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對岸, 清晨時看到北京市區的公園,老人家一群群的在練劍, 練拳和練舞,不分冬夏,感覺很好. 我常想這樣的綠意和悠閒提供了都市居民喘息的空間.這也是國家文明進步的象徵. 如果高鐵區在十年內繁榮起來, 附近的綠地會更少, 會更彌足珍貴.
紐約的中央公園,台北的大安森林公園都是因為綠地稀少而使當地的房價地價居高不下, 甚至帶動週邊房價, 不是因為他們靠近圖書館. 圖書館可以蓋在大樓裡或和高鐵週邊開發合併共建,不應該犧牲珍貴的綠地.
再說, 公三公園也是客家文物保留區帶,可以說拆就拆,然後再蓋圖書館嗎? 難怪龍應台曾經流著眼淚難過的說台灣人民對待自然與歷史和古蹟居然敵不上一個實用???

這不是文明進化的象徵,而是倒退....

千里馬1022 wrote:
一個區域通常是因為有自然景觀如公園綠地而加分, 不會因為有圖書館有會增值的機會.
(恕刪)
是嗎?所以一個區域只有地產的增值重要
居住人知識素養文化的增值呢?
民生社區內至少有兩個圖書館,就我看來,是和綠地一樣重要的
對兒童而言,公園滿足其體能上的需求,圖書館則是智能上的
家中繪本超過300、400本,但相較圖書館的藏書而言,根本不算什麼。一個地區失去圖書館,最可惜的就是家中不重視閱讀的兒童了。成人會在書店、賣場、網路購書,更別提現在成人多半透過網路、電視、報紙來得到資訊、新知。但兒童呢?很少兒童是透過電視、電腦學習,當小孩在使用電視、雷腦時,多半是娛樂,而非學習。圖書館對家中不捨得投資在閱讀的小孩而言,實在太重要了。對我而言,身為全職媽媽、我可以花時間開車帶我的小孩去竹北文化中心圖書館、新竹文化中心圖書館,甚至是華婉圖書館、去市中心的誠品。但我可惜的是那個區域的其它缺乏資源的小孩。他失去的不僅是吹冷氣、聽故事的地方,他失去的是從小培養閱讀的習慣、能力、提高自己的字彙量、增進不同領域的智識、養成良好的專注力等等等。
是否蓋在公三上,或許我想是可以再研議,高鐵區看來空地是不少啦。但我只是想表達,若是圖書館是蓋在我家對面,我一定是欣喜若狂的。只可惜東興國小南方的公園太小囉。
每個人的立場、看法都是不同的,分享給家中有小孩的家長參考
沒有那麼銅臭的只想到增值, 也並不是圖書館不須要,只是不須要去佔用公園綠地去蓋. 我們一樣會講繪本給孩子聽, 只是想到公共書籍是否有消毒及病毒細菌傳遞的問題,我們不會考慮帶年幼的孩子去圖書館. 家中每年孩子看過上百本的書加上小太陽雜誌,我們會要求孩子好好翻書,不可撕毀沾污,年底都會消毒好,裝箱郵寄送到偏鄉地區和部落, 分享給其他孩子, 我們希望其他孩子拿到書時, 是跟自己孩子拿到時一樣新,一樣乾淨.
雖然我喜歡用書和繪本教孩子ABC和注音但不可否認的,他還是喜歡用他的iPad 來學習和連結, 因為音樂影像和遊戲的輔助讓他更容易學習. 一直以為電子書取代不了書本的我, 是從下一代的身上看到資訊化與電子化已經勢不可擋. 有形的圖書館其實會是附近居民吹冷氣, 看看報紙雜誌的好地方. 只是真的不須要犧牲都市之肺--公園來蓋它, 加上它是客家文化保留區.
千里馬1022 wrote:
有形的圖書館其實會是附近居民吹冷氣, 看看報紙雜誌的好地方. 只是真的不須要犧牲都市之肺--公園來蓋它, 加上它是客家文化保留區.
圖書館是必要的..對於東平里有很多人家裡沒有閱覽室,沒有很多書籍.小朋友是需要地方讀書的
台北市有很多市立圖書館,裡面的小朋友都很開心,無論是在那邊借書回家,或是在那邊讀,都看到很多小朋友!
也許這就是台北和新竹文化和教育上的差異
在台北書是舊的,不代表書是髒的,我看到的是大家都盡力維護書的品質,如果不小心撕壞,還會自行上膠帶修復.
如果你怕髒,你不去借沒關係,但是很多人是很期盼這個圖書館的.
另外公三是客家文化保留區?請問保留了什麼文化? 我只看到醜陋的鋼筋水泥建築廢墟在上面
我真的看不出有保留到什麼客家文化?
公三要蓋圖書館的位置在美式餐廳前面那片草皮,現在雜草叢生,根本沒人去玩
蓋圖書館是造福居民, 當然我知道公園前面第一排建案會反對
因為原本的永久棟距會被擋到,但是這樣不足以犧牲掉所有東平里里民的權益
而且只要圖書館蓋的漂亮,絕對是個加分.
至於亂停車的問題,在於取締不週,根本不在於有沒有圖書館..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