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住宅區要形成地區商業非常緩慢, 如果住辦混合, 這個速度就會加快, 當地區商業形成, 有了結市和便利機能的效果, 開始了有了人潮之後, 又會有更多的相關行業遷入, 他的速度又會更加快, 於是才能形成所謂的商圈所以只要你家附近有辦公大樓, 公家機關, 當白天和晚上都有客源的時候, 很快地甚麼店都會出現, 包含銀行, 餐廳, 文具, 服裝, 書店, 小吃...但是竹北有一個特色, 很多建案當初強調了"0店面", 或者"店面限制用途"(例如沒有瓦斯管路, 不能賣吃的), 這其實也造成了某種限制發展, 如果每個建案都強調零店面, 應該很難期待住的附近會很便利
平價的東西在竹北不太容易被看見因為租金實在太貴了一樣是早餐 就是要比其他縣市貴五到十塊連路邊再賣的都比其他縣市貴了平價的店 租金超過一萬就已經很難經營了更何況是油電又雙漲人口密度還不夠台北還有人口密度去支撐平價美食竹北大部分都外來客跟投資客我自己賣水果的也有考慮 但租金跟人潮根本打不平如果你有認識便宜不超過一萬租金的店面又有足夠的人潮的地點如果有可否告知我我可以馬上就開真正平價水果店房價漲的後遺症
人潮還沒完全聚集,地價房租就先被炒高北台灣許多新的重劃區幾乎都只能開負擔高租金的連鎖店或高單價的店,特別是房仲店最多這是全台新重劃區的弔詭現象與宿命..........就像全台灣新重劃區內永遠都不會有傳統菜市場一般想買優美整齊街廓的新重劃區就都要面對此房價高消費也高的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