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房屋開價20萬一坪的理由?

陳生2951 wrote:
請發起拒買投資轉手屋運動


陳生2951大大
不是我要潑你冷水
以下是我看屋一陣子後的感想

我因工作因素,所以一開始是先由高鐵區開始看
但考量學區(請看倌們不要炮我說學區不重要等云云,對我來說這是一個考量
後來轉到台科大一期

整個一期目前所知的建商,值得信賴的口碑、建案品質加上考慮價格,除了椰林還能有誰?
椰林目前就算投資客轉手價,也都比即將公開的建案便宜
這就是為何他的營運模式如此成功的原因了

我對經濟財經之類的不了解
只是覺得新竹縣市的房價似乎與台灣的經濟、全球的經濟不對稱
若是供不應求,我無話可說
若是人為哄抬,我覺得政府應該要想辦法治理一下
免得泡沬太大破掉了
苦了建商、投資客、還有我們這些巴望著買房的老百姓

還望版上大大指點一二

回到我一開始的標題
我真的很好奇,建商定價一定有做過市場調查
20w/p以上的價格怎麼可能是正常的價格?
就算說是比正常再高一點點的價格我都覺得太貴(應該不是只有我覺得貴吧)

就算投資客進場,之後可能賺嗎?
這種價格,建商能賣出3成建案來回本嗎?

不過版上有大大能分享一下要怎麼樣定價格才是「合理」嗎?
應該有一定的規則吧.....
雖說生意是一個願打一個願挨
但有人能從經濟學理論來分享一下嗎?
小雲朵兒 wrote:
問題是~不是人人都聯...(恕刪)


所以現在租房子才是王道.等房價跌再買....

jumpTone wrote:
回到我一開始的標題
我真的很好奇,建商定價一定有做過市場調查
20w/p以上的價格怎麼可能是正常的價格?
就算說是比正常再高一點點的價格我都覺得太貴(應該不是只有我覺得貴吧)

就算投資客進場,之後可能賺嗎?
這種價格,建商能賣出3成建案來回本嗎?


有的建商 一坪20萬賣你 但事實上 他可能14~16萬就先出給配合的投資客了
但建商在幫忙這些投資客賣 假裝是一手屋賣 或是說是保留戶 等等理由
或虎濫說是客戶要換戶 換樓層 所以才有的空戶 你又以為是好不容易才等到 要快進去搶
你根本不知道 其實你買的已經是投資客進場過的了 因為合約都是建商跟你簽的

但對建商來說 先低價給投資客認養 減低風險 各取所需囉
14萬給長期配合投資客認購 然後建商在幫這些配合的投資客或股東用16 17萬出給'開賣後'進場的散戶投資客
最後這些最後進場的散戶投資客 在想辦法等自住的用20萬來接 為了盤子上勾 就會幫忙營造建商的品牌形象
這就是為何會有啥竹北前幾大"優質"建商 仲介建商都拿這來說嘴
但事實上 真的夠格的建商只有一兩家 其他都是虛有其名

建商犧牲點利潤 賺到低風險跟投資客幫忙營造的高價品牌形象
各取所需囉

買屋不要相信建商說的 只剩低樓層
好樓層很多都是被建商保留或是給長期配合的投資客先認
之前有網友說 某建案一開賣就只剩下低樓層
但我最近聽說 中高樓層又出來囉
真有趣吧 建商把戲就那幾招囉







建商把戲有幾招不重要。
重要的是你要不要買?
沒需求,建商嘴巴說爛你也不一定會買。
有需求,漲到20萬還是得買。
有人建議租房,但是有人敢保證幾年後房價一定是往下不是往上嗎?
重點還是有需求就買吧,看空看多都只是猜測,利率真的往上升時,貸款的的利率也會往上。
房價往下跌一點,但是還款利率卻增加一點,一來一往到底是賺還是賠,還是看自己的需求吧…
重點還是有需求就買吧,看空看多都只是猜測,利率真的往上升時,貸款的的利率也會往上。
房價往下跌一點,但是還款利率卻增加一點,一來一往到底是賺還是賠,還是看自己的需求吧…
~~~~~~~~~~~~~~~
想要先租的人
的確要把升息後的利息支出~也算進去
所以租屋就要一邊存一點頭期款~
當作每個月繳房貸一樣的存下來~

這樣不僅能省到 跌價的價差
也不會被銀行賺到太多的利息~

不過租金的支出也要算進去囉~
而先買屋的人~折舊 也要算進去

秋水寒 wrote:
那是因為想買房子的人...(恕刪)


推~
大大說的真好~
房價只是整體經濟裡面的一小環...
升息不見得是好事, 會出人命的...
苦的不見得是投資客, 應該很大的比例會是買房自住的

kataco wrote:
有的建商 一坪20萬賣你 但事實上 他可能14~16萬就先出給配合的投資客了
...(恕刪)


沒錯, 建商都玩這招的,
第一手投資客(or員工) --> 散戶投資客 --> 自住

所以, 換個角度想想, 與其等房價跌, 先進去建商公司裡面當員工, 用員工價買房,
這之間的價差, 應該會比較快...
只是...有人嚐試過如何進入代銷公司嗎

因為最近才聽到同事跟XX建設的員工買了一戶1x樓的...
員工很清楚的跟你說 就是預售價賣你, 因為他買的是員工價...
而且比你早就進場了, 你不可能預售就搶得到,
所以... 喜歡就認了 只能跟他買..
除非你是員工...

~以上內容,如有雷同,純屬虛構~
因為想買房, 可是錢又不夠, 才會有這些的問題出現呀~~沒有人會希望 [窮得只剩房子]吧~~
昨天問同事,為什麼買2F,他聊到買房子的過程
他說,除了座向格局考量外,一開始即鎖定優質建商,
熟識的代銷與某優質建商開完會後,即撥電話給他,時間是早上10點
一下班,他就衝過去竹北看房子,時間是晩上六點
只看到設計師劃的草案及模型
確認了,符合座向要求的棟別後
代銷回覆目前只有2F可賣,同事當然不信
怎麼可能在短短6小時內,同棟3-10F都賣出了,代銷還拿出客戶簽約本證實所言屬實
入住後,同社區有些住戶,之前已曾購買過同一建商的建案
建商會留下一手屋主的資料
一旦有新案推出時,即會聯絡客戶是否有意願購屋
口袋夠深的,即會訂購
在建案可換約時,屋主委託代銷出售,就算不加價,照著建商的牌價賣,轉手價即多了100多,
常逛預售屋的人,應該知道預售屋的牌價是會變動的


最近在看屋的過程中,也接觸過預售屋屋主,欲出售手邊的房子
手上案件還不只一個,二個不同建案喔!這二案的預售屋早銷售一空
A建案,已支付了80多,轉手價,據屋主自己說大概多了近50
B建案,總價比A建案多了近200,他如果等著,應該差價也不會低於50

一般人,對於預售屋總是會擔心
先蓋後售的,又覺得它或許擔心買家監工,所以蓋好再賣

口袋夠深 心臟夠強的人 賺錢的機會就在這
房價貴,或許就是這樣來的

SONY

jumpTone wrote:

這就是我很不了...(恕刪)


我覺得可以用20/80法則解釋

80%的房價控制在20%(甚至更少)人的手裡

只要這些20%的人不想降、養得起空屋

那剩下80%的人也只能乾瞪眼....

簡單來說就是貧富差距大,養空屋對有錢人來說根本不算什麼..

既然養的起又不缺錢,當然就不可能賤賣
如果我們都可以持著自有的心情, 不向代銷屋主轉手買賣, 會比較好嗎......??? 我只是想可以不要轉來轉去~~房價莫名奇妙多了上百的~~真的是夠慘了~~唉~~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