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fchao2015 wrote:
新竹醫療品質低落的重要原因是醫護人員不足,意思是說滿床不是沒有床位,是因為醫護人員不足...(恕刪)
是病床不足啊, 至於醫護人員不足的狀況可以說全台灣都是一樣的,
每個新竹縣市的居民都在抱怨明明稅收貢獻僅次於台北市, 所分配到的公共建設經費卻是倒數,
但醫療資源明明嚴重不足(全台醫院數量倒數第六), 不管是中醫大還是台大生醫園區,
具一定規模的醫療資源增加機會一定是多多益善歡迎歡迎愈多愈好,
重大公共建設非常歡迎, 怎麼這個可改善公眾醫療的重大興建案卻有人不斷抵制反對&往外推?
反對方所舉一些阻擋理由--
1. 縣府高效率:
平時不是都很愛罵官員效率低, 高效率處理對眾人有利的事也不行?

2. 利益輸送:
對縣民來說能快速補上醫療資源匱乏處, 人民就是最大的得利者,
沒任何根據就質疑官方跟醫院/藥廠有利益輸送, 不管怎麼看都讓人覺得很奇怪,
我不知道會提這樣質疑的人, 根據在哪? 你們是否對所有的公共事務都一樣關心跟高標準?
還是你們吃不到這塊利益才這樣講? 或是你們的什麼利益受損? 那能否明確說明是什麼利益???
3. 影響環境生態:
環評報告不是都已經出來了? 如果你們沒能力/專業指出哪裡會造成什麼問題&影響多大&如何處理,
就相信相關專業單位所做出來的專業判斷結果就好, 質疑對方的專業的話,
不然就自己花錢找國際認證第三方公正專業單位來評估如何?
反對方對中醫大的質疑, 提出的理由看似冠冕堂皇卻又讓人覺得很虛,
我已經有點搞不清楚到底是出自公利還是有個人私利的因素啦

---------------------------------------------------------------------------------------
摘錄一下中醫大其中一份報告內容的部份:
"第五章 開發行為之目的及其內容
一、開發行為之目的
(二)需要性
依據「醫院設立或擴充許可辦法」第六條對於醫療次區域急性一般病床數設置規範為每萬人不得逾 50 床,其中竹北、新豐、湖口、新埔所屬之竹北次區域 104 年 8 月底人口數共計 33.65 萬人,每萬人口床數僅 30.5 床;竹東、寶山、北埔、峨眉、芎林、橫山、關西、尖石、五峰所屬 之竹東次區域 104 年 8 月底人口數共計 20.37 萬人,每萬人口床數僅 16.1 床, 現況新竹縣病床 缺口高達 1,346 床加上新竹縣僅有 1 家區域級以上醫院,其醫院數量全國排名為倒數第 6 名, 且約 35%之常住人口有跨縣市就醫之狀況,顯示新竹地區醫療資源明顯不足及本開發之需要性。
(三)合理性
本開發案為學校及其附設(屬)設施之設置,其學校包含醫學教學單位或研究中心。附設醫 院之建物規模需符合區域教學醫院以上之設置標準,並提供癌症中心、腦中風中心、心血管中心、 急重症中心等醫療服務,為改善新竹地區醫療資源,且原新竹縣政府即考量當地病床缺口規劃設 置 499 床,且經衛福部同意設置,故本案擬延續新竹縣政府規劃床數規模需求,申請增設急性一 般病床 499 床,以改善醫療資源不足及符合新竹縣政府之契約需求故應屬合理。"
質疑反對者? 反對者真正在想什麼,誰不知道呢? 一路上告(媒體,議會,縣長,監委,法務部檢察單位)...讓人看不下去!贊成的人一開始也沒去批評反對者太多吧!一直到環評鬧場,圍牆貼抗布條,報紙新聞,大家才比較出來批評吧!反對者絕對不會是糾正或監督,他們很擺明就是不准中醫大來!
昨天剛好跟東元醫院復健師聊天,我問他說中醫大來,對你們是好是壞(我是在想說東元會不會有危機感),他回答很難說,東元待久了,也不一定想換老闆,不過他說換到中醫大有個優點,畢竟是大醫院,在那工作名聲好聽! 另外他也說東元醫院現在主攻生殖醫學. (所以我們更需要中醫大來補足其他科的不足啊!)
kfchao2015 wrote:
新竹缺乏有品質的醫療資源,大家都歡迎好的醫院到新竹來,希望醫院來的人也不用急著去指謫反對的人,他們有他們的想法與立場,我們應該予以尊重,畢竟目前的進度並未受到影響,縣府以極高的與絕無僅有的效率在挺中醫大,當然這樣的態度也難免引人遐想,另外如果反對的原因理由與事實如果不夠充分,不會因有反對聲音就停止的,醫院自然就會蓋下去,但是如果真的有什麼不可告人的利益輸送或是違背法規,或是影響環境生態的事實,由反對者來糾正或監督縣府中醫大改善,這也不是壞事,縣府也確實有一些誤導民眾的訊息透過公部門再發布,這是不應該的,希望透過全民的監督,有效的使用這塊不可多得的文教區用地.
新竹醫療品質低落的重要原因是醫護人員不足,意思是說滿床不是沒有床位,是因為醫護人員不足,有病房有病床但是醫院不敢收治病人,因為沒有足夠的醫生護士可以照顧病人, 過去幾年新竹的佔床率都平均大約只有50%而已,所以不是病床不足,是醫護不足加上大家不信任現有的醫院,如何讓有經驗的醫護願意留在新竹是另外一個重點,新蓋醫院都還要兩三年,縣府有沒有思考這兩三年該怎樣加強醫護品質呢?不是大醫院來了,這些問題自然解決,短中長期應該妥善規劃,不然只是造成排擠作用,也非縣民之福!

kfchao2015 wrote:
新竹醫療品質低落的重要原因是醫護人員不足,意思是說滿床不是沒有床位,是因為醫護人員不足,有病房有病床但是醫院不敢收治病人,因為沒有足夠的醫生護士可以照顧病人, 過去幾年新竹的佔床率都平均大約只有50%而已,所以不是病床不足,是醫護不足加上大家不信任現有的醫院,如何讓有經驗的醫護願意留在新竹是另外一個重點,新蓋醫院都還要兩三年,縣府有沒有思考這兩三年該怎樣加強醫護品質呢?不是大醫院來了,這些問題自然解決,短中長期應該妥善規劃,不然只是造成排擠作用,也非縣民之福!...(恕刪)
您說新竹的佔床率只有50%,是指新竹縣加上新竹市嗎?即使是事實?其背後的最重要原因還是因為缺乏可信賴度較高之治療急、重症大醫院,這是眾所皆知之事。
若是民眾生大病東元等醫院根本無力醫治,甚至醫院自己也不敢收病患,大家只能無耐的跑外縣市的醫學中心,也造成許多延誤就醫狀況。中醫大來竹北,可以補上急重症的一部份需求,造福的不只是新竹區民眾,甚至北苗區民眾亦可受惠。
小醫院要改善醫療品質也沒那麼容易,醫院現在生態也是和科技產業一樣大者恆大、強者恆強,小醫院了不起只能在某一兩科加強一下,甚至要轉型才能生存。如竹北的大安醫院現在快變成專門的低階健檢醫院,專辦公司、保險、入學等體檢,你說他的佔床率能多高?其它醫院的利基就是靠洗腎中心了 。奢求小醫院轉型以滿足民眾急重症方面需求,不如讓大醫院進駐還比較快。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