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正反方激辯 新竹台知園區送審未過

不好好管理"小而美"的農地
就會變成餿水油故鄉,
屏東縣藏工於農啊
真是環保,有機,永續
別再假開發之名徵收農地了!生醫園區到現在都還沒滿,說句實話,老K黨打宇昌案時就不要生醫產業了,現在是怎樣?又要假開發,真炒地皮!!
jfu wrote:
這種雙方各持己見的開...(恕刪)
現在官員很好當

土地規劃主要就是給建商蓋房子

只知留些土地蓋學校與小公園

其他的都是蓋蓋蓋,也沒蓋出什麼,多數是住宅,缺乏一堆"館"

kegabu wrote:
現在官員很好當土地規...(恕刪)


這麼大的面積... 看起來真的是拿來蓋房子, 至少可以住5~10萬人.
如果全部都開發完成, 要多少年才能去化這麼龐大的量體? 可能要再一個竹科才有辦法招募這麼多的從業人員.

以竹北的發展曲線來看, 現在談璞玉計畫有點操之過急了, 在自住人口無法支撐的條件下很可能會引進一堆炒短線的投資客, 這樣對地方發展有幫助嗎? 等未來條件成熟了再來做不是水到渠成...


jfu wrote:
這麼大的面積... ...(恕刪)


既然只會招來投資客
不會有實質發展
何不就讓笨笨的投資客進來套
到時多殺多 死的也是投資客
無須為他們擔心
看到文大用地就好笑~~~

台大跟台科大,給地都不來設校了~~還在那設一個文大~~擺明是劃大餅

園區門口還有一個關埔二期和千甲重劃區在後面等著~~

更何況關埔才剛開始,人都還沒住進去~~

這3個若填的滿..大概...30~50年後了~~

只是那時...台灣有那麼多人可填?




jfu wrote:
這麼大的面積... ...(恕刪)
台知計畫開發總面積400多公頃,超過斗崙計畫(台科大)+縣治三期+竹北華興的總合,就算順利開發,等到完工開始標售土地,差不多也民國110年了,那時台灣人口已經達到最高峰,之後就會一路下滑。另外,竹科用地早就飽合了,沒辦法容納更多廠商,倒是出現一堆競爭者,南科+中科+內科....等,年輕人不一定要來新竹,到時哪來的人口入住?至於台知計畫的賣點--交大第二校區,說真的,教育部都在喊要把大專院校裁減到100所以內,而且要優先推動國立大學整併,怎麼還會讓交大再設第二校區?總之台知計畫硬推,只會變成鬼城,白白把良田浪費掉。
竹科若真要設廠,還有一個竹東的可以設,只是這又是另一個話題了

若設的不是工廠,而是公司

台肥有個經貿園區,關埔二期還有科專區可以設立公司

工廠就只能...say byebye了




gm07 wrote:
台知計畫開發總面積4...(恕刪)
大多數的人都對此計畫抱有期待
相信20年來縣政府也不斷的公開展覽,網站公告,掛號信給屋主及地主附回郵詢問贊成或反對
媒體報導等訊息公告
說明會也辦了N次,總是會被住外地的教授及為了反對而反對的特定派系阻橈,挑撥離間,破壞竹北當地居民的和諧,加上徵收計畫內本身已經擁有豪華農舍及工廠的自救會長/副會長帶著老人家抗爭;但換句話說,如果我已經有豪華農舍跟工廠我也是抗爭到底啦~~~~~~哈哈
不過當然要說是要顧及農民生計>>現在有在耕田的真的只有抗爭的那幾位在耕,而且有些還是耕別人的田,地主根本不知情;而且縣府也有劃設農業專區讓你耕到爽;
那不然就以保護環境生態來抗爭好了>>這更好笑,真的在騎腳踏車的竹22鄉道,那裡的好環境,縣府也沒有規劃徵收,東山河以北都保留,要徵收的是東山河以南遭工廠及農藥污染的休耕農田,及違建的處理
當地房子都已老舊(除了會長跟副會長的豪華農舍),藉著區段徵收都市更新,配地蓋新房,也可領補償費,沒地的人也可以公辦協力造屋住新房
舊有的客家三合院,伯公廟,水浚,米倉也都保留
規劃後還有新的國中小,及國立高中的規劃,交通上道路也大多了,更為方便
商業區進駐生活機能提升
產業專區也有新的公司行號進駐增加當地許多工作機會,不知道繁榮地方便利地方的建設,大家在等什麼?
如果今天竹北市有40萬人,地真的都蓋到沒地方蓋了,在動腦筋到東海這塊地,那我舉雙手贊成。

問題是現實上,人口最多算到25萬好了(含未遷戶籍的),竹北市還有一大堆空地可以蓋房子,

還有許多老市區等待都更。東海這塊地的開發除了炒地皮外,我看不到任何願景。

再來我對縣府那種只會護航建商的土地規劃方式,實在是厭惡至極了。

既然如此,自然環境還是保留下來比較好
  • 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