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lovejwen wrote:
興隆路/高鐵五路這週...(恕刪)
歪桑 wrote:
"主要道路、次要道路...(恕刪)
中山高進園區匝道的道路路寬7.4米,不用擔心會有機車或是行人需要使用.
為何不開闢兩線道?!
新中正橋路面超寬,還有路肩,為何行人跟騎機車的人都怕怕?!
會過頭來,路肩除了給人走之外,還有哪些用途呢?
請多去思考各方面的情形.
klwei wrote:
這條路真的有用嗎?我...(恕刪)
去園區, 本來就有這樣的車潮需求, 只是原來竹北的車都只能經過慈雲路走園區大門(或者還可以走高速公路進園區), 現在這座橋可以把靠近高鐵區這邊的車流引導去走介壽路, 也算是一種分流設計吧.
假設原本有 100 輛車要從竹北去園區, 原本有 60 輛走經國橋慈雲路, 40 輛走高速公路. 這座橋蓋好之後, 可能原本 60 輛走經國橋的車會有 20 輛改走高鐵橋, 就變成這 20 輛車從園區大門被改分流去走介壽路, 這樣對於進園區來講, 算是一種分流設計.
當然因為竹中路跟中興路路口沒有拓寬, 將來可能會導致竹中路口雍塞的問題. 而另外, 等介壽路這邊也塞爆之後, 或許就可以"感動"一下交通部, 再同意撥款興建拓寬柯子湖路段(目前的評估是"無此必要"), 讓車流可以從中興路經柯子湖路進入力行路, 打開另一條進入園區的路線.
ps. 反正很簡單, 現在錢要花在刀口上, 你沒有塞車的事實, 要中央撥款替你先把路修好...以目前的財政問題來看, 是完全沒有機會的....所以, 你要先塞給他看, 它才會在感動的痛哭流涕之餘, 撥款興建後續工程(目前估算柯子湖路段所需費用是 30 億, 以後, 不知道會變成多少)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