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看人生 wrote:想到不過兩年前看到某個在新竹市中心的建案兩房+1平車送全新裝潢約莫660萬元當時就覺得貴到爆....想不到現在竟然連竹北都要喊價700萬以上不是建商瘋了就是我瘋了 真是瘋了...700新北市也可以買2房1車位了...
有看過也有談過。某價錢一定可以成交。 (自己去陸敬民網站查)不過 他們銷售不到五成。應該是沒賣很好我不是他們的人,簡單說 一定會演戲。 突然多一間房子。反正戲碼超級多,一下有人要買房怎樣怎樣...聯發科的 XXX不過,就是要談價錢。 最後我是沒買那邊啦。說真的,沒錢就先找個便宜中古屋。 等有錢再來買好的。花大錢買個不上不下,也不知好不好脫手。原美館地點真的很好,可惜就是蓋成沒廁所。價錢我覺得硬一點,應該有機會談吧 這話題我就回到這溜。
蝴蝶袖國王 wrote:重點是後頭那個『起』...(恕刪) 這是絕大部分建商都會使用的技巧吧 ,有看過房子的大概都知道了吧 ?話說回來逆向操作標示上限價格的建案 ,只在新竹市看過一個 ,不過那個金額很嚇人 ...
caca029 wrote:請教一下,它的招牌寫498起,意思是說不可能談的到比498更低的價位嗎?? 那是廣告戶(最差的戶別)價格,用來吸引目光的,一般而言他們都說賣掉了廣告戶價格通常已無議價空間,其它戶別樓層則依序加價所以有時候會發現為何高一層樓卻開價高出一截,因為會預留議價空間所以要先問自己能否接受廣告戶價格往上加再考慮買不買不過也有很多建案不寫多少多少起,反正就是進來議價,只要不低於他們能賣的底價都可以談
caca029 wrote:請教一下,它的招牌寫...(恕刪) 通常寫498萬起。你是買不到那個價格,因為那永遠都被投資客買走。應該說還沒蓋就已經賣出了。給你一般散客的價錢和單位永遠比他高許多價錢。不然怎麼吸引你走進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