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房屋開價20萬一坪的理由?

jumpTone wrote:
照這樣看來政府將利率...(恕刪)


因為會影響房地產的景氣,且這泡沫不是小小的,已經吹的太大了~

如今屋價若是破了,就跟股票斷頭沒兩樣,會死人的。

這空屋那麼多,光是利息大增,可以壓死不少建商、投資客。

政府怎敢冒這麼大的險呢!

但沒有破壞怎有重生呢!在南韓經濟泡沫化後又重生,就可以看出來。

我們是強弩之末,撐不下去也有政府來扛著呢!(金融業)

如今台灣已是富者越富,貧者難以翻身了~

題外話:

你看如今40歲以下,開著3、500萬的汽車滿路是,但~真的是靠他自己事業嗎?

我看不然,這種水準的車,要多少月薪才養的了啊?

100個有5~10個是自己打拼買的就算多了

竹科人都是幾百萬年薪嗎?我看不然,多年前有這光景,我相信。


我相信,利率的升降問題絕對不簡單,但是利率一直低迷就會有效果,我看也是不得已而為之,黔驢技窮了。
jumpTone wrote:
照這樣看來
政府將利率升息,不是對普羅大眾比較有利嗎?
那還在等啥
難道真要走到M型時代了嗎...


那是因為想買房子的人,只看到自己,所以才單純的認為利率只會影響到「房貸利率」跟「建商資金壓力」。

除了房貸,建商的工程貸款以外,幾乎所有的公司(包含製造業,服務業,賣雞排的等等)都靠貸款在營運。
貸款對公司來說,是借錢來賺錢,用了財務槓桿原理,才能賺更多。

今天一升息,首先所有公司營運成本提高,資金壓力大,搞不好有公司撐不住就開始裁員。
接著保守的人把錢轉進債券跟定存,股市資金動能變少,股市下跌又一堆人會跳出來罵政府。
然後有國際投機者會為了賺利差,開始匯入資金,使台幣升值。
台幣升值又會傷害到出口業的利潤,讓台灣經濟發展減緩。

這是為什麼大部分國家現在都不敢升息的原因,因為怕傷害到經濟發展。

如果因為想買房子,眼睛只看到房價太高,那當然會覺得升息好。
但貨幣政策絕對不是只看單一產業就可以做決定的。

針對高房價採用一些行政措施,才比較可行。

我也好希望如大大所說的~~不要再漲啦....回一點吧~~至少18以下吧~~雖然沒有希望大趺~~
可是自住的心聲~不過我真的願意再多等半年以上, 大家也都加油吧~~現在所有的預售在竹北都只可以貸七成而已~
也就是說投資客會更小心才是~~可是還是都開二十以上呀~~唉~~不過我真的注意到了~~不像以前那麼快就沒了~
很多人都是看看, 一個小時就走了~~不像以前, 都待二個小時以上的~ 算是好現象吧~~
其實開幾萬我覺得都沒甚麼問題
如果建商開20萬而沒人買...
他們一定是降價求你買
建商改開價,也要有人敢買敢成交
不然建商喊建商的,怎麼亂喊也喊不上去吧
以前一坪10萬一直喊到15萬再到18萬
大家都照買...你要建商怎麼不喊到20萬呢??
只要不會成交的價格,保證建商馬上降價給你囉!
BLUEHOME07 wrote:
現在所有的預售在竹北都只可以貸七成而已~...(恕刪)

這代表一件事,連銀行也覺得高了啦~~~
除非"物有所值",要不怎麼可能讓您全額貸?
切..M01真是臥虎藏龍,上次貼駕照,這次要貼VIP卡了..
橫山光輝 wrote:
如果建商開20萬而沒人買...
他們一定是降價求你買
...(恕刪)



低利率時代

這種事我想未必會發生

你嫌貴不買,大不了建商撐著找下一個盤子賣,反正持有成本又沒多少錢

能坑到一個就算一個,一旦坑到了,賺得的暴利加上低持有成本,又可以讓建商繼續撐著找下一個盤子........

投資客也是同樣道理...................


這一切都要等到資金行情停止或是漲價的預期心理消失之後才會結束.......


前者要看美國

後者要看政府跟媒體、建商的炒作
瞬幻夢影 http://blog.yam.com/hahasue
我看房價上漲的原因 主要是

1. 土地價格上漲

台北都會區土地上漲以倍數計 帶動台中 高雄 新竹等都會區土地價格跟進上揚
以往新竹和竹北土地相對便宜 引起全省建商競相獵地囤積哄抬價格 漲價有理
君不見竹北已經是八方建商會京師了嗎?

在政客 議員 田橋仔 投資客 仲介商 建商 和融資銀行合作無間的供應鏈下
消費者只好多付一些價錢來換取"好一點"的居住環境

2. 建築成本上揚

金融風暴前原物料大幅走揚 導致建商風險提高
建商現在已經學會把物價上漲風險充分計算在售價裡以避險
多的漲的 當然歸"私"了

3. 建商利潤抓高

以往建商計算毛利三成 扣除管銷一成 純利兩成就算很可觀了 現在除了建商的比價效應外:

大型建商要提早圈地獵地養地 或先建後售 需要備足銀彈 利潤提高一成到一成半以積蓄彈藥
羊毛當然出在被宰的羊身上

中小型建商資金不足則以案養案 以小搏大 結合金主 地主 代銷 廣告企劃 銀行肩客合組"投資專案"
欺騙客戶謊稱自製自銷 其實早已事先言明各自的最低投資報酬
最後建商被這些"大股東"左右 只能靠加價 省工減料 供養投資客 (以加速去化庫存提高現金流)
在保證最大化其股東的投資利益的前提下 犧牲消費者當然在所難免
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去看時 好的位置 店面 車位未公開就沒了 公設沒完工就要先請貸款
而現場的銷售經理小姐 比起建設公司老闆還要跩 (想起高鐵站前那棟號稱節能住商高樓的看屋經驗)

4.竹科消費者太單純

愛看外表 公設噱頭 賺錢容易 消費大方 被騙還說謝謝

謝謝~
連台科大都漲到20W了?哈!
難怪昨天聽到有朋友把他幾個月前買到的椰林科大X賣掉了,14W多買,17W多賣,一坪賺三萬,60坪賺180萬,投資成本不到100,短短幾個月投資報酬率快到200%,虧他當初還找我老婆集資,不過我們拒絕了,千金難買早知道阿,唉!
投資椰林 好像幾乎~都隨便就可賺一百萬!!

難怪每次椰林賣房
像菜市場買菜一樣
人很多很熱鬧~人手一把菜!!

反正是低本生意~
這是椰林銷售策略,建商與房仲及投資客(甚至銷售小姐及公司股東與房仲合作)先以低價登記造成熱賣現相(這些人根本是蛇鼠一窩),再轉售予一般購屋客(其會告知是建商保留戶或是客戶退戶等手法讓你以為買到一手屋)如果你去看椰林成屋的話轉售成屋何其多~~~~~~~請發起拒買投資轉手屋運動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