M是魯蛇嗎?
所以討論別人如何如何是一個不太科學的方法。
AumMedit wrote:
我也覺得跟我聽到的怎...(恕刪)
有人整天幻想房地產崩盤,怎不想辦法賺多點
強者我同學,我們從沒這樣講,因為強者早退休了
台GG跟大M薪水網路都查得到,講的也不是資深的人員,年收150萬在新竹竹北區只在中位數左右
這些全部都公開資訊,如果中位數只代表一小搓人,那還在中位數以下的該努力了,誰叫你要在新竹核心區買
而不是期待大家都是炒房客斷頭賣你便宜房子
說的再多不會讓你賺到便宜房,管他單價20還30,總價只要在七八倍年薪以下買氣就很強
鐵齒的人最後吃虧的是自己
我也沒兩間房可以炒,十幾年前就買房也沒換過,但每當有人問我我都是勸早買,有個當年新來的
聽我說之後去買昌益芬蘭,六百多萬而已;另一個家裡有錢的,後來買同一棟1200萬,再一個撐很久的
買投資客的房1350萬,終究是要買,只是早買不虧聽得進去的人還是會聽,聽不進去的人老是期待別人都減薪領22K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