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

新竹縣政府回復: 3條科學園區至竹北公車,預計三月通車


DANTELIU wrote:
每個人都"精英份子"...(恕刪)


同意這篇。加上路肩是有功能的,不是疏解車流用。 也可以考慮搬近一點。
很簡單,換個不是在園區的工作後你就直接解脫了!!!

quentinintaiwan wrote:
到新竹科學園區園區上班一直以來都是很辛苦的...(恕刪)

quentinintaiwan wrote:
我今天寫信給總統府信箱. 內容如下, 看看有沒有人能夠關心我們一點

標題: 一半的德政


我住在竹北市. 竹北市的居民到新竹科學園區園區上班一直以來都是很辛苦的. 高速公路當局以及警察們也很辛苦地疏導尖峰車潮. 雖然只有7-8公里的路程. 我卻都要花上25分鐘以上的時間. 這裡有一些問題想跟您訴苦.

1. 上班狀況: 從竹北市縣政二路到園區新安路
因為高速公路上塞車的隊伍太長, 所以有很多的駕駛人都失去守秩序基本道德理想而選擇從高速的車道硬插入塞在交流道出口的車陣中. 這些行為不僅是危險行為, 同時也是對守規矩駕駛是一種懲罰, 願意守規矩的人就會越來越少. 要解決這個事情其實不難, 我建議加大新安路出口流量:
i. 在上班期間將路肩開放至新安路出口
ii. 加強新安路出口高架橋的結構, 放寬小型車可以並排通行.
iii. 讓右線駕駛可以右轉接上新安路
iii. 幫左線的駕駛建構高架路面越過新安路以連往園區二路
iii. 在新安路出口建立高架立體十字路口

2. 下班狀況: 新安路到光明六路
最近高速公路開放於下班期間開放北上路線路肩通行,這是一個德政, 也改善了18:00~19:00間的下班車潮, 同時也感謝警察於光明六路出口執勤到晚上21:00. 但是園區上班族並無法準時下班. 常需要留到19:00以後才能離開.所以19:00 以後高速公路新安路入口就塞起來了, 而光明六路出口反而等不到足夠的車流.
可以請高速公路當局把路肩同行的時間延到21:00嗎? (因為於光明六路的警察執勤到21:00, 園區下班的車潮會持續到這個時間)

3. 節能減碳
竹北住戶以接近15萬人, 讓這數萬人以慢速塞於上下班途中, 經年累月下來對能源的消耗相當可觀.
再則, 科學園區與新竹市與竹北市的公車系統並無整合 (有竹北市免費公車, 高鐵免費交通車, 新竹客運, 台灣好行, 各公司學校的私營區間車) 這些公共運輸系統對園區上下班的貢獻幾乎是零. 園區上班族只能開車或是及機車上下班. 如此一來, 道路運輸系統的建設完全趕不上的需求.希望中央政府能夠協調相關公共運輸系統進行整合. 提供竹北地區上下班期間的公共運輸服務.

竹北到園區上下班的交通問題一直是政治人物於競選期間的熱門話題, 但是這是一個跨交通部與園區管理局以及新竹縣市之間的問題, 希望您以您的高度, 能夠幫我們解決上下班的問題. 園區的單位產值對我們國家的經濟是很重要的一部份, 讓這些優秀的人力浪費於塞車上不僅打擊工作士氣, 也是國家的隱形的經濟損失,

我很希望油錢與塞車時間能省下來, 來多多陪陪家人, 我想很多竹北人跟我會有同樣的心聲.)


真的要給你一個讚。

個人覺得,第一點跟第二點應該比較容易執行。尤其是開放路肩及並排的方案。向每天早上68從竹東方向往園區的閘道出口,因為會有變換車道的問題,大家也自動地變成兩個車道。只要大家互相禮讓尊重,我想這個現象應該是相安無事的。

但三點其實我會比較擔心有問題。這需要很多的教育跟習慣。說真的,我也想搭大眾運輸系統上班(竹東-到竹北台元)。但是想到,可能需要上班的路上,順道要送小朋友上學。下班的時候,可能跟同事到某的地方聚個餐等。有這些可能發生的例外,就可能導致搭乘大眾運輸的想法給擺在一旁,畢竟大家都希望可以自由的想像下一個目的地。我想這個大眾運輸並不只是做到住家跟工作場地的結合。如果只是這樣想,這樣的大眾運輸太狹隘了。怎麼把整個大眾運輸的網路給建立起來才是正途。但是可能會讓公務員們想到,這是一件何等的大事,也許在他退休前可能就做不到,然後就給自己設下限制,設計出個漏洞百出的方案。或者就是給他裝作沒看見,沒聽到。我想這真的需要大家好好的討論,當然也要官員們有心。我期待這件事情的發生。
Life Finds a Way 生命總會找到其出路
我只知道我們人民只能選總統,我們不能選行政院長,不能選交通部長,這些人事都是總統負責的,總統當然不管交通,但他應該要管管他的人!!但當他下面的行政院長跟交通部長對於長久以來新竹地區高速公路交通壅塞問題視而不見時,也該是總統出來管一管的時候了吧......寫信的總統信箱,並無不妥。樓主至少是肯發聲的人,大家應該給予鼓勵...而非視之為濫用民意...
neilccc wrote:
最重要的應該是想辦法建設大眾運輸系統吧...縮小車道???


嗯嗯,是縮小車道或減少車道,
不曉得你有沒有看過一篇報導,
道路交通變好,車流也會跟著變多,
當道路交通不好的時候,反而車流也會不見,
你有興趣可以去google一下,
這就不貼了,因為那好像是一本書節錄出來的,
怕有版權問題,
你可以參考參考~
你提到的大眾運輸當然也很重要,
但塞車的本質沒去改變的話,
樓主所說的用建設去改善車流,
我反而覺得做得越好,車子一定越多,
大家都覺得路好走了,車就來了,
像新北的五股18標,
當初也是為了分散車流,
現在呢??上下班必塞,
雪隧為什麼會塞,
因為它方便縮短了到宜蘭的時間,
大家寧願塞車也不願去走北宜或濱海,
所以樓主你覺得竹北交通做好,車流會順嗎??
現在在建的五股至楊梅的拓寬工程,
我覺得日後還是塞啦.....
我覺得要趕快實施高速公路計程收費

使用者付費是很簡單的道理

太多車子把高速公路當省道開

貪一時的快爽到自己,苦了真正需要開長途的人


quentinintaiwan wrote:
我今天寫信給總統府信...(恕刪)

馬總統看不懂的,新安路是什?

給徐立委可能比較有用

chmzomble wrote:
大家都以為那些 偉...(恕刪)


的確是公務員做的沒錯!

有工程需求-可行性評估-編列預算-規劃設計-動工!

所有規劃設計雖然是由設計公司所規劃~但初設-細設-定稿的決定權在於評審委員-政府官員-地方民代

建築師只是按照藍圖評估是否安全而已!

還有~重大交通工程~不叫建築師~叫技師!
foxlink888 wrote:
嗯嗯,是縮小車道或減...(恕刪)


對不起喔大大~~~不過,我覺得那只是一種理論,而且也不是只看"車道多寡"與"車流大小"之間的關係,應該還是要看其他相關的措施。畢竟,若該論述正確的話,新竹與竹北之間的交通應該已經"不好"很久了,所以車流量應該也早就自動減少,我們也不用在這邊討論這個問題。
不過事實是...還是塞...我想大環境沒做任何改變前,10年後,還是塞...即便減少車道...我相信只會更塞,不會更好...因為...新竹與竹北之間的連接,只靠兩座橋跟一個高速公路...事實不變前,塞車不變...要是這時侯其中一條橋垮了...那照此理論,塞車情況應該改善...但實際上會發生甚麼事,大家想就知道了...

ps. 雪隧會不會塞,這基本上就是牽扯到到底有多少人需要在單位時間內,在台北與宜蘭之間移動,以往沒有雪隧時,都是塞在北宜公路,現在只是換的地方塞,但北宜公路就變順暢了。所以不能說就是因為政府蓋了個雪隧,導致大家為了雪隧而塞車...而是大家都想去宜蘭玩,所以才塞車...
樓主的建議是以『開車上下班』為前題做的建議

但以宏觀的考量來看,要達到『多點時間陪家人』or『節能減碳』的目標

也可以用『大眾運輸工具』的方式來解決,像是台北市的公車專用道,

讓我們這些住台北市的人平日把車放在家裡,乖乖的坐公車/捷運上班,假日再開出來遊玩

但如果提供其他的選項讓您選擇,可以讓您『多點時間陪家人』,也可以『節能減碳』

但要您犧牲一點開車 door to door 的便利,您能接受嗎?

小弟之前開車上班約有十年的光景,最近因改為在台北市大安區上班,停車十分不便,

開始當公車族半年之後,慢慢覺得..『能夠坐後座的話,誰還想自己開車呢!!』
  • 1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