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來這裡這註冊幾個月,
就拿著以前那個小站聊天方式來這滿腦的哭衰台灣房地產,
總認為這樣就可以用一千萬價值去買兩千萬房地產,
然後藉著房仲的小眾壞名聲就可以大辣辣名正言順的倡導私下找買主成交來省小錢,
可是呢?真相為何?台灣房產不會因為房仲的話術洗腦就會馬上漲,
更不會因為有人每天在網路當起大爺的哭衰房產,
相信我...去查一下註冊會員日期跟發言紀錄就可看出端倪.
戶數很少,只有廿幾戶,都是大坪數,施工品質還算不錯,室內含陽台約五十坪(不含公設),
list price 每坪約十六萬上下左右,我猜十三、四萬應該會成交,屋主前兩三年買的,
這樣的價格應該是不至於賠錢。
看完房子回來上網查一下各仲介的網站,同一棟居然有六戶要賣,佔了全部戶數的四分之一。
問題來了,現在一些新的預售屋動不動就十七、八萬,甚至廿的,身為消費者,我當然是選
擇已交屋的新成屋,建設公司的預售屋要賣給誰?
大家回想一下前幾天的新聞,有規模排名日本前五大的建設公司,公司業績前九季都有盈餘,
且持續成長,結果一瞬間宣告倒閉,公司發言人說客戶"突然消失"了,原因就在這裡。
建設公司喜歡把房子賣給投資客,營造熱賣的樣子,這沒什麼不對,但千萬要控制百分比,
如果5%,10%那還 OK ,如果像上述案子高達 25 % ,那就很危險了,而且這 25% 還是隨
便上網就可以查得到的,也許比例會更高,房子賣給投資客,等同於跟未來借生意,終究要還的。
建商這幾年口袋賺的飽飽的,地主、原物料的製造商一定會來分一杯羹,建商的新建案售價不
得不逐年調高,終於到了一般老百姓也負擔不起的價格,投資客眼見房價無法再持續推升,趕
緊把庫存兩三年的新成屋拿來賣,最終看到的我們現在看到的現象。
不用太久,我們就可以看到一些過度擴張信用的建商不支倒地了,把過去幾年賺的錢,全部吐出
來了,就跟之前民國八十的故事一樣,這種事,每隔幾年就要上演一次的.....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