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ya0071 wrote:
很多人說買房靠的是衝動,但我真的無法不顧一切衝動買下去。
會想上來問問意見
也是想知道自己擔心的問題是不是正確的還是多慮了。...(恕刪)
有的人衝動點是在:這時機買會不會買貴,這算是另一個問題了(自住也希望保值)
但面臨預算問題,有沒有買貴是一件事,更重要的是能不能負擔得起
攸關往後生活狀況/品質,甚至是養小孩的計畫
幾年前想買房但沒買的當然很後悔,新竹縣市漲起來都沒明顯回檔
但目前氛圍倒是也沒續漲動力,現在想買多觀察也許比較沒壓力(不怕續漲)
為了要能正常付款,房貸月付是不能動的至少20年,所以會排擠其他支出(縮衣節食)
前面說的,把買房(新屋、中古)+購置列個預算表出來,還有將來的日常支出
你可以大概知道收支和可負擔貸款的能力,通常支出只會額外多(升息、臨時性、沒估到)
用買房預算去挑適合的產品(中古三房,較低總價新兩房)
剛開始看房,講白點都是好高騖遠

大家都是這樣過來的...甚至也看到新豐、湖口去了(要考慮上班路程適不適合)
儘量不要高估未來收入,除非你很有把握月薪幾年能加個1-2萬以上,不然總有負擔風險
衝動有兩種結果,不是慶幸就是被反壓,包括了房價漲跌和負擔問題
房價漲跌也許是身外(個人資產多寡),但負擔問題是如影隨形(甚至有時入不敷出)
我聽過朋友幾年前靠高成數房貸+信貸(合計應該超過房價9成,好像還有作寬限期)
買了頭份尚順的透天,這樣搞當然現金所剩不多,沒裝潢甚至沒錢裝冷氣
還要養兩個小學低年級的小孩(學費便宜時期),日子過得苦是當然(夏天熱到全家哇哇叫)
不過是看好有漲價空間作的投資順便自住,而且也搭上漲價期,才能忍得下去
3-4年後據說賺了3-4百萬價差出場,但這也要有點機運
至少過得清苦,可能不是一般人為了有房而願意犧牲的
說真的,家庭買三房是進可攻、退可守(相較於兩房,兩房在養小孩規劃上略有不足)
真的沒辦法換更大的時,小家庭就算生兩個,三房住個10幾年都還算夠用
中古屋地點不要太偏的(機能、學區),住久也是習慣,有能力再規劃搬去新區域的新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